每看到喜欢的电影,喜欢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为什么喜欢《绣春刀》?”
“因为从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小人物对抗大权势,以良知对抗污浊,即使是蚍蜉撼树不自省之,仍以死相搏求光明。
沈炼就是平凡我们的代表,处在大时代的小人物,为了功名利禄不断地往上爬,趋炎附势,心甘情愿地变成他人棋子,任人蹂躏、践踏,丧失尊严也要拼命向上。
沈炼是个明白人,只求安心度日向上升官,跟同事去抓捕北斋错手将同事杀害,北斋逃跑一事把他逼上悬崖,他一直在找一条重新洗白自己的道路,却被现实一再打压,多管齐下,不得不反。
小人物参与大命运。
《绣春刀》故事主要发生在天启七年11月,魏忠贤死前的三个月,崇祯朱由检继位前后。
电影第二部中开篇的战争是八年前万历年间发生的萨尔浒战役,蒙古努尔哈赤率先进攻,明军大败,死伤将领共计三百一十余人,士兵死伤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人,财务损失不计其数。所以才有了流血漂橹,修罗战场的惨状。
此时的魏忠贤还只是后宫王才人身边极普通的一名太监,王才人虽然名头不响,但她儿子名气很大——朱由校。此时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入宫三十载。
而后万历驾崩,明光宗继位,一个月就病逝了,明熹宗朱由校继皇位。魏忠贤及时站到李选侍身边,开导她紧紧抓住年幼的朱由检,未果。转而找到客氏,这个客氏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朱由校的乳母,在朱由检继位的第十天,就封号“奉圣夫人”,以此可见客氏对皇帝的影响力。从此魏忠贤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让客氏成为了他的老婆。
通过客氏,魏忠贤已经把后宫和皇帝拽在手里,然后是掌控东厂。
东厂,于永乐年间建立,最初只负责侦查、抓人,并没有审判的权力,抓获人犯要交给锦衣卫抚司审理,但到后来也开办了自己的监狱。他们无孔不入地监视百官,监视同行锦衣卫,权力极大。
东厂势头盖过锦衣卫原因在于,东厂是直接向皇帝负责,而且其首领东厂掌印太监是皇帝身边的人,不是锦衣卫的首领锦衣卫指挥使能够想比的。
到天启朱由校年间,原本是平级的锦衣卫和东厂逐渐变成了上下级关系,有些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掌印太监甚至下跪叩头。电影中的陆文昭见到太监总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态度,也原于此。
魏忠贤又通过客氏,利用皇帝之手将太监王安赶走,成为东厂提督。
掌控了东厂,也间接掌控了锦衣卫。
锦衣卫由朱元璋创建,皇帝本人指挥,亲军二十六卫之一。出行时负责保卫皇帝安全,还是仪仗队,上朝时掌管礼仪,他们是皇帝的耳目,负责打探情报和惩处大臣,随时向皇帝报告,同时掌管“廷杖”,处罚违反皇帝意愿的大臣。
机构的可怕之处在于不受任何部门的管辖,只听皇帝的指挥。可以自己抓捕犯人,在诏狱审判判刑,如有反抗,格杀勿论。锦衣卫拥有几乎超越一切的权力,在胡惟庸和蓝玉案件中大大提升了全国知名度。
之后朱元璋深刻意识到危害后撤销锦衣卫,但永乐年间又重新建立,特务政治继续。
魏忠贤已经走上了人生的高峰,但离权力的顶端,还差一步,就是朝廷百官。对于已经掌控皇帝、后宫、东厂、锦衣卫的魏忠贤来说,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于是他也采取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贿赂。接受贿赂的、帮忙办事的就成为同党一员,不接受贿赂的,有骨气作对的,东厂、诏狱随便找个理由关进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天启在位七年,魏忠贤权侵朝野七年,因天启无子,弟弟朱由检继位,他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害怕被魏忠贤无端杀害,然后随便找个人顶替他,崇祯整日战战兢兢,表面尊敬魏忠贤,暗地筹谋解决他。
魏党团队表面人多,实际人心涣散,崇祯一面奖赏阉党,一面革职、杀害其主要成员。魏忠贤未能识得阴谋,最后人散被杀,葬生荒野,世人唾弃。
噫吁,噫吁!
文中历史参考的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一直想把这本书与电影联系起来,以加深自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魏忠贤数年蛰伏、谋划,开始小心翼翼行事,后登上权力的巅峰就恣意妄为,俨然没有了当初的深思熟虑,才落得如此下场。二十几岁进宫,六十几岁把控朝野,七八年辉煌,人生因灿烂而终会被毁灭。
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总有一天会来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