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婆的书迷群中,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阿婆比较失败的作品。一部作品烂了就有它的烂法,看完后了解了才有资格评价不是。
四魔头,是一个华夏人,一个米国人,一个腐国人和一个高卢人联合成的意图称霸世界的组织。从前期设定来看,自带一种巨大的毁灭感和压迫感,四个大佬不仅各自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还吸引了无数追随者,有人地方就有线人。从四魔头前期如此简单的算计波洛和黑斯廷斯,以及完成一次次凶杀案的操作来看,每次执行计划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环环相扣巧妙无比。
如此宏大的跨国犯罪集团任谁也无法想到会以这样戏剧的方式后期被谜之团灭。四魔头直接演绎了什么叫当一群人坏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就是被主角打包带走的时候。一幕荒诞又奇葩的镜头出现,怎样的脑回路让一群人齐聚意呆利的小山洞,是米国的豪宅不香还是高卢的别墅不舒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不就是为了被打碎吗?此时此刻很是疑惑,作为四魔头最终选择的老巢,四周竟然没有足够的自己人,直接让警察们潜伏进来。关键时刻四魔头智商集体掉线了。二号、三号、四号死于爆炸也就罢了,李昌元的自杀则显得很是突然,因为一次起义的失败便自杀,只能理解为天才总是自负的,绝对不能接受自己的计划出现差错,不愿再过江东。
背景上,1927年的华夏社会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乱世出英雄,也容易出野心家,于是李昌元成为了波洛最大的对手。阿婆对于华夏的了解带有些许偏颇,西方人或许总觉得华夏族的高手都自带有巫术体系和神秘色彩。自始至终从没出场的李昌元,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颇有智叟之风。
案件设计上,以往看得波洛都是针对一个案件,抽丝剥茧解开谜团。这次则更像是奥特曼打小怪兽,波洛每一章都要解答一个疑团,这样让节奏明显加快,除了四魔头如何被除掉外,并没有其他的内容会一直勾勾搜搜,少了些许推理的乐趣,每章有限的文字里实在没有太多证据和细节能够展露给读者,借以让读者完成一次对案件的推理。波洛在一个个案件的推动下,愈发接近四魔头的真相,然后量变引起质变,一举歼灭。而这也是一个绝好的设定被一步步引向失望的过程。最后的结局更像是米国英雄主义电影的高潮,而不是推理小说应该有的样子。
都说阿婆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心情很不好,现在看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翻拍的电影,虽然很努力的去贴合原著,但是毕竟原著的剧情是散装的,马克·嘉蒂斯需要做大量地改编。最大的改动便是最后的BOSS从四魔头意图称霸世界变成了一个失爱小演员的臆想。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就让你害怕不已。奥利维叶夫人、亚伯·赖兰和李昌元则都成了被四号借名的棋子。如何让一个谎言被许多人相信?那就和很多真话一起说,和平党人、国际局势以及知名人物都是为大家所熟知,当他们被有心人串联在一起后便虚构成了四魔头。正如波洛所言,四号其实可以成为演员中的天花板,可惜为爱痴狂。那种心情经历过的人大致相似,有太多的眼泪和委屈要释放。但是能这么出跳的只能是言情小说中的转身归来。至于黑斯廷斯对波洛果然是真爱,看到波洛被害,不顾一切的要去报仇,看到波洛假死骗他都没有生气的样子,换做是我不管怎么样先给波洛一拳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