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虚实篇

6、虚实篇

作者: 奔跑的鳄鱼 | 来源:发表于2023-03-19 22:27 被阅读0次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之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这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这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相关文章

  • 《孙子兵法〈虚实篇〉》:调动论—利用虚实来掌握主动权

    《孙子兵法〈虚实篇〉》:调动论—利用虚实来掌握主动权 一.前情回顾: 《虚实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第六篇。探讨之前...

  • 虚实篇

    治理大军团就象治理小部队一样有效,是依靠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指挥大军团作战就象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到位,是依靠明...

  • 虚实篇

    最近在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很喜欢,尤其是虚实篇,核心就三句,有虚有实,以实击需,在问题中前行。 人性的弱点,容易一...

  • 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

  • 虚实篇

    虚实运用的原则 原文: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

  • 虚实篇

    用虚来换实,人无我有,人有我无,先选择无,才会成为有,做虚来找转机变实。

  • 虚实篇

    虚实是放弃的智慧,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想要得到必须先学会放弃。

  • 虚实篇

    1.对敌人引诱敌人来。 2.把服务做实,让别人想来。

  • 虚实篇

    致人而不致于人,想要打胜仗,要找到战略重心,找到决胜点。

  •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的主要原则 《虚实》篇是《孙子兵法》的第六篇,主要论述的是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弱点,虚实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虚实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gh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