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要互相帮助”
“儿子,你刚刚说的那句话非常好,‘我们要互相帮助’,妈妈记住了。”
这句话最开始是婆婆说的,没想到儿子就记住了,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对我脱口而出,让为娘的感到暗自欣喜。为了强化这种氛围,我特地在散步的时候,又跟儿子聊了起来,并对他赞不绝口。
我接着问他:“那该怎么在我们家做到互相帮助呢?”
“比如说,我刚才就做得很好。”儿子回答说。
由于路上比较吵,我没听清楚,以为儿子说的是我,说我刚才做的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但是自己却没有印象,然后问他:“是吗?可是我不记得了,妈妈什么时候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呀,你可以跟妈妈再仔细地讲讲吗?”
“我不是说你,我说的是我。”
我一听,忍不住乐了,儿子这种很自然的自信,让我不得不佩服。
我赶忙回应他:“哦,原来你说的是你刚才就做得很好啊!可以再具体跟妈妈讲讲,好在哪里吗?”
儿子说:“我刚才在你吃辣东西的时候,给你拿了一杯水。”
我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个小细节,想起来心里就变得无比温柔。于是,对儿子说道:“对!是的,那时候妈妈觉得你特别体贴,能够关心妈妈,让我感觉很温暖很幸福,谢谢你!以后我要向你学习!”
儿子接住我的话说:“嗯!我们以后就都这样做吧。”
启发:儿子在肯定自己时那股自然流露的自信,显得客观又丝毫没有半分炫耀。他不需要炫耀,只要自己知道他曾经做得很好,就可以了。仅此而已!再没有其他任何条件了。
再想想自己,有时候在他人面前肯定一下自己,都有点忐忑,还得想办法再作进一步证明,显得画蛇添足不说,有时甚至还不如不表露出来,让他人自己发现呢。为什么成年了,经验、阅历都增加了,反倒却不自信了呢?
2. 自动驾驶模式
“妈妈,我不想走了”。然后只见小家伙直接蹲在路边,一动不动,只抬头看着我。
我哭笑不得,又来这招!但自己刚好也还有力气,便很自然地蹲下来,背对着他,回过头来跟他说:“来吧,妈妈背你。”
儿子一脸嘻嘻笑着就爬到我背上,我刚一站起来,只听见他说:“启动自动驾驶模式。自动驾驶模式就是我不走,她走。”
我一听,乐坏了!背起他来走S形,假装自己是一辆正在自动驾驶模式的小汽车。
孩子的语言可真有趣呀!
启发:孩子关注的总是有趣的,好玩的事,所以他们才会像这样,充满想象力,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也许这也正是年少无忧的根本原因吧。
我们长大了,为人父母了,总觉得肩上要背起责任,满眼看到的都是要面对问题,总有一堆该去做的事,都快要忘记了生活里,还有“好玩”和“有趣”,以为它们早已随着童年消逝不见了。
难道“责任”总无法和“好玩”、“有趣”共融吗?还是我自己太愚昧,缺少灵动和智慧了?
也许我该学会的是孩子的思维方式,在生活的细节中,训练自己去关注更多好玩的、有趣的,又有意义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