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走出校门,道路黑洞洞的,听着自己的脚步声,每一步都喘着粗气,急促失控,压迫心脏;路灯照旧亮着,目光涣散,冷冷的,不理睬人;路边停满了车,好像主人突然蒸发了一样,横七竖八的,也没人管;走到十字路口,人行道是红灯,车辆指示灯也是红灯,都是红灯,无路可走。
今天是疫情突袭的第二天,我出门去社区做志愿支援。
以前也经常在这个点出门跑步,也是这般的黒,这样的静,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
此刻的城市就好像一个突然倒地昏厥的人,这样的静默让人压抑担忧——不知道他怎么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醒来。
而之前跑步的清晨就像一个酣眠的小宝贝,沉浸在他的黑甜梦乡,一点儿也不让人不着急——天亮了,他会咯咯笑着醒来的。
忽然很想念那个嘈杂的菜市场,想念路边清洁工人哗哗的扫地声,想念狭窄马路上大大喇喇的鸣笛声。
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但他的内容并不想名字那样诗情画意,他实际上阐述的是以DDT为代表的化学农药对于水源、土壤、动植物甚至人类的严重危害,导致春天没有了生气,完全陷入一种无声响的绝境。所以,这本书书名的翻译叫“无声的春天”更为妥当。这样的“无声”是可怕的。
没错,有一种幸福叫人声鼎沸,叫车水马龙。只有经历疫情来袭的静默,才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样的烟火人间、凡俗生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