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网:在过去的几天,我们陆续推出了几期关于全国各省上半年经济情况的推文。
关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的建议是大家作为参考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很多省份经济结构的原因,下半年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发力期。所以比较值得深入去比较和参考的数据,重点还是要关注全年的经济数据。
一些读者则会有些比较狭隘的想法,认为国家宏观经济的升降与我平头百姓有何关联。我们姑且也先不论这一想法究竟是对是错,不妨看看一项与普通百姓上半年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组数据——2018年上半年各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情况。
在各类与消费有关的统计数据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表现国内消费需求最直接的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它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18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4091亿元,同比增长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927亿元,增长10.5%。
1-6月份,餐饮收入19457亿元,同比增长9.9%;商品零售160561亿元,增长9.3%。全国网上零售额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
具体到各省,情况如下:
在表格之中,我用紫色标注了两条线,可以看做是两条分水岭。
10%这条线,应该说是当下时间段,区域内社会消费总额增势强劲的表现。上半年共有13个省份社消总额增速超过10%,其中排名首位的西藏增速超过15%。这一点,和西藏本身的既有消费总额基数明显偏低有关。
而6.8%又可以作为一个分水岭,因为6.8%是上半年全国GDP平均增速。通俗一点说,就是如果社消总额比同期平均GDP增速还低的话,那就意味着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落后于同期经济提升水平,即拖了后腿。
结合以上两条分水岭,我们来看看能够从上半年各省的社消总额增速上发现什么。
一、从整体来看,社消总额的增幅和经济总量的增幅一样,大方向上是在随时间推进不断放缓的。从2017年全年,到2018年一季度,再到2018年上半年,数据上体现出中国整体在消费上的增速已经不断放缓。再由消费推至收入,即可以理解为中国人的收入增长幅度已经在不断放缓。
二、从大的区域格局来看,社消总额增长情况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格局。西高东低的原因在于,东部经济起步阶段早于西部,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定基数的消费水平。而南高北低,这就与北方近几年经济增速相对较慢、居民收入增速相对低有关。目前阶段,中国南北方经济总量格局已成六四比例,且差距还在持续扩大,未来还将进一步向七三演进。
三、在上半年的社消总额增速数据上,增速超过10%的13个省份中,北方省份只有两个——河南和陕西。两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各自省会城市郑州、西安的表现在北方地区已属抢眼。也是在过去一轮的二线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北方为数不多获得一定红利的城市(另还有青岛)。
四、上半年社消总额增速低于6.8%省份,全部位于北方,分别为天津、北京、宁夏、吉林、新疆、黑龙江。其中,华北两个,西北两个,东北两个,分布均衡。这其中北京情况可以单列,因为作为一线城市北京的社消增速进程已经大致完成,现在已经是进入低速增长状态(即北京虽然增速低,但增量并不低)。而天津的社消数据,长期以来都被当做是证明天津真实经济实力的反面案例数据,也是天津自身经济活力被质疑的一个重要权重。
五、如果我们把分水岭进一步扩大到上半年社消总额增长不足9%的省份,那么总数共计11省份中,除了上海之外,其余均为北方省市。而上海的情况,则和上面提到的北京类似,可以单独另做考量。
六、上半年社消总额增量“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格局更近一步很容易得出的一个结果就是,西南地区是目前阶段社消增速最快的地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全部西南省市,上半年社消总额增速均超过10%。且这一较高增速,延续自2017年。而西南地区社消总额近些年的增势迅猛,其一和当地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相关,其二社消总额以地而非以人为单位,即外来游客的消费都会算入当地的消费总额数据。而川、滇、黔、渝(藏)的地区,向来都是中国的旅游大省,近几年伴随着网红经济的崛起,更是为西南地区的旅游业添砖加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