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我理解的就是诚实、诚恳、有信用,值得信任。
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
说到诚信让我想到了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
他讲了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
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非常奇怪,没有人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时,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
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相信新法是可信的了,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
而今天晚饭时,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一个人若是不诚信,是多么的受人诟病,让人不齿。
正在吃晚饭的时候,孩子大伯突然问孩子奶奶一件事情,有关于好多年前一个亲戚借钱迟迟不还的事情。
奶奶一愣,讲起了事情的始末,并说当初那位亲戚遇到了麻烦,她热心的帮助他善后,并在他的央求下,帮他周转两千块钱。
后来那个亲戚暂时没能力偿还,是婆婆用自己的工资一点点把钱还掉的。但是那个亲戚却黑不提白不讲的过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提过主动还钱的事情。
婆婆也是气不过,那毕竟是她的血汗钱,哪能不明不白的就此不讲了呢,过了这么多年还不还,就找了老家的长辈去问问,一来给那人留个面子,二来也是提醒提醒他该还钱了。
没想到在饭桌上面一讲,爷爷在一边说了一些不赞同要钱的话,就此打住,算了。
我和嫂子却不认同,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钱该要还得要的,不然不就助长了欠债不还的风气了吗?
然后孩子大伯也讲了他朋友有事借他两万块钱的事情,要了三回了,还没要回来。
虽然当初借出去没打欠条,但是他朋友也承认,就是一提到还钱他说他现在没钱,也是把人弄的毫无办法。
孩子爷爷说,借钱这个事情,遇到诚信的人皆大欢喜,遇到不诚信的人只有自己自认倒霉,慢慢等他们还了。
我也觉得如果回到当初,绝不会借给他们,反正借钱要不回来也是得罪,不借也是得罪,早晚都得罪,不如早得罪。
另外就是以后一定要注意,没钱就算了,有钱也不能借给那些不是急用,非正当用途,特别是借完钱就不想着还的人。
就不想想别人的金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人家也要养家糊口啊。
帮了忙,解了难处,就应该心怀感激,不说回报什么吧?最起码要有诚信,做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实在没能力偿还,也应该对那些帮忙的人说说吧,说个还钱期限,讲讲自己的难处和心怀感激,不然多让人寒心。
一个人若是失了诚信,还怎么让别人相信自己,还怎么在这个社会立足?
诚信难道不是一个人应该必备的优良品格吗?难道不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事之本吗?
唉,金钱有价,诚信无价,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诚信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