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我不想看到,满屏都是整容脸!
整得不自然,化妆千篇一律,窝心!
我以观众的角度,说一下演员的卖点。
1
以江疏影为例。
她的卖点,或称人设,就是海归。
且不说她这学历有多牛,也不说她而今英文还是不是溜,只说她的演技。
作为一个演员,如果她的卖点不是演技,那还有什么看头?
本来因为《一仆二主》,对她印象还成——她演的海归女配,说不上不好,也说不上多好。
她在《恋爱先生》中的表现真不咋地。与当时铺天盖地的高调宣传,落差很大。
然后她主演的另一部连续剧,我直接没看。
不要说剧不好看是因为剧本、道具、布景、导演或者钱不够。
如果主演不给力,怎么还好意思把问题推给他人?
她更应该想想,同一部剧,为啥辛芷蕾红了?
也不要说过去她演过什么剧,票房口碑多好。
敢情这一部剧,她没发挥演技?那么她要糊弄谁?
更不要说拍戏时吃了多少苦、自己多敬业。
你看那些老戏骨,谁敢不敬业,谁没吃过苦?
敬业的同时,好好打磨演技才是硬道理。
2
现在巨多的年轻演员,卖点是颜值、身材、穿搭、性格、年龄、身家、情商……
这些只是吸引观众的方式。如果演技差,怎样长久地留住观众?
颜值迟早会老去,尤其是整容脸。
细微的表情做不出来,难道你演的是一个假洋娃娃?
这样的你,不管多标新立异,也只是玩偶的一种。
不是你没有灵魂,而是你表现不出人物的心声。
甚至,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扮演的人物有怎样的心声!
你参与的不是艺术,而是点钞——好吧,点石成金,为了好听点儿。
3
用作品说话——这种说法让我想了好久。
为什么不是“用演技说话”?
正常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演技到位,有好的作品,然后被喜欢、认可,良性循环。
但真实的情况是:
先找机会亮亮相,抛出卖点,被公众喜欢、认可,才可能会出演好作品。
影视剧如此之多,好作品如此稀少。
被捧红的演员如此之多,长青的如此之少。
知道“机会来了”的如此之多,能抓住的如此之少。
作品再硬,如果某位演员演技差,那他就会成为作品的“唯一”硬伤,甚至他会在更优秀的演员反衬下,一目了然地差。
卖点,人设或称包装,必须有过硬的内核。
买椟还珠的时代理应终结!
如果我买的就是你的人设、包装,我也同样可以买其他人的包装,不一定非你不可。
你的盛世美颜能包装多久?
你的人设,如何能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
演技好才是硬道理。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不应作为“浮躁”的借口。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归根结底是由于公众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
应以观众为本,是不变的。
不要以为观众爱看你的颜,你就只做绣花枕头。
机会出现之前,你要静心打磨。否则,即使机会来临,你也会被黑。
别想“只要长得美,就有人持续关注”这种渣逻辑。
希望江疏影们的演技好起来,我希望你越来越用心!
或许在未来某一天,我又会成为你的粉丝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