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

作者: 月曦花宸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11:54 被阅读0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前面两章讲的是人类由繁入简的两种思维方式:概念和象征。其实还有一种思维方式,“模型。”

    文明会带来丰硕的成果,但也会导致知识的负担。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如果不能丢掉一些信息,回到清晰简洁的模型中去,难免会一片茫然。

    就像坐飞机升至高空,再回望地面——丢掉细节之后,我们反而能看清山川河流的大走势,大格局,大模型。俯瞰之下,我们又得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心理学里有一派叫格式塔心理学,说的就是这个现象。人类总能跳出个体,从总体和宏观的层次上认知事物。天上的繁星,排列本无意义,但人类会把它们想象成黄道十二宫或者十二星座,比如这个是天秤,那个是巨蝎。即使只看到几个点,我们也能在脑海里拼出一个有意义的图形。

    这就像我们游览名山的时候,导游经常会指着远方的几块乱石,说这个是“天狗望月”,那个是“猴子观海”,前面是“仙人指路”。这种信息加工能力是人类独有的智慧。

    可贵的钝感力

    放弃细节,只观大略,屏蔽敏锐的觉察力,用钝感力重新理解万物。只要进入阅读的世界,我们时常能沐浴在这种智慧的照耀之下。

    面对他人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人们的感觉各自不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背后,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钝感力。——渡边淳一:《钝感力》

    很多传世名著其实就是这么来的。钱穆的《国史大纲》,有史学家评价它“无论分期系统,还是对每一时段特征的界定,往往能以数语笼括一代大局”。怎么做到的呢?其实是不得已。

    翻开《国史大纲》的扉页,你会读到一行字:“谨以此书献给抗战的百万将士。”这本书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抗战爆发后,钱穆从北大随西南联大辗转大半个中国,民族危亡之际,他决心写一部中国通史教科书,勾勒出文明的面貌,告诉当时的国民,中国人到底在为怎样的文明而奋战?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以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一种改进无疑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钱穆:《国史大纲》

    当时的人回忆说,西南联大时期,空袭频来,钱穆每天早晨抱着书稿跑警报,将近傍晚才回家。后来,他又迁居到山中寺庙著书,条件可想而知。书籍资料匮乏,就很难沉入到历史的细节中,钱穆只好抓住变化二字来写这部《国史大纲》。

    先秦战国,最热闹的是战场,而钱穆却认为变在学术思想,也就是诸子百家的兴起;秦汉帝国,钱穆没有写帝王将相的故事,而是专注于大一统政府的创建;魏晋南北朝300多年,三十多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钱穆反倒认为最精彩的变化发生在社会经济领域;隋唐两代,钱穆认为,盛衰转变的关键是制度,于是他花了很大篇幅去讲科举制、租庸调、两税制、府兵制;宋朝漫漫三百年,钱穆关注的大变局是士大夫阶层的崛起;元明清时期,钱穆着眼于政治体制的专制化,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神的丧失。

    这就是大纲的笔法——粗线条,大写意,用寥寥几行字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你看资料匮乏固然是一种缺憾,但是反而获得了一种俯瞰视角,成就了一本“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的传世名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俯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xh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