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说说高考那点事

说说高考那点事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4-06-10 08:58 被阅读0次

一年一度的国考——高考“风云再起”,围绕高考的相关话题又登上各大媒介的头版头条,而且热度在短时间里会居高不下。而与高考相关的“奇闻异事”借助各种媒体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职业能力也在这几天悉数暴晒在公众的视野中,成为生民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谈资。不可否认,在众多的相关高考的“故事”中,梁姓男子28年奋战高考的励志故事;在北京拥有三套房子,手头积蓄1000万,清华毕业的35岁李姓再战高考,以实现自己上清华医学专业的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2008年高考任性“0分考卷”的徐姓再次参加高考;奋战十几次高考的唐姓从衡水乘飞机回广西参加高考……的新闻将会成为今年高考类新闻点击量超高的资讯。

把时间的镜头拉到国家恢复高考的节点,然后沿着时间轴一点点梳理,这些年凡是与高考相关的高考故事不计其数。在众多的故事中,有温暖的,有令人心酸的;有励志的,有让人颓废的。不论其特质如何,当它成为当年“高考工程”中一个组成部分时,就带有了鲜明的情感色彩,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具有的高考生态环境。

作为国家层面的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之所以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件,一方面源于它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一方面源于关系到国家所需人才的选拔,一方面几乎与每一个社会公民的生存生活。因为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所以凡是与高考相关的事情,不论是从国家的高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亦或是从公民个体的层面都会表现出极度的敏感性。而从高考本身的角度来说,不论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还是从学校、家庭的层面,都是外在因素的“保驾护航”,或施以威压,根祗最终要落到应考者身上。就是说,不管外在因素或条件如何,即使对高考产生影响,也不能决定参考者本人在这场博弈中命运的走向。

考生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主角,他们对之投注情感、思想的重视程度和寄予的价值决定了应对的方式。诚然,对于大多数参与角逐的勇士来说,他们都希望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这场“厮杀”中突出重围,成为胜利者。因为他们自己清楚,为了参加这场战斗,为了取得理想的结果,已经付出了太多。尽管已经过了“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时代,但是“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陈陋思想在生民的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如果自己十几年夙兴夜寐的艰辛付出没有“金榜题名”,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白眼会让自己窒息。“不吃馒头争蒸口汽”,为了这份家庭的荣誉,自己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为了在别人面前挺直腰杆,扬眉吐气,“活出人之为人的尊严”,自己更没有理由不表现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

尽管表面风平浪静,其实内部则暗流涌动;即使不是“血雨腥风”,也“戾气浊气”刺鼻。之所以出现这种近乎癫狂的状态、令人窒息的气氛,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快节奏发展对生民生活和思想造成的冲击。鲁迅先生把人类的沿革史分为生存、温饱和发展,从现实层面看,生存与温饱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摆在公众面前的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的问题。“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严肃的问题。”在变动不居的时代,如何发展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对很多人而言,自己都是普通人,没有任何可以依靠和借力的外在资源,要想争得“高贵优雅”的生存和发展权,“欲渡无舟楫”,唯一的可以借助的工具只有考试。因为途径的唯一性,所以很多人都会“以命相搏”。这种生态如果是黑天鹅现象,不会对社会世风造成影响,一旦异化为灰犀牛现象,必然对社会世情和公民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正是如此,这些年围绕高考异化出的社会事件大有甚嚣尘上的趋势。

“其实,人生不只是高考。”对于有识之士的这句忠告,很多人会嗤之以鼻。静言思之,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纵使“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成才成功之路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如果能够戒除“我要成功,成为人上人”的狭隘之思,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生活与人生,在认清自我,摆正自己位置的情况下坦然应对,以“无为而治”的从容“尽人事,听天命”,也许就不会有太多的压抑和逼仄感。学会给自己解压,不跟自己过不去,不要太在意世俗价值对自己的加持,兴许能够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快乐与惊喜。丛林法则对人情社会是残酷的,但是它释放的巨大灼伤力无时无刻不对生民造成伤害,这也是导致很多人近乎以疯狂变态的心理应对高考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残酷的现实,不论是与高考相关方,还是无关者,每个人都希望中国高考这种“激情与速度”并存的风气能够得到及时合理净化和纾解。因为这些年围绕高考而上演的悲剧太多。一个鲜活的生命,短短几十年,以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参与社会、经营生活,才不负此生。如果为了置一时之气、逞一时之能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即使如愿以偿也得不偿失。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高考的成功者,既然如此,每一个接受高考遴选者审时度势、认清自己,就懂得如何取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可嘉,但是为了表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就大可不必了。人生苦短,活着不易。面对高考,社会公民如果都能够回归理性,它也就变成了寻常的社会公共事件。枕戈待旦的战战兢兢变成马放南山休养生息,社会就会日渐和谐。

相关文章

  • 说说高考那点事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朋友圈被各种高考的信息刷屏。有的祝福考生取得好成绩,有的抨击这种“万人独木桥”的模式,今天的...

  • 说说风水的那点破事

    说说风水的那点破事

  • 说说2012年高考那点事

    在简书上逛了很久了,虽然一直是游客的身份,看到前辈们发表的很多优秀文章,从中也获益不少,感触颇深,很是喜欢这个平台...

  • 说说那点事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一个东北女人租了厂房,然后跑路了,当地劳动部门却找房东发放那个女人欠下的二十八万元的员工工资。...

  • 高考那点事

    高考二字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都有着一份独特的记忆,再过几天,又有一批17.8岁的孩子将走向高考的考场。奋斗了三年又...

  • 高考那点事

    每年都有很多关于高考感人场景,可惜我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来看待关于高考这件事吧,由于自己当初学习不好,补习了一年也未...

  • 高考那点事

    我记得,第一次知道高考这回事的时候,我还很小,那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午后,我们几个小朋友盯着大太阳仍然在楼后追逐、嬉戏...

  • 高考那点事

    匆匆那年,回忆起18岁的青春,你是在高三的奋斗中度过,还是在为未来努力呢? 高中可谓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最后...

  • 高考,那点事

    1996年7月7日,那是我的高考。心里已不再有压力,因为上次高考,压力太大,没有发挥好。这次高考,之前的365天,...

  • 高考那点事

    女儿高考,做为妈妈心里却有点忐忑不安,7日早上6点就起床了,怕惊动孩子睡不好,光着脚从卧室轻轻走到厨房,一杯热牛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高考那点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yi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