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正在学习写作的我,将一篇林子树老师的新作《十四岁姐姐杀死亲弟弟:重男轻女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转发到朋友圈,并附上了自己的评论,“写的好”
没想到这么无意识的行为,却似乎激起了千层浪。
旧友小菲直接留言:脑残的文章。
接着,另外一位已信奉基督教在加拿大定居的的前任同事则委婉的留言:
“心里学说人倾向于把自己当作受害者,认为自己的不幸全是生活的不公照成的。事实上,这个世界不欠我们任何东西。我们赤身裸体地来到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父母亲人对我们爱和照顾,我们都不可能活到成年。相比那些孤儿,早亡的孩子们,我们是何其的幸运。感恩我们的父母亲人,对我们点点滴滴的关怀和温暖。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自己都做不到不犯错误。原谅得罪你的人,你就会释放。饶恕别人,因为上帝先饶恕我们的罪。感恩我们所有的,你就会发现被爱包围,生活很美好!”
一位不太熟的朋友则留言道:刚看到一句话,“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文章中借用因父母重男轻女导致14岁的女孩在长期得不到关爱,备受指责,冷漠的家庭环境下扭曲了本应健康的心态,杀死弟弟固然不对,但相比为了逃避父母的责备,在人格还不够健全,三观尚未形成时,姐姐对弟弟的死对她来说,反而显得根本不重要。
俗话说,这世上最无法割舍的关系便是有着血缘的亲情。而最无法割舍的亲情却是伤害自己成长中的父母!
那种从小生活富足,家中或许没有男孩,像公主一样度过童年的女孩,又怎能体会那种重男轻女的家庭所带来的沉重的痛苦呢,你没感受到的,并不是大道理可以掩饰得了的。
2
远在深圳的凌凌,我的另一位表姐,她的回复:写的真好!她之所以和前面的评论客有不一样的观点,那是她也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
我姑家的表姐从小刻苦学习,乖巧懂事,同样犯错,父母对她和表弟的不同的态度让她无数次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后来表姐努力读书,参加工作后,父母不厌其烦的要求寄生活费维持生活,全然不顾表姐在北上广这样生存竞争激烈的城市,通过怎样辛苦的打拼,才能将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寄给他们养老,帮助他们养育儿子。直到自己的弟弟也长大成年后,甚至结婚,哪怕再无礼,再不成器,向自己的姐姐索取金钱,他们都舍不得苛责儿子,这样无明又自私的父母理直气壮的剥削着自己的女儿。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好多年,表姐终于有一天气愤的和我说,“燕子,我终于明白了,无论我怎么努力付出,我终究是嫁出去的女儿,比不得儿子在父母心中的分量”
寒心了的表姐不再一直资助他们。对那个原生家庭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正是父母对待亲生儿女的一方纵容,一方苛责不一样的态度,对待女儿精神上打压,物质上索取,才造就表姐日后的寒心,造就日后的绝情,那么,不尝试一次绝情,又怎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他们认为自古以来就是养儿活女,“无不是的父母”的三观,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因为父母将你养大,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成长,你不能有任何怨言,否则你就是白眼狼,大逆不道,不孝顺。因为他生养了你,就可以凌驾在道德之上,那种重男轻女的家庭,全是对女儿赤裸裸的精神打击,理直气壮的物质索取,一切以儿子的利益为最高点来处事。丝毫不感觉有对女儿任何亏欠的心里,因为一帮自以为是的道德婊们始终极力鼓吹父母养育的各种道德论,来摒弃你在这样的家庭所受到的伤害。
3
电视剧《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就是这样一个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父母重男轻女,长子的买房结婚生孩子的钱,全部要身为妹妹的樊胜美出。
那些自以为是的道德婊:换你们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体会一下哥哥把人打坏了,丢下父母避风头,走投无路的父母带着孙子到上海投奔,反而埋怨女儿住的太好,儿子有家不能回。然而儿子的房子是女儿想办法凑钱买的,女儿至今还在租房。
樊胜美没有钱,没有钱怎么办呢,母亲就要她先把房租退了,钱给哥哥花,自己先住到公司去。
哥哥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全家香火的延续,尽管这位哥哥一事无成屡屡闯祸,但比起辛苦挣钱养全家的妹妹要好,要讨父母喜欢。
那些自以为是的道德婊:换你们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体会一下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你活该没有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心理学同样认为:“从小不被父母肯定的原生家庭,即使长大了自身很优秀,烙在原生家庭里那种自我不被认同感,甚至在组建新的家庭婚姻关系中,那种自我否定,时刻都需要他人来评判的不安感,很容易在两性中迷失自己,总想取悦别人来获得安全感。”
4
那些自以为是的道德婊们,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你的需求,你的梦想常常不被满足,而你的胞兄胞弟却享受着父母的宠溺时你又有多少的心平气和。原谅父母的不完美,不代表统统抹杀所受到的伤害,也不代表不懂的感恩,而是让自己内心明白,学会与过去告别,学会让内心强大。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过去已经发生,唯一让我们能做的,从心理上接纳自己的自卑和胆怯,承认原生家庭无法给予的爱,学会真正爱自己,愉悦自我。只有爱上自己,才能真正爱上他人,无需一味委屈求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