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06期“习惯”专题活动。
说起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比如对于牙齿来说,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是个好习惯,但是剔牙就不一定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喜欢剔牙,也许是年龄大了,牙龈萎缩牙缝变大,一吃东西就塞牙,塞牙后就喜欢剔牙。
先生劝过我好多次,说剔牙不是好习惯,对牙齿不好,越剔缝隙越大,吃完东西多漱口就行,但我深不以为然。
最近一段时间,晚上睡觉时右侧有一颗下磨牙隐隐有些疼,疼的不太历害,疼一会儿就过去。开始也没太当回事,但天天晚上要疼一会儿,也挺烦人,决定还是去医院看看。
网上挂的号,到医院口腔科,候诊的人并不多,没等多长时间就叫到我的号。口腔科的诊室跟医院别的科室不一样,很大,装修风格简约大方,用玻璃墙隔成一个个小单间,色调以蓝色为主,灯光柔和,氛围清新自然。
给我接诊的是位三十多岁的女医生,姓陈,身材微胖,头上戴着透明的防护隔离罩,浑身上下捂的很严实,看不到太多面部表情,但从她的声音可以听出陈医生很温柔。
陈医生先询问我的情况,当得知我有剔牙的习惯后,说:剔牙是讲究方式方法的。牙龈很娇嫩的,很容易被锐利的牙签尖伤到,牙龈一旦有伤口,就容易感染细菌引起牙龈发炎。反复的牙龈炎就会导致牙龈萎缩。剔牙越勤,缝隙越大。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引发各种牙科疾病。
剔牙应该适度而有节制,过度清洁可能会损伤牙齿表面和牙龈。最好用牙线清洁。使用牙线,也要遵循方法和技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使用时,要轻柔地让牙线滑入牙间隙,切不可强行将线压入牙缝,否则对牙龈的冲击力过大,造成牙龈损伤……
陈医生给我普及许多牙齿保健知识,让我很汗颜。很后悔没有早些知道这些常识。
陈医生给我开了单子,让我先去拍牙片。牙片拍完后几分钟传到陈医生的电脑上。医生将牙片放大,对牙齿逐一进行诊断,没想到,有六颗牙齿出现了问题。
每年单位组织的体检,有口腔检查这个项目,但每次都不查,总觉得自己牙齿挺好,没必要检查。没想到第一次看牙科就这么严重。
陈医生跟我说治疗方案:先对右侧的病牙进行治疗,再治疗左边的,需要多次治疗。特别是有洞的这颗牙,已经露出神经,先治疗一下,看能不能补,若不能补再采取别的办法。
医生用的医疗器械小巧精致:口镜、探针、镊子、小钳子、小电钻……各种各样。我躺在诊疗床上,大张着嘴巴,医生给牙床做了局部麻醉。
看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小电钻滋滋响,医生用各种医疗器械在口腔中忙碌着:或扎、或刮、或磨……口腔里充斥着怪怪的味道,吸唾器时不时地吸一下,把口水吸出去。这些操作都是在自己清醒的情况下进行的,相比于疼痛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恐惧,总怕医生的手一抖,那些钻呀、针呀、刀呀扎到别的地方。
医生十分有耐心,叫我放松,我也想放松,但做不到。浑身绷的紧紧的,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医生边轻声细语劝慰,边治疗。
治疗终于告一段落,陈医生给开了消炎药、止疼药、写了医嘱,又约了下次的治疗时间,治疗这几颗牙,需要好几次。
这次看牙医,我深深认识牙齿保健的重要性。牙齿一旦有问题,不治疼,治,治疗的过程也很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