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姨姨把女儿送到我家,让我教她英语,我就她家接的孩子,那时候孩子还小,才上三四年级,我就教他简单的英语单词,读读课文,顺便教点数学。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姨姨相信我,把孩子交给我,我就得好好教她,所以在学习上我就管着她。弟弟不一样,弟弟喜欢这个小妹妹,因为我们比她大了十几岁,所以弟弟的方式是逗她,各种方式的逗她,还让她干活,因为那时候家里养了几只兔子,弟弟一向喜欢小动物,他负责给兔子喂食,自从妹妹来了之后,他就让妹妹负责喂兔子。我俩都觉得这样挺好的,孩子就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显然不同意,总说我俩“虐待”孩子。我们能理解妈妈的想法,觉得妹妹好不容易来我家,就得想方设法的照顾好,唯恐孩子不高兴,更怕孩子回家告诉大人,进而引得家长不高兴。但我知道我姨姨不会不开心,因为她教育孩子就是这样,从不娇惯孩子。
试想如果姨姨怕孩子受委屈,她就不会把孩子送到我家,因为她完全可以在家照顾好孩子。我和弟弟一个重视她的学习,一个重视她的劳动。我俩都觉得自己做得没错,而且坚信这样的教育是对的,妈妈被我俩说的哑口无言,爸爸也爱妹妹,因为这么多年了,我们一家四口,突然来个小孩子,我爸爸没事就喜欢逗她,可能在男人看来,爱她就是没事逗逗她。爸爸也支持妈妈的看法,所以家里一下子成了两派。住了几天,姨姨打电话要来接妹妹,弟弟当时说了一句话:“终于要走了”。其实他心里是很舍不得的,但是嘴上不饶人。谁知妹妹回了一句:“我知道俺哥哥可烦我”。妈妈一听赶紧解释道:“恁哥哥不是烦你,他是和你说笑的”。我不知道妹妹懂不懂,但是我知道弟弟真是逗她玩的,妹妹走后他还念叨着,回忆着在我家住的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今天读梁树丽老师的简书,她提到外甥住在自己家,她的本义是利用假期时间赶超,且自己是英语老师,可以给孩子补习功课,另外针对外甥的弱势学科,她也帮助制定学习计划,希望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认真学习。可是却事与愿违,与孩子妈妈沟通,无果;老公说她职业病犯了,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就行了,干嘛管那么多,惹孩子不高兴,学不学习关你屁事。
看到这样的情况,梁老师干脆什么都不管,不让他做家务,不让他拖地,不盯着他学习,只管自己游泳、练瑜伽,因为外甥学与不学关我屁事。读完之后我特别有感触,因为梁老师写出了我的心声,我就顺便迁移了一下,有些学生家长跑到学校告诉我,你不用管了,反正我家孩子也学不会,然后孩子拿到了“特赦令”,每门功课都不学习。我可以说“关我屁事”么;有时候孩子的一些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说;“我再说说她”,一句话把我打发了,我可以说:“关我屁事”么;孩子退步明显,需要家长到校,结果音信全无,我能说“关我屁事”么;有多少次,拿自己的热脸蹭学生的冷屁股;有多少次,遭受学生的白眼和满不在乎的眼神;有多少次,心酸的不能自已还得自我安慰;我真想给自己说“活该,自找的,关你屁事,自己气自己”。可是每一次还是硬不下心来不管,看到明知故犯的低级错误还是会生气。
其实现在想想学生就像妹妹一样,我们爱她,可是当时她却觉得我们不喜欢她。等她长大了她才会知道我们是爱她的,或许学生长大后也才会知道我们牺牲休息时间,不吃饭也要给他们过关考试是爱他们的吧!我一次次的看他们的冷眼也要教育他们是爱他们的,家长不管我还是要多管闲事也是爱他们的吧。只是长大后在说这些有意义么?
家长都不管的孩子,我坚持的意义是什么,仅仅因为我是班主任么,我想不是,可能还是因为良心过不去吧,那种心酸、无助、无语,回想起来都是深深的无力,深深的无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