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感受,在爸爸心里,事比人重要。妈妈呢?人比事重要,但似乎与人的联结建立在她的需要上而不是对方的需要。
所以会感到爸妈这辈子真实痛快的活着的时光,有多少?
优势是把能量放到做事上,想干啥,基本都能成!比如爸爸,比如我。
弱势是人际关系联结感弱,除了做事,其他会觉得都多余。比如爸爸,当然他一辈子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里,也是一种幸福。
家庭里人际关系情感联结能力强的是姐姐,她小时候感受过叔叔们姑姑们邻居们的喜爱接纳。。。被抱持过。所以相比较,姐姐依然是和亲戚们走的近的人。而我基本把能量放在自己的小家庭和朋友以及兴趣爱好上了。
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愉快。
弟弟?无论事业还是家庭,说不好也说不清。
妈妈呢?隐性情绪控制高手,家里的五个人,三个孩子基本都被“骗”了很多年。爸爸倒是厉害,什么都不管,就想着自己关心的人和事。(爸爸到底关心谁,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反正三个孩子好像不是他最关心的人。妈妈最关心的人是她自己,爸爸和我们三个孩子,从能量上内在联结上她或许是很少真正花心思的。这么一说,感觉我身上也有妈妈的影子。)
2.死亡&丧失
我们以为身体的离去/生命的结束,叫死亡。而实际灵魂/精神/心灵的不在线,才是真正的死亡吧。还有电影里提到的,被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丧失,一段关系的结束,一个固定模式的消失,就经历了一次丧失的体验。失落?意外?悲伤?愤怒?惋惜?内疚。。。能量郁结,总之,抓不住!或者值不值得自己死皮赖脸的去抓。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3.主角和配角以及道具
人的生活状态基本是这三种,是主角时,光环很多,被攻击的可能性也最大,承担的自然也多。容易紧张焦虑,也容易有比较强烈的存在感成就感满足感价值感。
是配角时,可以放松的做自己,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偷懒任性,没人说,都可以。优点是很放松自在,缺点是很难体会主角的光环和比较强烈的存在感成就感价值感。
道具,就是只要人在,身体在,有没有心/灵魂,不重要。只是一个摆设,不能说没有这个人,也不能说这个人真的在,总之发挥不了啥大作用,比较机械死板,缺乏活力生命力。
在家庭里,在公司里,在各种团体里,最健康的方式是主角和配角是灵活的,不固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