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临门那一脚,为什么我们总是射偏?

临门那一脚,为什么我们总是射偏?

作者: 瞎写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6-18 03:01 被阅读0次

    写作多年,作品的经常性虎头蛇尾是笔者久治不愈的恶疾。

    病征:在打磨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之后,随着故事的稳步推进,作品往往开始出现疲软,最终缺乏一锤定音的收尾而几临崩盘。导致笔者一直浮沉在三流写手的行列,无法准确认识到自己的写作能力与作品价值。

    这个短板跟笔者个人的行动习惯有关:

    举个例子,笔者好比来到了赛跑的最后阶段,终点线已近在眼前,这时却开始慢慢松懈下来(而且不自知),结果随即出现巨大偏差。其实这时,恰恰是最应该一鼓作气,奋力冲刺的阶段。

    为什么我们在创造的完成期往往会有不认可感?或发挥失常?这跟我们对自身的认知有关。

    因为从开始,我们对自己所要创造事物的标准就定得不好,或目标不够准确,蓝图不够清晰——这是我们自己的认知与我们自己现实的条件、能力之间的不匹配。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一般都会偏高或偏低,能精准定位自己的人寥寥可数。造成这两者的原因是一般人思考的原点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

    自我高估者容易脱离自己的实际能力,臆想自己能到达的高度,用能想象到的最理想状态替代自己能干和该干的事。

    自我低估者有两种:

    一是妄自菲薄,对照上面高估自己的状态,这种低估也是从抽象出发,臆想自己的能力不足够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这里对的“自身能力”、“事情难度”的判断,全建立在臆想或者有限的经验之上。

    二是畏难情绪,这种状态走到极端容易导致破罐破摔。比方说,这种状态的人会因为歌唱得一般,而故意唱得很烂,做的比自己能做到的差。这是一种自卑。

    这种故意把事情做砸的现象,背后的心理动机其实是想要“藏拙”。就是让自己感觉:我是故意唱得不好的,不是我能力的问题。到最后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以拙藏拙,越藏越拙。

    要让认知中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相符,需要先接纳自己现实的短板与局限,这是一个面对现实的过程。

    一般当我们想弄出一点东西来时,我们都必定会先有自己的目的和标准。但是,至于这个标准是否符合实际,又另当别论。要回答这点,就要看我们有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接受真实的自己。只有接受了这一点,我们的目标才能从一开始就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笔者在每次创作之后,都会出现一个很矛盾的状态:

    一方面,觉得作品不够好,与目标想去甚远,很想扔进废纸篓,不承认这是自己的手笔。然而,其实笔者真正放弃的作品也不多。

    另一方面,又会觉得作品本身也算是一种成果,就算不够理想,也总有某一方面还有点价值,想在有精力的话再修改一下,使之臻于完美。不过,笔者真正去修改的作品也极少。

    这对矛盾一直伴随着笔者的整个创作生涯,对不满意的作品一方面舍不得,一方面又特别想要删掉。

    这其实就是在动笔之前,没有选好自己要去的目的地,然后在创造过程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的脚力,也走不到那里。然而,毕竟已经走过了一大段路,只能硬着头皮把剩下的路走完。

    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这毛病造成了笔者长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不准确——认为自己即使能力不够,但假以时日,肯定能创造出辉煌来。这其实依旧是“眼高手低”,高估自己将来可能获得的成就。

    其实,并没有什么假以时日,我们的每一次实践和创造,只要真心投入了,就都能达到当时可以做到最好的地步。

    再举一个笔者自己的例子:

    以前笔者酷爱阅读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所以笔者的写作一直有精英化倾向。作品有时会故意写得云山雾罩,让人看不懂。为了显得高深而故弄玄虚,写得艰涩难懂。笔者还自以为这是一种个性化表达,是一种创造力。其实,只不过是一堆拾人牙慧的死文字,跟创造完全不沾边。

    近两年,开始写网文,目前写新媒体文。

    这种类型的创作,就特别在乎外界的反馈。笔者就从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非常关注市场的反应。

    这让笔者陷入了深思:如果作品全盘听从外界的声音,它会很明显地变得庸俗而没有灵魂。可是,如果自己闭门造车的话,不接纳外在的反馈,那永远都是在原地踏步。这个矛盾的道理能说通,但至今未能完全解决。

    自从进入毛选群后,遇见了不少人,其中有一种人恃才傲物,自我封闭,辗断跟外界沟通。笔者批判过这类人,也从中看见了曾经那个在写作上喜欢精英化表达的自己。当时认为这是一种认知上的封闭性,需要批判。

    我们的认知空间就好比一个杯子,每个人的杯子都可以吸收外界不同的原材料,从而勾兑成一杯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饮料。

    但有的人却千方百计把自己的杯子盖起来,只装了自己的一丁点的料,然后就把自己的盖子盖起来,到处去跟别人说自己这杯水有多好,自己这杯饮料有多独特,你们应该都来尝一下我的。

    殊不知流水不腐,一直不给杯子注入新鲜的水,就算再好的饮料都会在他们的反复吞吐中,不断咀嚼成发臭的腐败液体。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缺乏开放性,会变成自嗨,这种状态其实是在自暴其短。一个没有开放性的是没有进步。

    在阅读《最小阻力之路》之后,笔者获得了一个启发:

    开放性和封闭性,其实是一体两面,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过分封闭固然不好,但如果过分强调开放性,可能就会变得从众,失去创造力。

    创作如果过于看重市场的变化和大众的口味,就会丢掉作者自己。所以最近,笔者得到了一个不错的体验。之前自己不太认可的一篇作品被重新翻了出来,发现原来写得还不错,多年前的自己直接给现在自己上了一课。

    封闭性与开放性,其实是需要去根据具体条件做出选择的:

    选择之前要有标准,要接纳这个具有各种不足的自己。然后,再打开了自己的杯盖去接纳外界的反馈。但我们的认知空间是不可以无限接纳的,我们有自己的容量。所以接受了外界的养料之后,我们其实还需要把杯子重新盖起来,自己去消化与沉淀。

    解决这对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观察实际情况去实践——发现自己正处于创造过程的哪个阶段?什么时候应该开放自己去接纳?又在什么时候需要关起门来,好好自己沉淀?这样才可以达到知止而后有定,才能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目标。做到这点,我们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创造和表达了。

    那么,到了创造的完成期,所产出的结果就不会让自己不认可,或难以接受。因为自己完全知道,已经全情投入地经历了这个创造的过程,我得到的就是我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结果。

    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选择和目标是要从实际出发。

    目标定的太高或太低,都是源于对自己的认知不够。这个认识不够,都源于我们抽象的理解了自己身上的开放性和封闭性。我们是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的,要做到在这“开”与“封”两边无缝切换,收发自如。

    这样才可能达到一个状态——随时知道自己的站位和姿势,然后可以随时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找到对自己来说最好的目标,最适合的定位。

    然后,阻力最小之路才可以真正从这里开始,生命的能量才会自己流动起来。否则,这只是我们自己强加上去的一些概念,抑或是模仿别人去说别人的道理,只能成了一台鹦鹉学舌的复读机罢了。

    综上,要射好临门那一脚,还是得回到这条真理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完)

    2022-0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门那一脚,为什么我们总是射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nn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