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写字,感觉纸笔都生疏了。
也曾有过那样的痴迷与狂热。
那年夏天,在798手绘网上学书法。每日7点半前上传作业,8点上课。语音讲解、视频示范、课堂点评、课后练习。。对着讲义学,看着字帖练。夜深,茧至,心追手摹不厌倦。
主讲老师姓高,号理易,低调,有才,书卷气。精通书法和周易,教学深入浅出,耐心细致。从笔画结构到部首偏旁,从结字布局到临写名帖,从点评作业到畅谈书史。。。短短十天的微课,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习字,亦可分泌内啡肽与多巴胺,让人沉迷愉悦。
日常写字,会下意识地揣摩运用所学字帖之笔画。最为好笑的是,就连周末叠衣服,看见米字格的衬衫,亦会萌生在格子里提笔练字的冲动。可恨没有十分功力,不靠谱的念头只能想想就好。也曾笑言,多年以后,若字可见人,定在这格子衫上写满名家小楷上的字,美其名曰----“文化衫”,哈哈,痴人说梦罢。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2900/49edf2c2eb4bbb4d.jpg)
理易说,书法本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现代人学习书法,功利性太狠。真正把书法当做一种单纯的兴趣爱好或修养修行会更有意义。深以为是。
习字如修身。提笔写字就是一项很妙的运动,手、眼、脑全身心投入方可入那佳境。
临帖是王道。而临帖的感觉,还真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正如沈尹默先生所言,字要有种种生动的意态,方有可观。临文徵明的小楷《草堂十志》,感觉文的字温润秀劲、婀娜多姿,看似简单平静的线条中蕴藏着丰富而细微的变化。当笔触从纸上掠过时,如何让笔画粗细自然转换,如何运笔感觉轻盈流畅?这是一个不太容易驾驭的问题。事实上,过于讲究模仿字结构的短长疏密、笔画的方圆肥瘦,结果就是恰恰适得其反。越迟疑,越拙涩,越纠结,越生硬。只有在仔细观察并掌握了字的结构和形态,放开了写,才能接近神似。
练字如炼人,习字是修心。我想,愿意投入写字的人,或许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即使仅仅只是让身心更愉悦,亦何乐而不为呢?
岁月悠长,书以消日。邂逅书写的美好,喧嚣时光将变得静谧安然。祝福爱写字的你,于笔墨方寸之间,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陶然。
这就提起笔来。
2016.05.07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2900/5334bf9cee51167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