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一种智慧叫“忍”

有一种智慧叫“忍”

作者: 小黄杨树 | 来源:发表于2024-02-08 10:50 被阅读0次

    (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身焦思

    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与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因为互相攻伐而结下仇怨。允常死后,勾践继位为越王。阖闾见允常死了,以为有机可乘,便兴兵伐越。没想到越兵射伤了阖闾,阖闾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夫差:“必毋忘越!”一定不要忘记替我报仇。

    夫差即位为吴王,日夜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为父报仇。勾践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勾践不顾范蠡的反对,贸然发动了对吴国的战争。结果,越王在夫椒被吴兵大败,最后只剩下五千人被围困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上。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勾践做出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选择——臣服于吴国。后来,他在吴国甘心为奴,受尽屈辱,终于获释——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回国后勾践时刻不忘所受的屈辱,每天卧薪尝胆,自己亲自参加耕作,夫人穿的衣服都由她自己纺织,吃饭只吃素食,不吃肉。穿的衣服都是单色的,与普通百姓无异。同时,他还能够尊重贤能,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最后,终于抓住机会袭击吴国,大败吴军,俘虏吴王夫差。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勾践一雪前耻,称霸吴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上联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下联讲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的故事。

    诚如其言,在中国民间,勾践绝对是个励志人物。在另一篇文章中,笔者曾经对勾践为报仇而让生灵涂炭的行为持批评态度,但是,如果从励志的角度看,勾践确有过人之处,所以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是全面、客观的。

    勾践所作所为,非常人所能忍:他的美人西施成了夫差的妃子;他自己每天为吴王喂马,当吴王的“上马石”;吴王生病了,他甚至可以尝粪问疾。据说勾践还因此落下了病根,失去了“味觉”。他的“诚心”感动了吴王。吴王释放他回国后,他“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会稽之耻。

    所有的行为都有目的。勾践忍辱负重的目的首先是活着,然后是报仇。但是,报仇是他的终极目的吗?显然不是。他的终极目的是要成就一统江山的“霸业”,要当霸主,这才是“卧薪尝胆”的哲学价值。成大事者,必能忍常人不能忍之苦,受常人不能受之辱,这是勾践给我们的启示。

    (二)荆轲嘿嘿一笑、溜之大吉

     荆轲敢于刺杀秦始皇,堪称千古第一刺客。然而,荆轲却曾经“惧怕”过两个街头混混。在遇到太子丹之前,荆轲有一次到榆次游玩,与当地的剑客盖聂论剑,结果,一言不合,盖聂便恼羞成怒,差点动起手来。但荆轲只是淡然一笑,一走了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盖聂见找不到荆轲,以为他胆怯逃跑了,便四处吹嘘自己如何如何。

    更令人无可奈何的是,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总是躲之不及。到邯郸时,荆轲又遇到了鲁勾践,二人因为下棋争道,鲁勾践全然不顾宾主之谊博然大怒——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一见鲁勾践如此,只是嘿嘿一笑,溜之大吉。

    后来,荆轲刺秦王失败,被杀死在秦廷之上。鲁勾践听说这个消息后,曾经后悔自己当初轻视荆轲的举动,反思说自己“不知人”。

    荆轲是因为害怕盖聂和鲁勾践才逃跑的吗?当然不是的。荆轲“好读书击剑”,曾经想凭自己的剑术赢得卫元君的认可,为其所用。可惜卫元君并不识人,不能用荆轲。荆轲虽然是刺客,但并不是莽撞之人,而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剑客,其剑术精当无疑。在与盖聂论剑时,荆轲发现盖聂不过是匹夫之勇,便毅然离他而去,实是不屑与之争短长。与鲁勾践见面也一样,通过他的言行,荆轲认识到鲁勾践也不过如此,不值得与他争高低。更重要的是,荆轲的心中装着一个大目标,有一个大境界。

    有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荆轲深知此理。鲁勾践得知荆轲刺秦王失败后,承认看错了荆轲,表示自己“不知人”。鲁勾践确实不知人,因为到最后,他还认为荆轲是因为剑术不精才导致刺杀行为失败。其实,荆轲说得已经很明白,他想效法曹沫生擒秦王。这样,既可以完成使命,又可以保全身家性命。可见,荆轲是聪明、冷静的。可惜的是,生擒秦王的计划失败了,但与剑术无关。一个人,应该始终有谦虚之心,要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能人背后有能人。

    (三)张良圯桥进履、获赠兵书

    留侯张良年轻时候,也曾遇到过被人“侮辱”的事——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这个老父实在无理,他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让张良下桥去取。不但如此,还要让张良替他把鞋子穿好。老人明显是无理取闹、没事找事。按照一般人的性格,就算不去训斥老人,也不会去给他穿鞋的。可是张良忍住了,而且按照老人的要求做了。

    张良是个智慧超群的人。在遇到这个老人之前,他已经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他与大力士仓海君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境内)刺杀东巡路过此地的秦始皇。等秦始皇的车队通过时,他们判断错误,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击中了陪同人员的车。否则,中国历史就要改写了。张良的举动,导致全国戒严。秦始皇发出了红色通缉令,在全国大规模搜索。张良改名换姓,来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在这里遇到了这个无理取闹的老人。

    老人走了一里来地,又折回来,对张良说:“看你小子还不错,五天后天刚亮时,你来这里见我。”几经考验,老人把一本兵书交给了张良。并告诉张良:“读好这本书,你就可以当帝王的老师了!”后来,传说老人化作一块黄石,所以人们都称其为“黄石老人”或者“黄石公”。

    忍,是一种智慧。因为忍,张良收获了太多。第一,他收获了好名声。敬老、爱老,有涵养。第二,他得到了老人赠送的兵书——《太公兵法》。很有可能,张良正是凭借这部兵书汲取了无穷的智慧,成了帝王之师。第三,它付出了最佳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机会成本”,即获得一个机会,就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张良以刺客的身份藏匿在下邳,遇到了一个不讲道理的老人。要是张良因此发怒与老人发生争执,或者一时兴起动手把老人打成重伤,他付出的成本除了被官府抓获,吃官司,还有可能暴露其刺客的身份。那样一来,他不只是个人身家性命难保,还要灭门九族。所以说,张良深知“机会成本”的原理,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四)韩信能忍胯下辱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今江苏省清江市东南)人。未发迹时,行为放纵不拘礼节,属于游手好闲的公子哥那种,只是家中困难,不得不经常寄食于人,也曾当众受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淮阴市场中有卖肉的少年欺负韩信,说:“你虽然个子高高的,还喜欢带着刀剑,其实,不过是外强中干的家伙。”众人开始起哄说:“韩信,你要是个男人,就用手中的剑刺我们。如果不能,那就从我们中几个人的胯下钻过去。”韩信认真地用眼睛看了看说话的这些人。然后,低下身,从一个人胯下钻了过去。市场中的人都笑话韩信,说他是个胆小怕事的人。

    如果说黄石老人让张良取鞋、穿鞋,还算不上什么侮辱的话,那么,韩信年轻时候的“胯下之辱”则可说是“名至实归”了。可贵的是韩信经受住了这个人生考验。

    韩信人高马大,而且喜欢舞枪弄剑,可没想到在家乡的地面上,遭到一群不务正业的少年的侮辱。如果韩信逞一时之勇,与淮阴屠中少年拼个鱼死网破,又会如何?我们可以做若干个猜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历史上少了“韩信能忍胯下辱”的故事。而刘邦“汉初三杰”中,恐怕也少了最重要的一杰。

    淮阴少年用言语侮辱韩信的时候,韩信站在那里,目光重重地在每个人的脸上驻留。那几分钟,时间似乎是静止的,空气似乎是凝滞的,不知道那些少年是否感到了不寒而栗,是不是有点心虚,是不是会害怕韩信当真拿起手中的剑,刺向他们中的一个人。接着,地下躺倒了一片,血流成河。可是,韩信的目光渐渐地没有了杀气,甚至连怨气也没有了。那一刻,韩信的思想经过了一个大反转,而淮阴屠中少年幸运地活了下来。

    为什么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是他的力量不能与那些卖肉少年抗衡吗?不是的。韩信在后来当了楚王后回到家乡,封那位侮辱他的少年为楚中尉时,曾说过一句话:“当他侮辱我时,我不是不能杀他,只是杀这样一个无名小辈实在不值得。”韩信当了大将,率领千军万马,斩杀过无数名将,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成就了他的大名。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是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风度。有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一种智慧叫“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sk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