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说:“人是一台学习机器。”我们来逐字拆分这句话。“人”,人是什么?人是“你”“我”“他”,既我们。“一台”是量词,既文字与语言。“学习”是一个概念、一种行为。而“机器”是机械的,无法违背自身原理的运作机制。这句话我觉得是非常中肯的,一语道破“学习的本质”。换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说“人没有自由意志可以完全的摆脱学习”,从猿人初始动物性的生存游戏,到人类文明进程堆积出的灿烂文化,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学习时时刻刻在发生。
我们没有发明过什么,我们只是发现。人类不是凭空发明了电灯,而是寻到了玻璃制作方法、实验出钨丝的耐用、察觉到电之存在并加以利用,这些无非全是发现。汽车、电脑、航天器,养殖、纺织、烹饪皆是如此。学习也是发现的过程。
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完全独立的思想与思维,从我们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出生在不同的国家、地域、时代,外在因素便首先决定了我们的内在潜能。经验到太阳的温热、雨水的滋润,了解了语言、法律,各种各样的学科、各种各样小众的生活方式。独立的人格,只是相对的。有人信仰基督、有人虔诚佛教、有人崇拜金钱、有人淡泊名利、有人扎堆都市、有人却偏爱诗和远方,这些其实都是不同集体的群体意淫,当然政治体制、艺术流派也是如此。
既然我们没有自由意志,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其实这种观念不攻自破,“人”为人,本身就是一连串微妙的发生。我们既然无法抗衡自然、无法摆脱学习,那我们就加以利用,依托自然规律、依托学习行为,寻找普世的、健康的,真 美 善。
身为教师,教育工作者最高荣誉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激情与创造力。教育理念尤其重要,机械的、制式的灌输是低级的。并不是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我们要向孩子学习、向青草学习、向课堂学习、向“学习”学习。在课堂上传播普世的、美好的技术与资讯之同时,给学生塑造反驳老师、批判书本、挑战权威的这种相对独立的思考能力。学习不知不觉的发生在每个瞬间,思考的方式、思维的广度实打实的改变着“学习”本身!知识的真理是有时效性的,技术也会随着时代而滞后,但思考能力却是永不落伍的。
广大教育工作者只要有这种意识的萌芽并踩出新的小径,就能或多或少的改变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学生里将会出现全新的“牛顿”、全新的“巴赫”、全新的“黑格尔”、全新的“李小龙”、全新的父亲、全新的老师,而你,是不是苏格拉底,似乎已经不在重要了。
古人说:“学海无涯、永无止境。”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我想大声的说、浪漫的说、诗人的说:“人是一台学习的永动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