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注定有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这场战争里,如果最终孩子赢了,那皆大欢喜,如果是妈妈赢了,注定是两败俱伤。
很多时候,家长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们太在意和孩子较量眼前的输赢,以为是说服了孩子,其实是磨灭了孩子自我认知的天性,这样的结果,要么孩子抗争到底,要么自暴自弃,哪一个结果,其实都不是我们最终想要见到的。
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适当学会示弱,让孩子感觉自己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也是有责任和义务的。昨天晚上,我无意间就导演了这一幕,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昨天整天我都在忙工作,赶时间写一份特别不容易的研究报告,从早到晚坐在凳子上一动没动,恰好天气阴冷,生理期又到了,觉得十分辛苦。
下午放学接了孩子,回来就喊饿,晚上阿姨包了饺子,需要我自己再重新煮一下,孩子大概觉得我煮的慢,嘟着嘴不开心,和我说话的态度也明显急躁起来,自己坐在沙发上生闷气。
这时在厨房煮饺子的我,已经为她不帮助我,反而一味地挑剔这件事非常生气,平时我可能会把她“教育”一番,但因为是周末,我想孩子在学校一天也挺累的,我就忍忍吧。可虽然脾气忍住了,但心里的劳累、委屈和生气已经迭加起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我的手被锅边烫了一下,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候我的委屈就一下涌上来,满脑子就在问一个问题:当妈妈有什么好的!说实话,做妈妈以来我遇到无数的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应对,从未有过这样情绪崩溃的时候,大抵是生理期在作怪。我自己也吓了一跳,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很伤心,想自己的爸妈,想在他们身边做女儿多好!
情绪终归是情绪,一下就能过去,但我转念一想,我要“故意”哭给她看。
果然,不一会,在餐厅等待的女儿听到我哭泣的声音,很紧张地跑来看我,没有说什么,双手在背后环绕着我。很显然,她对我的哭泣有疑惑,但也明白大概和她刚才的态度有一点关系。
我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宝贝,妈妈今天干了很多事情,大姨妈又来了,身体也很不舒服,觉得非常辛苦,所以哭了,不是你的问题,但你刚才的态度,虽然不是有意的,但让妈妈更难过了一些。
听到我并没有怪她的意思,她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她并没有离开我,她轻轻抱着我,首先解释道:“妈妈,我今天在学校也很累,回家的时候又有点饿,所以刚才态度不好,我向你道歉。”然后,她开始像个家人那样关心我,她说:“妈妈,我知道你很辛苦,你每天要做这么多的事情,一定很不容易,一会儿我来帮你端饭,吃完饭我帮你找个暖宝宝,你休息一下,我们周末一起放松放松”。
我心里的大石头居然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变成一团云朵飘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理解被关照的暖意,原来我们可以这样相处,并不需要在我严厉批评和指导要求后,她才不情愿地端来一杯热水给我。
在这次“示弱”里,我终于明白,有时候我们的脾气,或许只是自己走进了牛角尖,遮住了爱意的传递却不自知,又把一切归源于孩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