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清单-《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3

读书清单-《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3

作者: 阳明先生x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00:44 被阅读0次

    对标圣人
    我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说,是关于学者必须在日常用功中体察本心,体会,探究,亲身实践,在切实之处用功。这当中要经历多少阶段,要多少积累,才能达到这般境界!正与佛家空虚顿悟的学说相反。听到我学说的人,如果自己本来没有追求做圣人的志向,也没有仔细探究我的学说,那可能会有怀疑,这也不足为怪。而以您这般高明的人,应该一句话就通透的,怎么也说出“学说立意太高,下功夫太便捷”的话来呢?

    不可把它只当一个“学说”,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去看。他是一个极专注、极执著、极刻苦努力的人,年轻时立志做圣贤,还试图做神仙,儒家、佛家、兵法、诗文、修道修仙,他都下过苦功,却始终不得要领。此外,还有人生的艰难困苦,常人不可想象的惊涛骇浪伴随着他。最后,在人生的谷底,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贵州龙场,悟出了他的致良知之说。只有了解他的故事,理解他的人生,再结合自己的人生,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困惑,和他遇到的作比照;把他的人生态度和治学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觉得自己遇到的困苦简直都不算事儿,都不好意思说,这样,你才能体会到知行合一,体会到我心光明,才能获取他的能量。

    圣人之学,立意高吗?可以说都极浅近。下功夫便捷吗?孔子说,出门就是大道,没有比这更便捷的了

    学习阳明心学,要在行动上学。怎么学呢?我分享一个“窍门”:遇到什么难解的事,就想一想,如果是王阳明遇到我这事,他会怎么处理?那我就也这么处理。也不一定是难解的大事,平时日用常行,应事接物待人,我都想一想,如果王阳明是我,他会怎么做?总之,读书要代入自己,把自己代入书中的事演练。如果是我,我怎么处理?而学习圣人呢,就把圣人代入你的日用常行,如果圣人是我,他会怎么处理我的事?你试试把自己对标一个圣人。我对标的是孟子,有时也会想想王阳明。

    心存敬意,深信不疑,切实笃行。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

    不存在没有见到事物而先有行为的。这中间也是一瞬间的差别,并不是截然二分,不是今天知了,明天再去行

    人必然有想吃东西的心,然后去认识食物。这想吃东西的心便是意念,意念便是行动的开端。至于食物是否美味,那要吃了才知道,岂有食物没有入口就先知道食物美味与否的道理?

    你又说:“这中间也是一瞬间的差别,并不是截然二分,不是今天知了,明天再去行。”这是你省察还没有精准到位,不过就你自己说的这些话来看,知行并进是断然无疑的。

    2023/6/10 发表想法
    人生际遇,无非死生祸福。超越祸福是一种境界,看透生死,那又是一番境界。
    阳明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似乎知和行有先后之别,实际上,知行合一是指知和行的对立统一,此二者同出而异名,一体两面,在矛盾运动中曲折前进,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王阳明老师也说过,不要在字面上咬文嚼字,有些人知道了不去做,有些人只做而不思考,重要的是知道了要去做,而且要用良知去做。这才是知行合一。
    人必然要有想要前行的心,才会去找路,想要前行的心就是意念,就是行动的开端。至于道路好不好走,要走了才晓得,岂有没有走过,就知道路好不好走的?
    所以王阳明的逻辑是知和行是一致的,当人开始致良知,那么行自然就会向光明。而不是我们常说的,要先知道是非,再做到光明磊落。
    就像很多学霸,不是人们理解的多么刻苦自律,而是他们的心乐在其中,所谓的发奋努力对他们而言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今社会在谴责很多陌生人缺少见义勇为的勇气,但面对心爱之人,每个人其实都会有最真实的勇气。问题不是在宣扬让人们怎么勇敢,而是要让人们擦亮自己明镜台的心,如何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个比喻太生动了,先意识到然后有行为,可以根据行为去追溯自己的念是什么,怎么为什么生出这个念的。
    晓得个说法,并不是知。这个人们常用的知不是一个概念。区别清楚了这些,才好理解王阳明的思想。

    心是一个整体,要向心中求理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知达到真切笃实之处就是行,行达到明觉精察的境界就是知。

    心就是一个整体,就其全然充实着恻隐之心而言就是仁,就其处事无不得宜而言就是义,就其条理清晰而言就是理。

    向心中求理,正是圣人之学知行合一的教诲,你还有什么好疑惑的呢?

    2023/6/10 发表想法
    譬如张居正,他对圣贤学问有很深刻的见解,但是他生活很奢靡,并没有按照圣贤之道来做。这也是天下学者的普遍现象:熟读圣贤书,行为如禽兽。
    所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成为君子,不要只是为了功名而学。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之说,就是在事事物物上格正自己的心,诚意正心。)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天命之谓性,天命在人身上叫性,在事物上就叫理!

    走正道,立正命

    张居正说:“君子之道,以格物致知为入门,尤其重要在于尽心尽力去践行,心固然是尽了,但还害怕它出入无常,所以要操而存之,使之一动一静,都正正地在这胸腔里面,不夺于外物所诱。”这就是正心。存心即正心。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朱熹说:夭寿,是命之短长。二,是疑惑;不二,就是知天的极致,修身以俟死,则事天以终身。立命,是全天之所付,不以人为害之。

    人生际遇,无非死生祸福。超越祸福是一种境界,看透生死,那又是一番境界。夭寿不二,无论寿命长短,都不改变态度。

    天赋予我的心和性,我操存着,不敢放失。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体会不一样。读的是一样的书,但各人人生经历不同,学到的东西完全不同!读者不必纠结谁说得对,只须关注你学到什么,你准备怎么做。

    只有它自己来的,不是你去强求的,才是正命。所以你不要非要怎样,要只管自己修身,等它自己来。

    立命,就是要立于正道、正命,不要站在歪门邪道,立于危墙之下。

    知命,是知道守自己的正命,不处危地而自取覆亡之祸。你走在自己的正道,无论吉凶,都是正命。如果犯罪而死,就不是正命,是死于非命。

    2023/6/11 发表想法
    人生际遇,无非死生祸福。超越祸福是一种境界,看透生死,那又是一番境界。夭寿不二,无论寿命长短,都不改变态度。修身养性,等待死亡;安身立命,事天以终身。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境界,说什么功名利禄,我已经超越了死亡恐惧。在夭寿之间,都已经看得如此透彻。修身之功,已经持守得如此坚定。那天赋予我的,浑然全备,一点损伤都没有。幸而得长寿,则好德考终。不幸而早夭,也顺受天命。
    以上是孟子的尽心论。
    当先生的知行合一写在书本上之后,就和朱子的一样,成为了圣人的“观点和经验”,后来者趋之若鹜,在这一上站先生和站朱子的性质是一样的。至于你选择站谁,是和你的体验和感觉有关的。所以一个读者支持谁,喜欢谁是没有对错的。用先生的“知行合一”来说,你所有发乎心触摸到的就是天理。可惜的是,很多人支持谁喜欢谁都只和头脑有关,与对错有关,而与心无关。

    你的学习,是不是一种玩物丧志

    来书云:“闻语学者,乃谓‘即物穷理’之说亦是玩物丧志,又取其‘厌繁就约’‘涵养本原’数说标示学者,指为晚年定论,此亦恐非。”

    向外探求而忽视了内心,追求博学却不得要领

    鄙人所谓的格物致知,就是在事事物物上致我心之良知,我心之良知,就是天理。致我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致我心之良知,就是致知;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就是格物。这就是心与理合二为一。心与理合而为一,那我的说法和朱熹的晚年定论,都不言而喻了。

    2023/6/11 发表想法
    学习是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而不是为了点缀门面,让自己显得有学问。学习只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显摆,或者作为谈资,显得自己很有学问。那都是学偏了。都是玩物丧志。
    学以致用,贵在知行合一。
    看书阅读学习,最终不是看文,而是从中联系自己而有所获,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意义也才到位,不是圣人,生而知之,凡人需要打磨
    真学习,是真的读了读懂了,真知道了,真去改变,真的去做了,有思考总结复盘改进,周而复始,举一反三,不用背原文,但是真知道。学习读书不是显摆,是提升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做事更有原则。

    找到自己的拘蔽在哪里

    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都是学习方法。而学习呢,没有光在那里学习,不去行动的。

    辨析明白了,思考审慎了,疑问消除了,学会了,又不停地实践,这叫笃行。所以,不是学问思辨之后才去行,而是学问思辨都是行:求能做某事的行为,就叫学;求能解惑的行为,就叫问;求能通晓说学的行为,就叫思;求能精察义理的行为,就叫辨;求能在实践落实的行为,就叫行。分开来讲是学问思辨行五个动作,合起来就是一件事。这就是我的心理合一、知行并进的功夫,之所以有别于后世的学说,核心正在这里。

    所以说,不行动,就谈不上学习;不行动,就谈不上穷理。知道不行动就不可以穷理,就知道知行合一并进,不能分成两截事。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学问这东西,你若知行合一,就没那么多讨论,自己做了自己晓得,谁用谁知道。你若不去笃行,只在文句上讨论,永远没完没了。

    格物、致知、诚意的逻辑次序。

    懂得如何使父母冬暖夏凉,如何奉养得当,这叫知,但还不是致知。

    知,切实笃行,都做到位了,做了才晓得,谁做谁知道,做到多少才知道多少,才叫致知。

    奉养之物格正了,对奉养这件事,就致良知了。

    2023/6/11 发表想法
    要记得在平凡的道路上花不平凡的努力,要记得需要将事情化简而不是弄复杂。

    2023/6/11 发表想法
    孝亲的时候,如果父母啰嗦,我们应该不耐烦吗?如果父母听不懂教不会,我们应该不耐烦吗?如果父母偏心,我们应该怨恨报复吗?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不耐烦和怨恨会让父母失落难过,也会让自己的心里难受懊悔。可是那事情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不耐烦,忍不住怨恨报复。
    这时候就要多想想父母对自己的恩情,多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多理解父母生存环境和见识的局限,多想想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荒凉落寞。日日想,事事想,时时想,则那孝的萌芽就被滋养,扩充放大,最后能做到爱护父母像爱护婴儿一样,父母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事事都能站在父母的视角去思考。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爱,自然不会再有不耐烦和怨恨报复。所以人欲不是你拿刀硬生生咬牙割去的,而是你把善扩充放大之后它自然消失的。
    从心理学上来看,当一个人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一件事上的时候,他的相关神经区域就会变得越来越发达通畅,而其他的神经区域就会相对萎缩。

    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

    心学的观点,是要修得心之明镜,物来心照,自然明白,不要事先去学习那么多,搞得支离破碎。

    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轻视简单。你给他指一条简单的大路,他不肯走,说太简单了,老想再整点别的。一心想不走寻常路,却不知道成功不是靠不走寻常路,而是在寻常路上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因为不肯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不愿意下笨功夫,所以总是希高慕远,总想贪巧求速,总想拔苗助长,总想另辟蹊径。有直道不走,非要弯道超车,不知道多数情况是弯道翻车。

    书当然要读,案例学习当然也要学,但不能舍近求远,不能舍本求末,不能舍内求外,不能舍易求难,不能舍行求知,不能读成“玩物丧志”。

    2023/6/11 发表想法
    太多人都喜欢学习新东西,且追求数量,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每隔一两年再去回顾过往经典的内容,而新东西往往从这里生发出来,总是看新东西实际米只是在加强固有知识而已.
    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温故知新。我个人理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不温故,则无以知新

    “温故知新”出自《论语》: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重要的书隔两年就重读一遍,因为书没变,但是你变了,读到的东西会不一样。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可以说是知行合一,因为过了两年之后,你又积累了两年的“行”的阅历,再回去读两年前的书,能“合一”出新的“知”。掌握这个学习法,你也就可以当老师了。

    博学详说”出自《孟子》: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说: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解说,是为了在融会贯通之后,再回归到最简约的总结。

    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是讲多听少说。多听别人讲话,对其中有疑问的,放在一旁。对其余自己无疑问的,也谨慎地说出。这样所言皆当,人家不会厌恶我,尤,是罪过,得罪人就少了。

    温故而知新,关键在温故。不温故,则无以知新。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不在已经学过的东西里持续反复学习,而是老想学“新东西”!新东西就在你学过的地方,而且只有你已经学过的地方,才有你的新东西。

    圣人对“义理”生而知之

    可见这圣人的生而知之,是专指义理而言,和礼乐名物没关系,礼乐名物不是成圣的功夫。

    我们学习圣人,是因为圣人对义理已经生而知之了,我们没有,所以我们要学而知之,学习圣人知道的义理

    2023/6/11 发表想法
    学习不是看到什么学习什么,而是要继续一个基础上去发展,在一个根上去发展学习,才能连成一片. 不要求多
    很多人读书是成筐的读,生怕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可是你观他的心性,又是私欲横流,被欲望操控,干出伤害他人之事而不自知,无异于夷狄禽兽。这种人学了很多道理,却不知道天下所有书上的道理只有一个:让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代人看王阳明的著作,要吸取学习方法上的优势,学习他教人心明事行的学说,至于部分封建礼教要批判学习,但不是指责,王阳明是圣人,几百年了也是圣人,我背凡夫俗子,能学其身上一点优点就满足了。

    拔本塞源论

    那个淳朴的时代,没有那么多“学问”,没有那么多丰富的见闻,没有那么多需要记诵的名篇,没有那么多绚丽的辞章,没有那么多功利之追逐。

    而这良知,是人人性分中本来所固有的,不是从外面学来的,这谁做不到呢?

    2023/6/11 发表想法
    感情也好,事业也好,广撒网,终将不能成事。古人训,至易至简。精一,精而不杂,纯而不杂。选择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为事业负责,为结果负责。选择一段真心对真心的感情,为爱负责。不羡慕别人的本事,也不争逞自己的本事
    这一段的学习心得:
    书当然要读,案例学习当然也要学,但不能舍近求远,不能舍本求末,不能舍内求外,不能舍易求难,不能舍行求知,不能读成“玩物丧志”。

    >> 2023/6/11 发表想法
    太多人都喜欢学习新东西,且追求数量,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每隔一两年再去回顾过往经典的内容,而新东西往往从这里生发出来,总是看新东西实际米只是在加强固有知识而已.
    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温故知新。我个人理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不温故,则无以知新

    >> “温故知新”出自《论语》: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 重要的书隔两年就重读一遍,因为书没变,但是你变了,读到的东西会不一样。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可以说是知行合一,因为过了两年之后,你又积累了两年的“行”的阅历,再回去读两年前的书,能“合一”出新的“知”。掌握这个学习法,你也就可以当老师了。

    >> 博学详说”出自《孟子》: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说: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解说,是为了在融会贯通之后,再回归到最简约的总结。

    >> 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是讲多听少说。多听别人讲话,对其中有疑问的,放在一旁。对其余自己无疑问的,也谨慎地说出。这样所言皆当,人家不会厌恶我,尤,是罪过,得罪人就少了。

    >> 温故而知新,关键在温故。不温故,则无以知新。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不在已经学过的东西里持续反复学习,而是老想学“新东西”!新东西就在你学过的地方,而且只有你已经学过的地方,才有你的新东西。

    >> 圣人对“义理”生而知之

    >> 可见这圣人的生而知之,是专指义理而言,和礼乐名物没关系,礼乐名物不是成圣的功夫。

    >> 我们学习圣人,是因为圣人对义理已经生而知之了,我们没有,所以我们要学而知之,学习圣人知道的义理

    >> 2023/6/11 发表想法
    学习不是看到什么学习什么,而是要继续一个基础上去发展,在一个根上去发展学习,才能连成一片. 不要求多
    很多人读书是成筐的读,生怕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可是你观他的心性,又是私欲横流,被欲望操控,干出伤害他人之事而不自知,无异于夷狄禽兽。这种人学了很多道理,却不知道天下所有书上的道理只有一个:让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代人看王阳明的著作,要吸取学习方法上的优势,学习他教人心明事行的学说,至于部分封建礼教要批判学习,但不是指责,王阳明是圣人,几百年了也是圣人,我背凡夫俗子,能学其身上一点优点就满足了。

    >> 拔本塞源论

    >> 那个淳朴的时代,没有那么多“学问”,没有那么多丰富的见闻,没有那么多需要记诵的名篇,没有那么多绚丽的辞章,没有那么多功利之追逐。

    >> 而这良知,是人人性分中本来所固有的,不是从外面学来的,这谁做不到呢?

    >> 2023/6/11 发表想法
    感情也好,事业也好,广撒网,终将不能成事。古人训,至易至简。精一,精而不杂,纯而不杂。选择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为事业负责,为结果负责。选择一段真心对真心的感情,为爱负责。不羡慕别人的本事,也不争逞自己的本事
    这一段的学习心得:
    一是不羡慕别人的本事,而是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不平凡的努力,凡事彻底,做出新的境界,并且把这境界传承下去。比如我做公司前台的工作,我就做一个世界级的前台,在前台的岗位上,做出前人没有的成就,又能分享教会全世界的前台。

    不羡慕别人的本事,也不争逞自己的本事

    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扈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

    如果所在岗位合适,即便终身辛劳也不觉得辛苦,终身从事琐碎的工作也不觉得卑贱。那时,所有人都高高兴兴,亲如一家。那些才能较低下的人,则安于农、工、商、贾的本分,各自勤于本职工作,并且加以滋养,没有羡慕、攀比的想法。那些如皋陶、夔、后稷、启之类才能各异的人,则为天下出仕当官,各尽其能。好比一个家庭的内部事务,有人负责洗衣做饭,有人负责经商买卖,有人负责制造器具,众人出谋出力,才能实现赡养父母、教养子女的愿望,所有人都怕自己无法做好承担的事务,因而都尽心尽力。

    这一段的学习心得:
    一是不羡慕别人的本事,而是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不平凡的努力,凡事彻底,做出新的境界,并且把这境界传承下去。比如我做公司前台的工作,我就做一个世界级的前台,在前台的岗位上,做出前人没有的成就,又能分享教会全世界的前台。

    二是不争逞自己的本事,把自己的本事贡献给团队,把团队的本事当自己的本事;把自己的本事当成团队其他人的本事,也把团队其他人的本事当成自己的本事。

    2023/6/11 发表想法
    专注于自己的事儿,不要追求知识的多寡,而是要在心性上,在某一件事上专注,做深做透,就能融会贯通
    读书是为自己而读,是为自己而学,这道理都懂,但是外在的声音太多太杂,真正静下心来做自己还是太难

    正邪之辩,是人心永恒的主题

    本来没有这方面才能的人,理应不能兼任这方面的官职;不通晓某方面学说的人,不可以有某方面的名誉。但是,记诵之广,更助长了他的傲慢;知识之多,正促使他们为恶;闻见之博,正可放肆他的狡辩;辞章之富丽,正可以装饰他的虚伪。就像《史记》说纣王:“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他有智慧,足以拒绝别人的谏劝;他口才好,干了什么坏事都难不住他的狡辩。

    当你仓仓皇皇要去“学习”,不是真有什么东西要学,而是觉得“我不学习怎么行”。怕落后,怕失去功利,而并不是诚意正心要做什么事。

    所幸天理自在人心,终究不可泯灭,而良知之明,万古如同一日。

    至此,我们终于学完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这真不像是在说明朝,倒像是说现在,毛病都一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邪之辩,是人心永恒的主题。

    2023/6/11 发表想法
    学习,除了读书,最重要的就是交友。读书是和古人对话,交友是和活人对话。和古人对话,精神流动是单向的,古人的精神流向我。和朋友对话,精神流动是双向的,当然更有生意。朋友是一把测量学习进步效果的活标尺,每次见到朋友,他有新的变化,新的进步,对你的激励也更真切。而如果身边交流的都是没有志向、没有见识的朋友,那就成了“为群小所围”,让你的格局越来越小。所以孔子也说:“无友不如己者。”不要和志向品德都比自己低的人混。

    读书是和古人对话,交友是和活人对话

    所谓困惑、忘记了之类毛病,根源还是在于志向不够真切。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你看那好色之人,什么时候会因为没人激励就忘记了好色,没精神头好色了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只是他真真切切地好色而已。持志如心痛,自己的痛痒,总是自己才晓得。你困惑了,忘记了志向,总是有别的地方痛了、痒了,你自己痛了、痒了,自然要去挠痒按摩。佛家说‘方便法门’,或许和朋友讲习就是你的方便法门吧,这必须得自家调停斟酌,别人帮不上忙,也没有别的方法可用。”

    学习,除了读书,最重要的就是交友。读书是和古人对话,交友是和活人对话。和古人对话,精神流动是单向的,古人的精神流向我。和朋友对话,精神流动是双向的,当然更有生意。朋友是一把测量学习进步效果的活标尺,每次见到朋友,他有新的变化,新的进步,对你的激励也更真切。而如果身边交流的都是没有志向、没有见识的朋友,那就成了“为群小所围”,让你的格局越来越小。所以孔子也说:“无友不如己者。”不要和志向品德都比自己低的人混。

    2023/6/11 发表想法
    因为必有事焉而勿正,时刻在用功,但并不预期其效验,不纠结怎么还没效果,简单来说,就是只问耕耘、不求回报的意思。
    用网络流行语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无我,则连通天地

    做学问的功夫,一是“必有事焉”“勿忘勿助”。同时,又要有“何思何虑”的境界。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行。如果没有何思何虑的境界,只晓得必有事焉,勿忘勿助,反而会落入拔苗助长的毛病。

    都不要忘了基本原则和既定方针,

    遇到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考虑如何处理对自己有利,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用智自私”,是小聪明。如果能无我,能何思何虑,只体认天理,循着天理,只考虑如何达到天理的目的、社会的目的,就是大智慧。

    人人皆可成圣的道路

    还是在自己的良知上体认。我自己的良知,本来也和圣人相同,如果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那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自己身上了。

    当你应事接物待人,处理一件事的时候,你可以想一想,如果是换成孔子来处理你这件事,他会怎么做?当你面对天大压力困难的时候,你也可以想一想,如果是王阳明面对你今天这情况,他会怎么做?能回答这问题,就是识得圣人气象。然后呢,你就照着孔子和王阳明的做法去做,这就是程颐说的“觑著尧学他行事”吧。你也未必“无他许多聪明睿智”,因为他做事并不是靠聪明睿智,是靠天理良知,而我“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这样做下来,总结一下,即便是孔子、王阳明来处理我这件事,也不过和我一样,这就是“人人皆可成圣”的道路了,一件事一件事地慢慢来。

    2023/6/11 发表想法
    这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就是识圣人气象,就是换位思考,把圣人换来看看圣人会怎么做,第二个就是在自己身上体察,我自己的良知本就与圣人相同,人人皆可成圣
    所以了,不能死读书,要了解王阳明是圣人,我们都是普通人,对普通人来说,困知勉行就行了
    遵循天理,也就是事物的自然规律,体察自己的心,是不是有私欲,杂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致良知,每个人都是圣人。
    学习处事时,代入也是一个参考办法。熟知圣人的成长和生活,以及书里当下的处境,看书的时候把自己代入圣人的处境,看看如果是自己在那个处境,会怎么处理。做事的时候,想想如果是圣人来做这件事,他会怎么处理。操存久了,那心回到腔子里,你也就是圣人了。

    功夫就是一刻也不能松劲

    我们常常后悔“哎呀,这件事我没处理好”,或者“那句话当时我不该说”,这是良知发现了吗?不是,而是对方的反应,给我造成毁誉得失的损失了。

    能承认自己没处理好的,已经不错了,至少没骂别人是浑蛋。但是,认为自己没处理好,原因还在于毁誉得失。如果结果是对自己有利的,就不觉得没处理好,而是觉得自己处理得正好了。
    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我们最多是困知勉行的人,要切实地去致良知,不容易!真是一刻不能松劲,这就是必有事焉。

    2023/6/11 发表想法
    面对嫉妒或恶意攻击有三点体会:
    一是当作成功奖章。被群起而攻之,是成功者的特权。
    二是克劳塞维茨的话:“批评意见无论多么荒谬,至少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三是尽量不回应攻击。

    2023/6/11 发表想法
    能承认自己没处理好的,已经不错了,至少没骂别人是浑蛋。但是,认为自己没处理好,原因还在于毁誉得失。如果结果是对自己有利的,就不觉得没处理好,而是觉得自己处理得正好了。
    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我们最多是困知勉行的人,要切实地去致良知,不容易!真是一刻不能松劲,这就是必有事焉。
    但凡做学问的人,终身只是一以贯之的一件事,一生从少到老,一天从早到晚,无论有事无事,只是做这一件,这就叫“必有事焉(无时无刻不在用功。)
    能切实地致良知,人就不会有毁誉的犹豫,一有犹豫,行事起来可能就不是致良知指导的结果,会去迎合毁誉的标准了,那不是“夭寿不二以俟天命”了。
    王阳明一句话说到了病根。我们常常后悔“哎呀,这件事我没处理好”,或者“那句话当时我不该说”,这是良知发现了吗?不是,而是对方的反应,给我造成毁誉得失的损失了。能承认自己没处理好的,已经不错了,至少没骂别人是浑蛋。但是,认为自己没处理好,原因还在于毁誉得失。如果结果是对自己有利的,就不觉得没处理好,而是觉得自己处理得正好了。

    学习的目的,在于给自己加分,不在于给别人打分

    凡是天下议论我的人,如果我能从他们的议论中取得好的、有益的部分,那就是对我的砥砺切磋了。那么,对于我来说,他的议论,无非是警惕反省、修身进德之处。古人说:“攻击我的短处的人,就是我的老师。”难道我要去厌恶我的老师吗?

    首先,是不要管老师对错,老师对的,我学习,笃行;老师错了,错的部分和我没关系,放一边就是。

    学习的目的,在于给自己加分,不在于给别人打分。所以“学习第一在立志”,如果是为自己的志向而学,不是为让别人觉得我有学问而学,则“持志如心痛”,一心只在那痛上,每学到一点都往自己身上招呼,一听到别人批评也赶紧对照一下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所有这些毛病都没有了,就是道通说的“已是大段明白了”。

    人性的弱点就是,谁对他好,他不理睬,不珍惜;而越是恶意的、没道理的批评,他就越重视,越去跟人争论,最后又悲愤地说人们都骂他。其实这些都是自己选择的,把关注留给敌人,把亲人打入冷宫。

    所谓“人言可畏”,都是自己筛选出来的。

    要在事上琢磨,不要在字眼上纠结

    钱穆说,学习理学和心学,最忌讳在性、命、理、气等字眼概念上纠结。我们还是在自己的事上琢磨,切实笃行,知行合一,从自己身上的浅近处着手。

    越是刻意要心静,就越是静不下来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

    圣人与天地同用,与天地同体。与地相配,则不见而彰明;与天相配,则不动而万变;悠久无疆,则无为而成。

    所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修一个诚意正心,修一个至诚无息。至诚之人,他影响了多少人,他帮助了多少人,还有好多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甚至超出他自己的想象,这就是“其生物不测”。

    不要认为心静就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物来心照,那照心在那里,总有过路的念头,你任它来去,不要过分关注就是,别把“不想!不想!不想”又变成了一件事,还多出一件事来。

    要让心静下来,佛家倒有方便法门,就是“观呼吸”。静坐,关注自己的呼吸,悠长地一呼一吸,能让你很快静下来。

    2023/6/11 发表想法
    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曾国藩说读书能转人之性,甚至说读书能改变人的骨相。学以润身,就是要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
    学以润身。读书,读经典,可以改变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如改变人的心性一样。
    这就是辩证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到新的量变再到新的质变的无限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在的矛盾(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内在素质不适应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力,而不断的否定自己(否定之否定)是其发展变化的形式,从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读书改人性,转面相,古人说,相由心生。李健说,一个人三十岁之后的长相是自己决定的。 一个人爱读书、心地善良,久而久之面相都会发生改变。这是最好的养生,最好的美容。
    陆原静来信说,良知也有个发起的地方,等等。
    王阳明回信说:
    恐怕是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良知,是心的本体,就是前面说的照心,它一直在照的。心的本体,无所谓发起还是没发起。虽然人有时起了妄念,但不等于起妄念的时候良知就不在,只是人不懂得存养良知,有时候就放失了。即使心昏庸阻塞到了极致,而良知也依然光明,但人们不知道去体察,所以有时候遮蔽了自己。
    所以,虽然良知有时候放失了,但是它的本体还在,我们只是需要时刻注意去存养它;虽然良知有时被蒙蔽了,但它的本体还是明白的,我们只是时刻注意去下体察的功夫。如果你说良知也有发起的地方,那就不是本体了。如果它还没有发起,要我们去发起它吗,还是等它什么时候发起?
    我们有时说错话,做错事,当时没感觉,过后就悔悟了。那说错做错的时候,良知在不在呢?良知知不知呢?按王阳明的说法,那时候良知是在的,良知是知的,但是你自己没有时时刻刻存养良知的习惯,没有时时事事体察良知的意识,所以把良知放失了,遮蔽了。被什么遮蔽了呢?被你当时的情绪遮蔽了,被一时的私欲冲动遮蔽了。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要把放失的心找回来。
    致良知,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曾国藩说读书能转人之性,甚至说读书能改变人的骨相。学以润身,就是要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这个难得很!但是至少你要知道有这个功课要做。
    就像我们搞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习惯”,最终是养成好习惯,习惯了,就是生知安行,不照那样做就不安,就不舒服,那做好人的成本就最低。勉强自己去做,知道应该那么做,但是做起来很勉强,很不舒服,就成本很高。时时刻刻存养,时时事事体察,那做人不是很累吗?成本不是很高吗?开始时是的,时间长了,习惯了,就不累了,不那样做才累,这就是习惯养成了。
    重要的话重复一遍: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修身修什么呢?就是修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要不怎么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呢?习,就是习染的习,习惯的习。舒服地待在自己的老习惯里,不愿意改变,就是拒绝修

    2023/6/11 发表想法
    诚意正心,日日不断修炼自己,用自己实际行动去影响帮助身边的人,不求回报,近悦远来,做自己,只有自己优秀才有说服力,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影响力,作品是日日不断的事上练出来的,活出别人想象之外,就是这么简单,不断的打磨事上练,思考,行动,反复持续。
    心静不下来,还是因为不诚。对己诚,知道什么是对自己真正好的,有利于志向的。对人诚,无私心,无偏执,一颗诚心待人。对事诚,中庸之道,恰到好处。心地无私,至诚无息,自然心平气和。

    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

    心的本体,无所谓发起还是没发起。虽然人有时起了妄念,但不等于起妄念的时候良知就不在,只是人不懂得存养良知,有时候就放失了。

    我们有时说错话,做错事,当时没感觉,过后就悔悟了。那说错做错的时候,良知在不在呢?良知知不知呢?按王阳明的说法,那时候良知是在的,良知是知的,但是你自己没有时时刻刻存养良知的习惯,没有时时事事体察良知的意识,所以把良知放失了,遮蔽了。被什么遮蔽了呢?被你当时的情绪遮蔽了,被一时的私欲冲动遮蔽了。

    致良知,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曾国藩说读书能转人之性,甚至说读书能改变人的骨相。学以润身,就是要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

    身修什么呢?就是修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要

    舒服地待在自己的老习惯里,不愿意改变,就是拒绝修身。

    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要省着点用

    《中庸》说是“不偏之谓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一点毛病都没有。

    没有条理,就没有运用;没有运用,也无法看到条理。做到了精纯,就有了精气,就能澄明,就能一心不二,就有神妙,至诚如神;做到了一心不二,就能精纯,有精气,就能澄明,就有神妙,至诚如神

    只有尽量多静下来,向自己的内心求,才能进步。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要省着点用。

    少举事,存养精神,才能在修身和志向上惟精惟一。

    2023/6/11 发表想法
    圣人是生知安行,贤者是学知利行,一般人是困知勉行,这都是最基本的!

    良知本体,不增不减

    良知只有一个,就其妙用而言,可称为“神”;就其流动而言,可称为“气”;就其凝聚而言,可称为“精”。精、气、神是一个东西,就是你的良知,不是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东西,怎么能以形象、方位和处所来求呢?真阴之精,就是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就是真阴之精的父体。

    所以必须学习以去其昏蔽。但这学习对于良知的本体,既不能增,也不能减。知无不良,但是中和、寂静、大公无私的品德不能完全具备,那是昏蔽还没有除尽,良知的存养还未精纯。

    2023/6/11 发表想法
    如果你定不下来,定不了事,那是因为定不了心;定不了心,那是因为有所疑惑、忧虑、恐惧。那就要问自己疑惑什么?忧虑什么?恐惧什么?
    是什么呢?无非是毁誉得失。志向不够坚定,内心不够自信。

    天有定理,人有定心,胸有定见,志有定向

    王阳明回信说:
    天理是不动的,时刻知道、时刻存养、时刻遵从于天理,就是不看、不听、不想、不做的意思。不看、不听、不想、不做,不是槁木死灰。看、听、想、做,都专注于天理,没有其他的看、听、想、做,这就是动却不曾动。程颢先生说的“动亦定,静亦定”,就是体用一源的意思。

    把周敦颐的“主静”称为“主定”,“动亦定,静亦定”的“定”。心静,就是心定

    天理之外的,都不看不听,不想不做,这就是不为外物所移,坚定不移。

    人最糟糕的状态就是心不定,志向不定,意见看法不定,总是摇摆,总是在动。

    为什么摇摆?一是自己不定,二是受外物和别人影响,三是有所疑惑、忧虑、恐惧。

    人生在世,就活一个“定”字,你要做的事情,一直在坚持。你对社会和事物的立场和看法,从未改变,这就是君子之定。

    如果你定不下来,定不了事,那是因为定不了心;定不了心,那是因为有所疑惑、忧虑、恐惧。那就要问自己疑惑什么?忧虑什么?恐惧什么?
    是什么呢?无非是毁誉得失。志向不够坚定,内心不够自信。

    2023/6/11 发表想法
    凡古人的话,都在于用心体察,通晓其义,不能拘泥于文字,不能断章取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理解!

    致良知,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曾国藩说读书能转人之性,甚至说读书能改变人的骨相。学以润身,就是要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

    >> 养成好习惯,是修身的最高成就。

    >> 身修什么呢?就是修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要

    >> 舒服地待在自己的老习惯里,不愿意改变,就是拒绝修身。

    >> 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要省着点用

    >> 《中庸》说是“不偏之谓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一点毛病都没有。

    >> 没有条理,就没有运用;没有运用,也无法看到条理。做到了精纯,就有了精气,就能澄明,就能一心不二,就有神妙,至诚如神;做到了一心不二,就能精纯,有精气,就能澄明,就有神妙,至诚如神

    >> 只有尽量多静下来,向自己的内心求,才能进步。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要省着点用。

    >> 少举事,存养精神,才能在修身和志向上惟精惟一。

    >> 2023/6/11 发表想法
    圣人是生知安行,贤者是学知利行,一般人是困知勉行,这都是最基本的!

    >> 良知本体,不增不减

    >> 良知只有一个,就其妙用而言,可称为“神”;就其流动而言,可称为“气”;就其凝聚而言,可称为“精”。精、气、神是一个东西,就是你的良知,不是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东西,怎么能以形象、方位和处所来求呢?真阴之精,就是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就是真阴之精的父体。

    >> 所以必须学习以去其昏蔽。但这学习对于良知的本体,既不能增,也不能减。知无不良,但是中和、寂静、大公无私的品德不能完全具备,那是昏蔽还没有除尽,良知的存养还未精纯。

    >> 2023/6/11 发表想法
    如果你定不下来,定不了事,那是因为定不了心;定不了心,那是因为有所疑惑、忧虑、恐惧。那就要问自己疑惑什么?忧虑什么?恐惧什么?
    是什么呢?无非是毁誉得失。志向不够坚定,内心不够自信。

    >> 天有定理,人有定心,胸有定见,志有定向

    >> 王阳明回信说:
    天理是不动的,时刻知道、时刻存养、时刻遵从于天理,就是不看、不听、不想、不做的意思。不看、不听、不想、不做,不是槁木死灰。看、听、想、做,都专注于天理,没有其他的看、听、想、做,这就是动却不曾动。程颢先生说的“动亦定,静亦定”,就是体用一源的意思。

    >> 把周敦颐的“主静”称为“主定”,“动亦定,静亦定”的“定”。心静,就是心定

    >> 天理之外的,都不看不听,不想不做,这就是不为外物所移,坚定不移。

    >> 人最糟糕的状态就是心不定,志向不定,意见看法不定,总是摇摆,总是在动。

    >> 为什么摇摆?一是自己不定,二是受外物和别人影响,三是有所疑惑、忧虑、恐惧。

    >> 人生在世,就活一个“定”字,你要做的事情,一直在坚持。你对社会和事物的立场和看法,从未改变,这就是君子之定。

    >> 如果你定不下来,定不了事,那是因为定不了心;定不了心,那是因为有所疑惑、忧虑、恐惧。那就要问自己疑惑什么?忧虑什么?恐惧什么?
    是什么呢?无非是毁誉得失。志向不够坚定,内心不够自信。

    >> 2023/6/11 发表想法
    凡古人的话,都在于用心体察,通晓其义,不能拘泥于文字,不能断章取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理解!
    什么是学习,是学而时习之,学到了要习、要练习、要演习,放自己身上去做,切实笃行,自然知行合一。那你自然就有体会。纠着字眼抬杠,还把历代先贤全都抬翻了,这不是学习,是玩物丧志。

    读书要还原作者的语境

    陆原静这种提问,我说是表面上很认真学习,实际上完全不学习!什么是学习,是学而时习之,学到了要习、要练习、要演习,放自己身上去做,切实笃行,自然知行合一。那你自然就有体会。纠着字眼抬杠,还把历代先贤全都抬翻了,这不是学习,是玩物丧志。

    “未发之中”,就是良知,没有前后,没有内外,浑然一体的心之本体。有事、无事,可以说一个是动,一个是静。而良知不分动和静。寂然不动,感物而通,可以说一个是静,一个是动,而良知不分是寂然不动还是感物而通,动不动,通不通,良知都在。动还是静,是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心之本体是不分动静的。

    有事而感物相通,固然可以说是动,然而寂然不动的心未尝有增加;无事而寂然不动者,固然可以说是静,然而其感物相通的心未尝有减少。不增不减,才是本体,“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有什么疑问呢?

    “未发”就在“已发”之中,但“已发”之中未尝还有一个“未发”存在;“已发”在“未发”之中,但“未发”之中未尝还有一个“已发”存在。所以说心体不是没有动、静,只是不可以用动、静来区分心体。

    2023/6/11 发表想法
    慎独就是在人所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也警醒谨慎,不可有失德、失礼之处。人所不知,唯有天知地知,我之良知,所以戒慎恐惧自然就是良知了。
    我喜欢陆原静这样纠结,这就是我们这些愚钝的孩子学习的过程啊,虽然老师说,又犯病了,但是不断的犯病被纠正,就是学习的过程

    不要钻牛角尖

    我曾经在心中验证过欢喜、愤怒、忧虑、恐惧等感情的生发。有时候,虽然气得不得了,但我心中的良知一有醒觉,马上气就消了。有时是在刚一开始动气时就得到遏制,有时是动气到一半得到制止,有时是过后才后悔。但是,良知好像在某个悠闲无事的地方主宰着我的感情、情绪,与我的欢喜、愤怒、忧虑、恐惧等感情似乎都没关系,不参与。这是怎么回事呢?

    照心,心如明镜,物来心照。那心擦亮了,能照万事万物,就是照心,擦亮了,没有遮蔽,没有灰尘,就是本体,所以照心就是良知。

    现在我们基本知道陆原静研究问题的路子,他就是在老师不同的话里找矛盾,他这种学习方法,我称之为“纠错型”,或“找碴儿型”,跟你钻牛角尖。不管老师跟他说得多明白,他都能从里面发掘出不明白来。如果实在找不到不明白的地方,他也能把老师这次的话和上次的话,或其他老师的话,比照出不明白来。

    不要“将迎意必”

    养生的关键在于清心寡欲,能清心寡欲,做圣人的功夫也就到位了。

    欲望少了,心自然就清静了。清心寡欲,并不是要舍弃人事,离群独居以求清静,而是要此心纯乎天理,没有一丝一毫人欲私心。现在,我也想下这功夫,但却总是无从着手。

    做圣人的功夫,就这一个,惟精惟一,就是必须做到此心精纯,一心不二,纯乎天理,没有丝毫人欲私心。

    而要做到惟精惟一,路径也只有一个,就是在私欲萌发之前防范,在私欲萌动之时克制,这就是《中庸》的戒慎恐惧,慎独功夫;这就是《大学》的格物致知,随事随物随时格正自己,致良知。

    《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绝四大毛病,不要主观臆断;不要期必,期待结果一定会怎样;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太自我,成了我执。

    “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你要的是“养生”,不是修身,养生是你的目的,你的私欲,你将迎意必、准备迎接、意在必得的效果。

    2023/6/11 发表想法
    做圣人的功夫,就这一个,惟精惟一,就是必须做到此心精纯,一心不二,纯乎天理,没有丝毫人欲私心。而要做到惟精惟一,路径也只有一个,就是在私欲萌发之前防范,在私欲萌动之时克制。这本传习录我从头看到,现在,我还是不知道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惟精惟一。没有具体的方法,说得再多也得是空话。
    孔子杜绝四大毛病,不要主观臆断;不要期必,期待结果一定会怎样;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太自我,成了我执。

    你想得,所以就失去了;只有你没想得,它自己才会来

    良知就是良知,自然能辨别善恶

    我们不要老想着“我要做一个好人”,这也是将迎意必,要结果。我们要关注具体事,每时每刻每件事,具体怎么做,而不是去给自己做鉴定,这样的修行,就是格物致知,就是儒家说的“应事接物待人”的日用常行,就是佛家说的“挑水砍柴”。

    2023/6/11 发表想法
    这一段,不妨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这位师兄犯的错,我们切己体察,发现自己身上有的问题,抓紧改正,也算是学有所得。
    这六种“学习病”,流行几千年了,愈演愈烈,永远治不了。染上这六种病,那永远都学不成。学不成倒也“没关系”,不耽误夸夸其谈,而且还可以开讲座赚其他病友的钱,因为大家都有病,也就不以为病了。疫情越严重,赚钱越多。

    2023/6/11 发表想法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陆原静的“学习病”,这些“学习病”今天仍很普遍:
    一是焦虑盲目症,总担心自己落伍了,赶不上新时代了,到处去学新东西,不懂得温故而知新,不懂得从浅近处下手,不懂得在自己的事情上反复学。永远追新逐异,一心另辟蹊径,总之,哪里有大路,就不在哪里走,一定走断蹊僻径。
    二是纠错症,老师跟他讲什么,他都不关注正确的部分,只关注他以为“错误”的部分,一定给你挑出错来,然后找老师纠缠。
    三是胜心,老想胜过别人。他读儒学,就说佛家的思想不如儒学。他连儒学都没学通,怎么有资格评价呢?他的专业不是佛学,佛学和儒学谁对谁错,谁强谁弱,关他什么事呢?这根本不是他该想的,也不是他有学力去讨论的。
    四是纠缠字眼,在文句中找矛盾。
    五是从来不落实去做,成天以空谈为务。空谈的背后,是一种虚荣心作怪,向同学老师显示自己知道得多,诸子百家都晓得,信手拈来,就能辨析讨论。再者是懒惰,读书多,谈资广,就是玩物丧志,而切实笃行,那太累人,所以永远不会去做。
    六是期必心急症,要修炼做圣人,恨不得每一分钟都要检查一下成了没有。大大低估了成功所需要的时间,不能做到勿忘勿助,必有事焉而勿正。
    有这六大毛病,永远学不成。治这六大病的药就一味——致良知。

    从陆原静身上看到六大流行“学习病”

    戒慎恐惧,省察克治,就是常提不放,就是必有事焉,哪有两件事?哪有什么念头提起来还分有克治和没克治?你这封信问的,上封信已经问过,我也回答得非常明白了。你自己却又生出迷惑,说得支离破碎,又说出“思善”和“本来面目”的关系来,就是我说的你自私自利、将迎意必的病根,这个病不治,你永远也开始不了真正的学习,快治病吧!

    陆原静的将迎意必,就是他任何时候都在着急——什么时候修成正果啊?于是他就每一分钟都搞得自己鸡犬不宁,又不停地把他的“焦虑之箭”射向老师。

    以为自己要拿个什么东西去擦,去磨,有个什么“明”的动作功夫。我之前当面跟你说过“明善”的意思,明,就是诚,一片赤诚,诚心诚意,至诚无息,问自己诚不诚就好了。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你太急,贪巧求速,总想找到一个什么办法功法,让自己也赶紧明得尽。你要找的那个办法功法实在是没有,就一个“诚”字而已。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陆原静的“学习病”,这些“学习病”今天仍很普遍:
    一是焦虑盲目症,总担心自己落伍了,赶不上新时代了,到处去学新东西,不懂得温故而知新,不懂得从浅近处下手,不懂得在自己的事情上反复学。永远追新逐异,一心另辟蹊径,总之,哪里有大路,就不在哪里走,一定走断蹊僻径。
    二是纠错症,老师跟他讲什么,他都不关注正确的部分,只关注他以为“错误”的部分,一定给你挑出错来,然后找老师纠缠。
    三是胜心,老想胜过别人。他读儒学,就说佛家的思想不如儒学。他连儒学都没学通,怎么有资格评价呢?他的专业不是佛学,佛学和儒学谁对谁错,谁强谁弱,关他什么事呢?这根本不是他该想的,也不是他有学力去讨论的。
    四是纠缠字眼,在文句中找矛盾。
    五是从来不落实去做,成天以空谈为务。空谈的背后,是一种虚荣心作怪,向同学老师显示自己知道得多,诸子百家都晓得,信手拈来,就能辨析讨论。再者是懒惰,读书多,谈资广,就是玩物丧志,而切实笃行,那太累人,所以永远不会去做。
    六是期必心急症,要修炼做圣人,恨不得每一分钟都要检查一下成了没有。大大低估了成功所需要的时间,不能做到勿忘勿助,必有事焉而勿正。
    有这六大毛病,永远学不成。治这六大病的药就一味——致良知。

    这六种“学习病”,流行几千年了,愈演愈烈,永远治不了。染上这六种病,那永远都学不成。学不成倒也“没关系”,不耽误夸夸其谈,而且还可以开讲座赚其他病友的钱,因为大家都有病,也就不以为病了。疫情越严重,赚钱越多。

    在困勉之中,循着良知良能,也是生知安行

    要说这个话,首先你要比他们都高明,然后你要是对道有完全彻底的体认,才能去评价别人体认了多少。自己连边都没挨着,怎么就敢臧否古人呢?

    王阳明最后总结说:
    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是就用功而言,去下知的功夫,去下行的功夫,去下知行合一的功夫。这知行的本体,就是良知良能。这样,就算是困知勉行的人,在困勉之中,找到良知良能,循着良知良能,那也是生知安行了。所以这“知行”二字,更要精细地去体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不管你是生知安行、学知利行,还是困知勉行,只要你知了,行了,结果都是一样的。我很长时间不能理解,这三重境界差得天远地远,怎么能一样呢?王阳明这里说清楚了,在良知良能上一样,知行本体一样是良知良能,始终在致良知上下功夫。

    2023/6/11 发表想法
    如果说要学习,也是学习致良知,循着良知行事。如果说懂得学习,也是懂得惟精惟一,专注在学习循着良知!“知行本体是良知良能”“困勉之中也可谓生知安行”,这两句话真是醍醐灌顶!因为我们都是困知勉行的人。不是时时刻刻都有良知罩着,总是犯了错、吃了亏,才醒觉,然后去改过。改过的时候呢,往往还是为了毁誉得失,进入学知利行,为了利而行。一旦为了脱困,为了得利,必然有障蔽。
    今天早上起床。因为天冷,也因为要出门办事,所以虽然嘴上反复说知道了,马上起,但是一直赖在被窝里。我突然就想到了知而不行,不可谓知。以后给人讲道理,也可以用这个很浅显的例子,孩子也能切身体会。
    我又想到了那些菜农、环卫工人、农民,他们每日也是早起,有为生计所迫,有为尽职尽责,也有可能形成了生活习惯。不论为何早起,我猜想他们肯定都知道早起的意义和目的,也就是知了行了

    苦不苦,想想阳明亡命天涯处;乐不乐,学习颜回箪食瓢饮鼓瑟高歌

    富而不骄易,安贫乐道难。颜回就能在贫困中,自得其乐。

    苦不苦,想想阳明亡命天涯处。乐不乐,学习颜回箪食瓢饮,鼓瑟高歌。人生遇到悲苦困难处,更要建立快乐本体。

    2023/6/11 发表想法
    在座的同学们听闻后都悚然有所醒悟。先生的学问贵在反求诸己,并不是靠学知识、求解答就能得到的。圣人致知的功夫,就是至诚无息,一片至诚,没有一刻停息。圣人良知的本体,皎洁如明镜,不曾有纤毫染着,美丑随时在静中显现它的形象,而明镜的本体未尝沾染,这就是所谓“情随万事而无情”,就是物来心照,物去不留!
    不因喜爱一个人,就包容其过错;
    不因讨厌一个人,而看他事事都不顺眼;
    人坑害欺诈于我,我有一时之怒,但怒其害人而已,不记仇于心;
    人轻视怠慢于我,我无怨无愠,但反求诸己不要有怠慢于人之心。

    2023/6/11 发表想法
    苦不苦,想想阳明亡命天涯处。
    乐不乐,学习颜回箪食瓢饮,鼓瑟高歌。
    人生遇到悲苦困难处,更要建立快乐本体。
    内心的喜悦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可以影响一生,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快乐,悲伤,愤怒等这些情绪一直都存在。就好像突然有东西飞过来本能用手去挡一样。我们遇到一些事情就本能的出现这些情绪。殊不知这些情绪是靠学习可以改变的,可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平静对待。未发之中!

    学问贵在反求诸己,不是靠学知识、求解答就能得到。

    这是《答陆原静书》的最后一篇了,原静的问题,就是永远开始不了,永远不能开始真正切己体察、事上琢磨、知行合一地学习,一直在替古人、替儒道释打文字官司,

    王阳明回信说:圣人致知的功夫,就是至诚无息,一片至诚,没有一刻停息。圣人良知的本体,皎洁如明镜,不曾有纤毫染着,美丑随时在静中显现它的形象,而明镜的本体未尝沾染,这就是所谓“情随万事而无情”,就是物来心照,物去不留,“无所住而生其心”,佛家的这一说法本来不错。

    王阳明就说:陆原静所问的都是在认知、理解的层面打转,没有知行合一,没有切身体会,都是空对空的空谈。我被逼无奈,也不得不跟着他的逻辑,一节一节地条分缕析给他解释。

    佛家有“狗不咬人却去追逐石块”的比喻:那人扔石头打狗,狗看见石头,当然要去扑咬那扔石块的人,如果去扑那石块,在石块上能得到什么呢?

    在座的同学们听闻后都悚然有所醒悟。先生的学问贵在反求诸己,并不是靠学知识、求解答就能得到的。

    2023/6/11 发表想法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自己的志向上,觉得时间用的值得,同时也没有闲工夫干别的。如果干啥的时间都有,说明志向没有立住。
    关键在志向,志向定了,就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努力认真做,在应该用功的地方好好笃行

    答欧阳崇一 崇一来书云:“师云:‘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窃意良知虽不由见闻而有,然学者之知,未尝不由见闻而发。滞于见闻固非,而见闻亦良知之用也。今曰‘落在第二义’,恐为专以见闻为学者而言,若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似亦知行合一之功矣。如何?”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良知不滞留于见闻,也不离开见闻

    欧阳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王阳明弟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啊!”良知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知。所以这致良知,是学问的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的第一义。如果专在见闻末节上追求,就失去了头脑,已经落入次一等了。最近同学们都知道了有致良知之说,但是功夫还有许多糊涂的地方,就差你这么一问。

    见识一定要广博,但又一定要聚焦,惟精惟一,这没法说清,只有自己去把握。我的体会,关键还是志向,人一旦志有定向,做什么都清楚,边界清楚,就能在一条路、一个范围内反复用力,致良知,致良能。

    2023/6/11 发表想法
    良知的方案和开会原则:
    方案不被通过,不问客户,只问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客户的意见有价值,就吸收。良知告诉你,客户不懂,就不要迎合客户修改。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转身就走,不要耽误客户找别的合作伙伴。
    开会讨论别人的工作成果,只帮忙,不添乱。只贡献自己的解决方案,不挑别人的毛病。

    丧尽天良的会议

    《尚书》讲:“思曰睿,睿作圣。”通过不断的思考可以成就智慧,而有智慧的人能够成为圣人。《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首先提一个目标,就是砍掉我们百分之八十的思考,因为我们百分之八十的思考都是私意安排,都是任智用私,都是任其私智,都是无效的思考、添乱的思考、犯病的思考。要时刻给自己的思考做清理,只留下良知的思考。

    但是,多数的会议不是这样开的,提案之后,讨论的标的变成了不是要解决的问题,而是那个提案本身。大家不是把自己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贡献出来,而是来评判那个提案,来给这个提案打分。

    相当多的人发言,是完全不负责任,就在别人的方案上找问题,挑毛病,显示自己的聪明博学,他对问题如何解决根本不关心,因为这不是他的责任,是提案者和决策者的责任。相互有不同意见之后,讨论就更加偏离解决问题的良知,而是各自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地位,这会议就进入纷纷扰扰的状态。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倒成了次要的事。

    开会讨论别人的工作成果,只帮忙,不添乱。只贡献自己的解决方案,不挑别人的毛病。

    2023/6/11 发表想法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当上天要把大任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将他置于困穷之地,内则苦其心志,让他不得舒展。外则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穷乏其身,使其不得安养。见有行事,总不让他如意,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这都是为了帮助他致良知。
    君子待人接物,应对事变,当做则做,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思考,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心安理得而已。所以孔子说“君子素位而行”,随遇能安,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又说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思考自己的事,只管好自己的事。凡是去谋划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强行要去干自己才智所不能胜任的事的,都不是致良知。

    当做则做,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宁可不做事,也不能不加存养的功夫

    君子之学,终身只是“集义”这一件事,集义而生,生生不息,时刻只在一个集义之事。什么是义呢?义就是宜,心能够处事得宜就是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

    君子待人接物,应对事变,当做则做,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思考,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心安理得而已。

    欧阳崇一这个问题,也问出了我的病根,总是在身体和工作之间摇摆,背后还是毁誉得失,贪功图利的私心作怪,包括“贪学”,也是贪。致良知的功夫,还得更加警醒体察。

    2023/6/11 发表想法
    这需要自己内修到诚心的境界才能返照外物,内心至诚无私,他人心存欺诈的时候,能自动鉴别,这才是光明心,不动心,天理心,,,
    首先是不怕吃亏,不占别人便宜就行;不怕被骗,自己不骗别人就行。有了这个态度,有了这个自信,再去修炼自己。一辈子不骗人似乎很容易,但不骗自己就很难
    《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是为自己学,不是为别人学。不是为了觉察别人,是为了觉察自己;不是为了防备别人不要骗自己,只是自己不要欺骗自己的良知而已;不是担心别人不信任我,只是自己始终自信自己的良知而已;不是为了能事先醒觉别人是不是要骗我,只是始终醒觉自己的良知而已。

    不怕被别人欺,怕的是自欺

    不预先揣测别人会骗我,也不凭空猜测别人会不老实,然而,当对方稍有不诚不信的时候,又能马上自然察觉,这样的人,才是贤者吧!

    真正至诚的人,谁也骗不了他!因为他最知道诚是怎么回事,你稍有不诚,他马上“自动跳表”,觉察出来。

    只是自己始终自信自己的良知而已;不是为了能事先醒觉别人是不是要骗我,只是始终醒觉自己的良知而已。

    2023/6/11 发表想法
    读书是靠大脑,但体认大道,不能只靠脑子,我们凡事习惯了“动脑筋”,还得靠手脚,用身体发肤的接触去学习;靠心,用心去反复体会!
    读书利于行动,读书但不盲从,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而不一味以书为本。
    这就是在古代没有唯物辩证法的坏处,当话语说出来的时候,意思就固定了,要么只能说好,要么只能说坏,所以他们吵来吵去,其实都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根据唯物辩证法,修身是重要的,读书也是重要的,要坚持两点论,至于是修身为重点还是读书为重点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要坚持重点论。

    凡事不能只“动脑筋”,还得靠身体力行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读书是靠大脑,但体认大道,不能只靠脑子,我们凡事习惯了“动脑筋”,还得靠手脚,用身体发肤的接触去学习;靠心,用心去反复体会。这就是发明本心,知行合一,致良知,发掘良知良能。

    2023/6/11 发表想法
    我们如果认真去学儒家,学王阳明,一定是先立志,立志做一个儒者;再立敬,以崇敬的心去学习;再切实笃行,学到了就做,这才是身心之学,美七尺之躯哉!
    儒家是行动,不是学问。
    阳明先生当年也是迎着千万人的否定,来坚定自己的所做所悟,而心中不生退却的意思,这不正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良知学说就是客观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和人事物,对待自己和人事物,让事事物物都得到对应的条理,这难道不是在做人上去行品德,在做事上去辩善恶,在发明上去行规律。做人,做事,发明,都是在讲条理,条理即是良知的作用。良知即是以心御物,照其物得其理,心物对立而统一,缺一不可。

    孔门之学是身心之学

    我们如果认真去学儒家,学王阳明,一定是先立志,立志做一个儒者;再立敬,以崇敬的心去学习;再切实笃行,学到了就做,这才是身心之学,美七尺之躯哉!
    儒家是行动,不是学问。

    2023/6/11 发表想法
    所谓“四书”,四本书就是朱熹挑选出来的,朱熹是总编辑。所以四书的内容,当然朱熹是权威。至于王阳明对其思想别有发明,那是新的学术成果,谈不上谁对谁错。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致良知说流传下来,成为儒家思想的巅峰之一,但是他倡导的旧本《大学》并不能取代朱熹编辑的版本,今天我们学习的还是朱熹版,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王阳明的悟性达到了所以认为是妄自添加,如是初学,恨不得添加的越多越好,利于初学,不利于突破发挥,太拘泥于框架之内,向内向外探求都有障碍

    王阳明谈《大学》旧本

    做学问,贵在有得于心,如果求之于心而觉得有误,即便是孔子说的话,也不敢说是正确的,何况是不如孔子的人呢?我为什么要信朱熹,不信孔子呢?

    所谓“四书”,四本书就是朱熹挑选出来的,朱熹是总编辑。所以四书的内容,当然朱熹是权威。至于王阳明对其思想别有发明,那是新的学术成果,谈不上谁对谁错。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致良知说流传下来,成为儒家思想的巅峰之一,但是他倡导的旧本《大学》并不能取代朱熹编辑的版本,今天我们学习的还是朱熹版,就是这个原因。

    诚意正心,至诚如神

    先致其知,就是先致良知。致知在格物,就是必有事焉,一定是就具体事,在浅近处下手。

    您说得有道理。如果拣紧要的说,“修身”两个字也够了,何必要说“正心”呢?“正心”两个字也够了,何必又要加一个“诚意”呢?“诚意”两个字也够了,何必又要讲“致知”“格物”呢?那下功夫的科目次序,非常详密,但就其关键而言,就是一件事,这就是所谓“惟精惟一”之学

    理没有内外,性没有内外,所以学问也没有内外。朋友一起讲习讨论,未尝不是向内求;反观自省,也未必就丢掉了外。

    2023/6/11 发表想法
    在日用常行中,遇事时不断格正自己的良知,不断刷新良知,时刻提醒自己,至诚无息。

    离开了具体事儿,讲道理就是空谈

    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都是为了修身,而格物正是每天功夫体现出来、看得见的地方。格物,是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正心,是正其物之心;诚意,是诚其物之意;致知,是致其物之知也。总之是必有事焉,面前有一物,有件事儿,就此物此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没有内外彼此之分,所以一辈子的学问功夫,只是一个格物。

    我所说的格物,将朱子的九条方法都已经囊括其中了。但是格物功夫又是其紧要,作用之处和朱子的方法有所不同,正所谓毫厘之差而已。但是,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由此而起,不可不辨明。

    2023/6/11 发表想法
    第一点:近悦远来,爱自己才能爱他人
    第二点:不论权贵地位,只要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正确的,而不是盲从
    墨子兼爱,是爱无等差,爱天下每一个人,都一样地爱。
    儒家的基本观念,是爱有等差,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爱自己,然后能爱家人,爱家人,然后能爱别人,孝敬父母,然后能忠诚于君王。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现在很多场合拿来讲好好先生,两边不得罪的墙头草,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中庸是指做事的度恰当,刚刚好,不偏不倚,不多不少,这是大智慧,大学问。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里解释一下孟子对杨、墨的批评。

    2023/6/11 发表想法
    所谓“四书”,四本书就是朱熹挑选出来的,朱熹是总编辑。所以四书的内容,当然朱熹是权威。至于王阳明对其思想别有发明,那是新的学术成果,谈不上谁对谁错。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致良知说流传下来,成为儒家思想的巅峰之一,但是他倡导的旧本《大学》并不能取代朱熹编辑的版本,今天我们学习的还是朱熹版,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王阳明的悟性达到了所以认为是妄自添加,如是初学,恨不得添加的越多越好,利于初学,不利于突破发挥,太拘泥于框架之内,向内向外探求都有障碍

    >> 王阳明谈《大学》旧本

    >> 做学问,贵在有得于心,如果求之于心而觉得有误,即便是孔子说的话,也不敢说是正确的,何况是不如孔子的人呢?我为什么要信朱熹,不信孔子呢?

    >> 所谓“四书”,四本书就是朱熹挑选出来的,朱熹是总编辑。所以四书的内容,当然朱熹是权威。至于王阳明对其思想别有发明,那是新的学术成果,谈不上谁对谁错。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致良知说流传下来,成为儒家思想的巅峰之一,但是他倡导的旧本《大学》并不能取代朱熹编辑的版本,今天我们学习的还是朱熹版,就是这个原因。

    >> 诚意正心,至诚如神

    >> 先致其知,就是先致良知。致知在格物,就是必有事焉,一定是就具体事,在浅近处下手。

    >> 您说得有道理。如果拣紧要的说,“修身”两个字也够了,何必要说“正心”呢?“正心”两个字也够了,何必又要加一个“诚意”呢?“诚意”两个字也够了,何必又要讲“致知”“格物”呢?那下功夫的科目次序,非常详密,但就其关键而言,就是一件事,这就是所谓“惟精惟一”之学

    >> 理没有内外,性没有内外,所以学问也没有内外。朋友一起讲习讨论,未尝不是向内求;反观自省,也未必就丢掉了外。

    >> 2023/6/11 发表想法
    在日用常行中,遇事时不断格正自己的良知,不断刷新良知,时刻提醒自己,至诚无息。

    >> 离开了具体事儿,讲道理就是空谈

    >> 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都是为了修身,而格物正是每天功夫体现出来、看得见的地方。格物,是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正心,是正其物之心;诚意,是诚其物之意;致知,是致其物之知也。总之是必有事焉,面前有一物,有件事儿,就此物此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没有内外彼此之分,所以一辈子的学问功夫,只是一个格物。

    >> 我所说的格物,将朱子的九条方法都已经囊括其中了。但是格物功夫又是其紧要,作用之处和朱子的方法有所不同,正所谓毫厘之差而已。但是,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由此而起,不可不辨明。

    >> 2023/6/11 发表想法
    第一点:近悦远来,爱自己才能爱他人
    第二点:不论权贵地位,只要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正确的,而不是盲从
    墨子兼爱,是爱无等差,爱天下每一个人,都一样地爱。
    儒家的基本观念,是爱有等差,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爱自己,然后能爱家人,爱家人,然后能爱别人,孝敬父母,然后能忠诚于君王。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现在很多场合拿来讲好好先生,两边不得罪的墙头草,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中庸是指做事的度恰当,刚刚好,不偏不倚,不多不少,这是大智慧,大学问。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这里解释一下孟子对杨、墨的批评。
    墨子兼爱,是爱无等差,爱天下每一个人,都一样地爱。孟子就说这是禽兽。儒家的基本观念,是爱有等差,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爱自己,然后能爱家人,爱家人,然后能爱别人,孝敬父母,然后能忠诚于君王。所谓亲亲仁人,对自己家人是亲,对天下人是仁。如果都一样,伦理就乱了。

    就是王阳明说的“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了。就是那种“行仁而过”的宣传,杀了他的孩子。

    你别拔我的毛,我也不拔你的毛,关键是说君王不要拔老百姓的毛。不要做圣人,不要帮别人,关键是也不要侵犯别人。这样人人为自己,都别管别人,也别侵犯别人,自然天下太平。所以王阳明说他是“行义而过”。杨朱说得不错,但是过了。

    儒家讲中庸之道,无过不及,关键是把握那个度。福利社会,人人都有保障,很好啊。但是,勤劳的人养活懒人,这就不对,这就好比墨子的兼爱,行仁太过,最后国家会崩溃。低税收社会,政府只管公共服务就行,各人凭本事吃饭,谁也别管谁,很有道理啊。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好比杨朱,行义太过,也不对。

    2023/6/11 发表想法
    不管什么环境,坚持自己的思想,不要同流合污,不要浑浑噩噩的过
    说到这点,着实佩服。在一个黑暗的乱世,不但能够坚持思想,还能建功立业,实属不易。孔子的明哲保身和孟子的舍生取义并不矛盾。
    孔子指的是如果没有机会发挥自己,不要硬来和领导者翻脸,应该韬光养晦适时而动,也就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孟子的舍生取义时指生和义二者只能选其一的情况下,选择放弃生命来成就自己在大是大非和天理面前豪不动摇的高尚情怀和价值观。
    简言之,孔子说的情况是二选一可选可不选给自己留退路,孟子说的情况是二中必选一没有退路的时候。
    不为名、不为利,之为此心光明。高处不胜寒,你看得见的东西,别人看不见,你跟他说,他还不信。他看不见,他就觉得你说的不存在,你说的没价值。《周易》就说:不见是而无闷;《论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都是为了修身,而格物正是每天功夫体现出来、看得见的地方。格物,是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正心,是正其物之心;诚意,是诚其物之意;致知,是致其物之知也。总之是必有事焉,面前有一物,有件事儿,就此物此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没有内外彼此之分,所以一辈子的学问功夫,只是一个格物。

    >> 我所说的格物,将朱子的九条方法都已经囊括其中了。但是格物功夫又是其紧要,作用之处和朱子的方法有所不同,正所谓毫厘之差而已。但是,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由此而起,不可不辨明。

    >> 2023/6/11 发表想法
    第一点:近悦远来,爱自己才能爱他人
    第二点:不论权贵地位,只要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正确的,而不是盲从
    墨子兼爱,是爱无等差,爱天下每一个人,都一样地爱。
    儒家的基本观念,是爱有等差,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爱自己,然后能爱家人,爱家人,然后能爱别人,孝敬父母,然后能忠诚于君王。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现在很多场合拿来讲好好先生,两边不得罪的墙头草,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中庸是指做事的度恰当,刚刚好,不偏不倚,不多不少,这是大智慧,大学问。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这里解释一下孟子对杨、墨的批评。
    墨子兼爱,是爱无等差,爱天下每一个人,都一样地爱。孟子就说这是禽兽。儒家的基本观念,是爱有等差,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爱自己,然后能爱家人,爱家人,然后能爱别人,孝敬父母,然后能忠诚于君王。所谓亲亲仁人,对自己家人是亲,对天下人是仁。如果都一样,伦理就乱了。

    >> 就是王阳明说的“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了。就是那种“行仁而过”的宣传,杀了他的孩子。

    >> 你别拔我的毛,我也不拔你的毛,关键是说君王不要拔老百姓的毛。不要做圣人,不要帮别人,关键是也不要侵犯别人。这样人人为自己,都别管别人,也别侵犯别人,自然天下太平。所以王阳明说他是“行义而过”。杨朱说得不错,但是过了。

    >> 儒家讲中庸之道,无过不及,关键是把握那个度。福利社会,人人都有保障,很好啊。但是,勤劳的人养活懒人,这就不对,这就好比墨子的兼爱,行仁太过,最后国家会崩溃。低税收社会,政府只管公共服务就行,各人凭本事吃饭,谁也别管谁,很有道理啊。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好比杨朱,行义太过,也不对。

    >> 2023/6/11 发表想法
    不管什么环境,坚持自己的思想,不要同流合污,不要浑浑噩噩的过
    说到这点,着实佩服。在一个黑暗的乱世,不但能够坚持思想,还能建功立业,实属不易。孔子的明哲保身和孟子的舍生取义并不矛盾。
    孔子指的是如果没有机会发挥自己,不要硬来和领导者翻脸,应该韬光养晦适时而动,也就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孟子的舍生取义时指生和义二者只能选其一的情况下,选择放弃生命来成就自己在大是大非和天理面前豪不动摇的高尚情怀和价值观。
    简言之,孔子说的情况是二选一可选可不选给自己留退路,孟子说的情况是二中必选一没有退路的时候。
    不为名、不为利,之为此心光明。高处不胜寒,你看得见的东西,别人看不见,你跟他说,他还不信。他看不见,他就觉得你说的不存在,你说的没价值。《周易》就说:不见是而无闷;《论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或写进书里,扔下思想的漂流瓶,传之后世,等待被成为:往圣之绝学。

    我心光明,只凭着大是大非去行

    为什么高处不胜寒?因为你看得见的东西,其他人都看不见,你跟他说,他还不信。他看不见,他就觉得你说的不存在,你说的没价值

    王阳明呢,面对荒唐到极点,搞得全国暗无天日的正德皇帝,他也是毫不妥协,我心光明,只凭着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行。儒家很多时候讲明哲保身,讲妥协的艺术,王阳明则是奋不顾身,不妥协。

    2023/6/11 发表想法
    是啊,不存私心,一切凭良知,做什么都容易!从好朋友做起。不要嫉妒,而是真心实意为朋友的收获感到喜悦。发自内心为朋友的难处感同身受,提供支援。致良知,不求回报,由近及远。
    如今做到这点好难,大部分人会觉得你傻,你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傻,大家都病了,也就不以为病。真不知道是我出了问题,还是大家都出了问题
    真的是知易行难。
    看这本书我每天都在反思我自己,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私心太重。
    所以极为认同知行合一,做了才是知道,而且只是知道自己做了的那部分,没做的就是不知道。
    学习,践行,反思,调整。循环往复,如此而已。

    只要不存私心,一切凭良知,做什么都容易

    是啊,不存私心,一切凭良知,做什么都容易!

    私智与公善

    人家明明做得很好,你不向人学习也就罢了,为了显示自己有本事,还要攻击别人,把别人贬得一无是处,让大家觉得你才有本事。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意思不是对人好,而是能跟从别人的善,是君子最大最重要的德行。这个太重要了!

    2023/6/11 发表想法
    我们平时夸人有学问,总爱说“您有自己的东西”,或者说“观点自成一体”。其实,凡是“有自己的东西”,或者“观点自成一体”的,要么是别人不理解瞎说,要么是他根本就没学问。万物一体,理一不二,凡是“自成一体”的,肯定是错的。只要是找到了正确的,都殊途同归,就那一个道理。而那些自称有“新理论”的呢,王阳明说过,那也是因为争胜,有“胜心”,“前人之说本已完备,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还颇能骗一些无知的粉丝。
    我们平时夸人有学问,总爱说“您有自己的东西”,或者说“观点自成一体”。其实,凡是“有自己的东西”,或者“观点自成一体”的,要么是别人不理解瞎说,要么是他根本就没学问。万物一体,理一不二,凡是“自成一体”的,肯定是错的。只要是找到了正确的,都殊途同归,就那一个道理。而那些自称有“新理论”的呢,王阳明说过,那也是因为争胜,有“胜心”,“前人之说本已完备,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还颇能骗一些无知的粉丝。

    我们平时夸人有学问,总爱说“您有自己的东西”,或者说“观点自成一体”。其实,凡是“有自己的东西”,或者“观点自成一体”的,要么是别人不理解瞎说,要么是他根本就没学问。万物一体,理一不二,凡是“自成一体”的,肯定是错的。只要是找到了正确的,都殊途同归,就那一个道理。而那些自称有“新理论”的呢,王阳明说过,那也是因为争胜,有“胜心”,“前人之说本已完备,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还颇能骗一些无知的粉丝。

    放弃自己的判断,这是一个修行。

    2023/6/11 发表想法
    不要怨天尤人,不要遇到一点批评就扛不住或者要放弃,认定了自己的东西就要勇往直前,围绕自己的志向去做
    王阳明不想做一个遁世无闷、乐天知命者,不想做一个无入而不自得,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人,他要承担责任,要改变社会。

    天下人的心,就是我的心

    “乐于天道,安于天命”的人,当然可以做到“到哪儿都自得其乐”“大道并行却不会互相违背”了。
    看来,王阳明不想做一个遁世无闷、乐天知命者,不想做一个无入而不自得,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人,他要承担责任,要改变社会。

    有一个人相信我的良知之学,就不算少

    原文:得书,见近来所学之骤进,喜慰不可言。谛视数过,其间虽亦有一二未莹彻处,却是致良知之功尚未纯熟,到纯熟时自无此矣。譬之驱车,既已由于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斜迂曲者,乃马性未调、衔勒不齐之故。然已只在康庄大道中,决不赚入旁蹊曲径矣。近时海内同志,到此地位者曾未多见,喜慰不可言,斯道之幸也!
    华杉详解
    论证越精细,离大道越远
    圣贤讲学,大多是就事而论,每一句话,都是针对当时的语境、对象,他们的说法不一样,是语境不同,说话对象不同,上下文不同,角度不同。

    2023/6/11 发表想法
    圣人论道,是因病发药,比如王阳明是因聂文蔚的病,给他发一个药,这药不是给你吃的,你别拿起就吃,又吃出病来,成了因药发病。当思想成为文字,它已经死了。所以才有“不立文字”之说。然而,不立文字,又没有一个下手处,又必须有文字,包括“不立文字”,也是四个字。读书,是自己去复活古人的思想,你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复活,只是致自己的良知而已。
    作者反复强调“切己体察”,这个观点一定要拿小本本记好。不要忙着反驳古人的观点,先根据他说的去做,在行动的过程中去体会,去感受,去觉察。

    2023/6/11 发表想法
    圣贤讲学,大多是就事而论,每一句话,都是针对当时的语境、对象,他们的说法不一样,是语境不同,说话对象不同,上下文不同,角度不同。但是,他们的功夫主旨却是一致的,就像兵符一样严丝合缝,一点差别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这天地间,只有这一个性,只有这一个理,只有这一个良知,只有这一件事而已。

    因病发药和因药发病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的地方

    不是说先有事亲的良知,然后再扩充开来,有了事君的良知。如果这样,又脱离了本原,在枝节上求了。

    圣人论道,是因病发药,比如王阳明是因聂文蔚的病,给他发一个药,这药不是给你吃的,你别拿起就吃,又吃出病来,成了因药发病。当思想成为文字,它已经死了。所以才有“不立文字”之说。然而,不立文字,又没有一个下手处,又必须有文字,包括“不立文字”,也是四个字。读书,是自己去复活古人的思想,你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复活,只是致自己的良知而已。

    行动的入手处,就是孝悌、洒扫

    致良知,是一种习惯。习惯靠行动养成,行动有一个入手处,就是孝悌,就是洒扫。能致良知,则能致良能,良知良能,则无所不能,这就是王阳明向我们展现的人生道路。

    2023/6/11 发表想法
    能致良知,则能致良能,良知良能,则无所不能,这就是王阳明向我们展现的人生道路。
    读圣贤书要慢,行仁自孝悌始,我们就想一想,自己做到孝悌了吗?不用说,肯定都没做到,都有差距,这就要想一想,补一补。再往后,推而广之,事君、对老板、对客户,真诚恻怛吗?真把他放在心上,尽心尽力替他考虑吗?与朋友相处,够实在吗?爱惜万物,晚上加班离开公司的时候,检查门窗了吗?关电脑了吗?动静语默,说话应对,都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吗?不自我检查一下,还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一检查,就发现自己“缺德”了,缺得厉害,能不汗流浃背吗?良知之学,处处都是用功着力处,良知只是一个,只是你真要养成“致”的习惯。
    致良知,是一种习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清单-《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uu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