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墨无声清,今天要分享的书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写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书让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的动物主角们再次登上舞台,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
故事梗概:讲述了本来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蛤蟆陷入抑郁,经过朋友獾、河鼠与鼹鼠的劝解,寻求咨询师苍鹭的帮助,在十次面谈之后获得重生与改变的故事。
跟大家分享几个给我很大触动的点。
一、蛤蟆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变化
“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他由最初的对别人依赖与隐忍逐步变化,开始对抗依赖,也产生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并且开始拥有改变自己的动力与信心。
放到自己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就当自己懂得要为自己负责,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去创造新经验。
但在实操过程中,我们还是免不了会产生依赖。谈恋爱的时候,会希望对方给自己安全感,给自己幸福,当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时候,自己会产生失望,委屈,难过等感受,会想要改变对方。但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反面也意味着能改变对方的只有对方自己。
蛤蟆在经历咨询后的改变中其实也影响到了朋友们,而他所做的只是自我的改变,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改变别人。原来自我拯救的同时,就已经在悄悄改变周遭的世界。
二、理解童年就是理解自己的关键线索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或许是因为自己无法跟过去的自己和解。
父母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给出的所有反应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幸的童年会使孩子产生很多消极情绪,对世界的认知也比较极端、消极。
对于父母的警示是,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言行有更强的觉醒与认知,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也是最好的教育。对于子女来说,理解童年更重要的是为了理解自己,去寻找过去记里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更客观的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找到改变的起点。
另外,理解童年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理解自己的情绪。因为成人之后,我们的情绪总会有意无意地被隐藏,不像童年那般真实与肆意。但是这些情绪的背后都有我们被忽略的需求,它们也需要被理解,被接受。
在心理咨询之前,蛤蟆从来没有敢对抗过獾,即使他有生气或愤怒也会转换成内疚。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的情绪,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就会“生病”。
最简单直接的就让我联想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没有食欲,吃不好心情就会更糟糕,这样子的恶性循环。接纳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很艰难的训练,尤其是在周遭人都在强调成年人应该怎样时,那些压抑都是病灶的起源之一。
三、比被批判更可怕的是自我批判
或许爱自己的第一步是从停止自我批判开始。但这一步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对于那些自我道德感特别强烈的人来说。
很多人都在强调自省,走到极致就非常容易变成过度自省。有时候你会发现身边有些人明明很优秀,人很好,但就是不自信,常常怀疑自己做的还不够好。甚至明明是别人不好,她自己可能也有生气,最后却将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在别人眼里,有时候会是完美主义,有时候甚至会是虚伪。
最令我惊叹的是我自己也常常会陷入自我批判中,有时是因为完美主义,有时是因为事态糟糕,而自己只想解决问题,有时候太过积极主动反而造就了“白操心”这样的不痛快的局面。
或许有时候我们是对自己太严苛了,太着急于做好所有。而这样的严苛有时候也会因为太习惯或者太压抑而投射到别人身上,以至于让别人感到被苛责。
四、无论是父母状态,成人状态,还是儿童状态,都是合理的存在
这些概念只是为了方便自己理解自己而已,学会分析自己,找回自己,改变自己的“辅助工具”。相对地,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状态,选择自己的感受。
人的痛苦和折磨都是自找的,很容易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很久,也很容易为别人的错误陷入自我折磨。
最典型的就是在一段可能并不成熟的恋情中。父母状态来时,这一方总喜欢说教另一方,要他按照自己的期待行动。当对方没有这样做事,自己就不开心。
儿童状态来时,被说教的这方或许觉得说的是对的,但对方的方式态度让自己的感受非常糟糕,于是可能冷战甚至无理取闹。如果自己明明是对的那一方,但由于不能将事情正向引导,很容易因为不平而自我折磨。
至少需要有一方更理性像个成人将事情正向引导。如果都没有,要记得自己有及时止损的权利。什么都改变不了,你至少还能改变自己。
人在低谷中,特别容易去适应黑暗,而忘了信仰光明。警惕负面的反向塑造,或者倒过来运用——主动给自己塑造一个更光明的环境,用环境来反向塑造自己。
五、活在当下,真诚地回应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我真心觉得这点实在是太难了。在现实的洪流中,我们非常容易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感到焦虑。在看到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曾经的某段时间很迟钝甚至很愚蠢的时候,在很多个后知后觉却似乎无法弥补的时候……
太过顾及别人的感受,就会忽略自己的感受;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就会陷入自大自私的恶魔世界中。打好平衡战就需要自己能在保有自我意识、理解自己的同时,也用理解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去理解别人。
最重要的是往往在之后才会后知后觉,也许这件事情并不能被避免。而活在当下,是唯一有可能通达的路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聆听。当你感到焦虑时,记得去识别焦虑背后的需求,多问问自己这份焦虑是否尚未发生。别为尚未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