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处处与人类的天性相反,处处反乎人情。宗教虽没有精神上的价值,却极有物质上的用场。宗教是可以利用的,是可以使人发财得意的。宗教的兴旺,并不是因为教真的有兴旺的价值,不过是因为宗教有可以利用的好处罢了。
这番说话在现在看起来是过份偏激了,但以该书的宗旨来说,却极为精要。
这本书严格来说不是一本书,是胡适多年来对禅宗的研究的手稿及演讲或教授学生的内容,内容由禅宗在中国扎根,到中国式“禅”,再由“渐修”到“顿悟”,再到我们耳熟能详六祖慧能“无处惹尘埃”的演变。
老实说,不要指望一个几年没看过古文的人可以把古文捡起来。当中胡适一律考究文章我都没看,就只挑了几个亮眼的点来看看,因为这些论证都是为了考究禅宗被纂改的历史。由于禅宗的历史多次被纂改,所以胡适为求读者能听明白,就举了一个比喻:杀猪说(道听途说版),牧师说(比较正详细或者可以叫读书人版)。两者版本并沒有对错,而在于不同的角度及表达方式。
禅宗的出处
杀猪说:没有读过佛教史,估计都听过佛陀和摩诃迦叶“拈花微笑”的故事,再到传到中国的禅宗是由菩萨达摩到中国为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指人心,见性成佛”更是如雷贯耳。
牧师说:事实上,在三国时期,已经有人在学禅,所以可以证明菩萨达摩到中国前,中国禅学的已经存在。其二,由于后人(神会,即荷泽大师)将菩提达摩和达摩多罗(这里指经书,亦有古梵僧为此名)搞混,菩提达摩前二十几代的师祖中,当中有考究有一代已经被杀而后继无人,当中有多少是后人“造假”出来的?只能确定是由宋以后的人所“造”。加上印度没有很严谨的信史,一部印度史是需要由国外和一些中国的文献拼凑出来的,要考究起来更为困难。
禅宗的改革
杀猪说:书中并无提及。
牧师说:在公元3世纪开始,简化已经有人提倡要简化佛教,当中净土宗的法门念佛,就是由这种概念而来,当中净土宗的创立人慧远的弟子道生,更提倡了“顿悟”之说,是受庄子的“得鱼可以忘筌,得意可以忘象”,认为佛教可以更为简化。我们现在听到觉得到烂掉的说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此而来,但就当时来说,这绝对是离经叛道的表现。直到《大般若涅槃经》翻译完成,生公(也就是道生)的说法得以流行。
直到唐初的三藏法师到印度时,正是印度哲学最为繁琐之际,所以按笔者理解,三藏所创立的唯识宗只能到了三车和尚这代,就无传人。记得胡适在书中也提过:“这种繁琐的分析同中国人的头脑不相容。中国的文字也不配玩这种分析牛毛的把戏…”
禅宗的兴盛(这里指的是楞伽宗)
杀猪说:同上
牧师说:在五祖弘忍有一大弟子为神秀,也就是杀猪说中写下“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人。(按笔者理解,书既提及这故事是假的,那么,估计故事的配角所作之事估计也是假的),由现存史料中看,神秀为北宗大师,亦是倾向渐修的,不过,由于神秀做了6年国师,而令楞伽宗成为禅宗正统。而后来慧能的弟子神会向“北派”舌战,而神会本人亦不但是一个辩才亦是一位政治大师,加上本人活得久(九十多岁),在多次被北派打压后,亦能坚持。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急需平乱,朝庭正需要钱,于是:大卖度牒,大度僧尼。八十九岁的神会大批向群众说法,筹了不少钱,由被逐“异端”成了皇帝的坐上宾,当时,神秀的弟子都去世了,亦无人能有力驳斥五祖弘忍的袈裟到底传了谁。自此,慧能一门大盛,连神秀一支后来的弟子都争认为慧能一门。
宗教处处与人类的天性相反,处处反乎人情。宗教虽没有精神上的价值,却极有物质上的用场。宗教是可以利用的,是可以使人发财得意的。宗教的兴旺,并不是因为教真的有兴旺的价值,不过是因为宗教有可以利用的好处罢了。 胡适
©臻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