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需:
1、刷系统,参见https://tbvv.net/posts/0101-k3.html
2、散热硬件介绍,参见https://www.right.com.cn/forum/thread-331475-1-1.html
3、Linux 文件操作https://www.runoob.com/linux/linux-vim.html
一、刷机(官改root版):
根据教程刷root版本的官改系统(不详述),可以安装第三方插件、划分VLAN;
原单线复用使用的K2p路由器,现在可以使用K3路由实现。官改的系统不带robocfg,通过移植梅林的robocfg到官改系统中,网上有一个参照的文章http://www.ittel.cn/archives/2078.html,文中移植目录opt测试后不能成功,研究后改上传到opt/bin/目录下可用。https://tbvv.net/posts/0101-k3.html#Q:网线不插WAN口插LAN口用,K3想联网?当AP用?
通过route添加静态路由方式,实现路由器作为AP使用:
/opt/started_script.sh增加一条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或者将wan口和lan口划分为一个VLAN,路由用作AP,4个口全部用作内网端口。
刷K3主要是为了替代K2P使用,单线复用跟之前的帖子一样https://www.jianshu.com/p/1ea2df90cba3,划分一下VLAN便好。四个口自上而下0 1 2 3四个口,3表示Wan,将Wan口对面的Lan口(2)作为电视数据口。VLAN设置如下:
V1 0 1 5t 内网Lan,5表示CPU
V2 3 5t 外网Wan,3表示Wan口
V40 2 3t IPTV数据
V43 2 3t IPTV数据
在文件/opt/started_script.sh中编辑添加下条命令即可。
robocfg vlans reset vlan 1 ports "0 1 5t" vlan 2 ports "3 5t" vlan 40 ports "2 3t" vlan 43 ports "2 3t"
访问上级路由:
ifconfig eth0:1 192.168.1.10 netmask 255.255.255.0
iptables -t nat -I POSTROUTING -o eth0 -d 192.168.1.0/24 -j MASQUERADE
此功能在该系统中无效,不包含NAT模块。使用 iptables -nv -L POSTROUTING 时,报错iptables: No chain/target/match by that name.
使用以下两命令模块查看,亦无相应模块信息。
lsmod
modprobe iptables
如偶尔管理电信猫,手动更改一下Wan口为静态IP地址,地址段为光猫所在地址段。
打开SSH后,除了使用putty进行命令操作外,对路由系统文件操作,可通过WinSCP进行连接,上传下载文件,上文中移植robocfg就是通过此工具从原K2p系统中复制在拷贝到K3系统中。见下图:
WinSCP文件操作二、散热模块升级
1、拆机
由于网上已经有针对K3漏油和散热问题,专门出的解决套件,就不用再单独挨个淘了,直接选择成品购买了,我选的是智能温控版的,其实普通版也行,这是事后发现的,都差不多,因为热传递次数太多,效率上基本没啥太大的区别。淘宝链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73639727965
底部橡胶条两端扯开,四颗螺丝。分别开两块银色面板,用力压左右两侧,塑料卡子会开。用吹风机热风吹WiFi天线接头,胶软掉后把八根天线拔掉(四根2.4G,4根5G天线),去掉上天线塑料板。主板四个角(在最下侧)四颗螺丝拆除,便可取出路由主板。
侧板打开,先拆天线,再取电路板2、拆除散热模块
拆到此处,全程带防静电手套,以防静电损坏电气件,那就得不偿失了。两块主板叠放这种设计也是导致散热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上下各一块,上板是无线网络模块为主,下板是CPU以及系统模块,主板上有油渍,拆开散热片会发现更多的油渍,这就是传说中的漏油,导热材料渣。
打开散热片油渍到处3、清洗电路板
由于漏油缘故主板上有不少地方已经出现铜绿,用购买附带的洗板水全面清理(刷)电路板和散热片,把原来的导热材料统统扔掉。
4、安装散热模块
根据教程把分别把导热片、导热硅脂以及铜片分别贴到芯片上,最后盖上散热铝片。由于传导次数较多,一定把导热硅脂涂匀覆盖到位。芯片->硅脂->铜片->硅脂->保护盖->硅脂->整大片铜片->硅脂->原散热片。基本这样的传导效率已经很低下了。安视频教程参见:http://i.youku.com/k3k3k3
所有的散热组件全部安装完毕,夹层挤出来的白色就是硅脂三、测试与完善
1、测试系统与温度
开机测试务必先测试,测试没问题再全部组装。点亮进入系统,温度在45度前,加装的风扇不工作,温度超过45度后风扇工作,经过一段长时间文件连续下载,系统运行稳定,温度始终未超过50度。要知道未改散热之前温度开机就是60度之上,如果再拷机或者天气炎热时,那温度更是飙升70-80度甚至更高。直接上改装前后运行对比图:
未升级散热前系统开机后温度 升级后开机后温度2、关闭5G_Wifi,添加开机启动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CPU和2.4芯片温度大幅降低,其中5G信号在路由设置中也关闭的,没有使用5G信号,但5G虽然比之前降低很多,但比CPU和2.4G芯片还是高出很多,查询网络发现都是如此,后续还会随着系统负荷上升。可能系统设置里面只是没有启用5G信号,但是芯片还是正常工作,所以干脆暂时用不到就把5G WIFI 模块关闭。SSH关闭后并未存储到系统,重启后仍会开启,所以直接把关闭命令加到开机启动脚本(和添加VLAN同法)中,网上命令 wifi 5G down 经测试无效,需使用如下命令。
wl -i eth2 down 关闭5G
wl -i eth2 up 开启5G,如有需要
cat /proc/dmu/temperature CPU温度查看
wl -i eth1 phy_tempsense 2.4G温度
wl -i eth2 phy_tempsense 5G温度
至此,测试期间如有温度一直维持在42度左右,室温在24度左右。测试完成,将主板固定,侧板组装以及底部固定即可。
3、路由器系统备份与设置
备份 boot nvram res_info pro_info dev_info
putty登陆路由:
cd/tmp
cat /dev/mtd0 > boot.bin
cat /dev/mtd1 > nvram.bin
cat /dev/mtd3 > res_info.bin
cat /dev/mtd4 > pro_info.bin
cat /dev/mtd5 > dev_info.bin
然后用上文第一部分所述的WinSCP把三个文件从路由/tmp目录复制回电脑。
路由系统中插件功能较多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打开使用,经测试暂时比较好用的:
1:koolporxy,屏蔽广告,开启后电脑上网彻底清爽了,比adbyby插件好用。
2:系统QOS,根据网络实际带宽设置。
安装插件 entware环境等使用说明:https://www.right.com.cn/forum/thread-212725-1-1.html
本文因为使用官改系统还不会因内存天生缺陷引发问题,所以未涉及改主板三星内存,如果要刷梅林等非官方的系统,改内存就是必须的了。K3本身有着不错的硬件底子,可惜系统和散热漏油等问题丧失可用性,不过现在弥补缺陷,如可以通过刷机完善系统,安装插件增强辅助,升级散热改善稳定性,从此让躲在角落里默默吃灰的K3继续发挥光和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