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4-07

2020-04-07

作者: 王慢慢_ | 来源:发表于2020-04-07 23:38 被阅读0次

第一章 黛玉家产之谜

1. 林家财产问题的提出

2. 林如海是否有丰厚的财产

3. 林如海后事的料理

4. 林家财产流入荣国府后的下落

5. 林黛玉之钱财观

对于林家财产问题,需要依据作品的描写做较深入细腻的分析与判断。可是在这之前,必须分辨清楚的前提:即《红楼梦》是一部小说,应做的是是根据书中描写做深入分析,更完整地把握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揭示其内心世界,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对作者设计的情节走向有更全面的理解等等。脂砚斋多处批语,在提醒读者这是一部小说,描写的内容是“事之所无,理之必有”,古人在小说创作中也早已认识到:“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因此我们应该按生活的逻辑与情节发展的逻辑去解读作品,而不能将它当作实事作“考证”,更遑论它与充足理由律的经常相悖。

孟子:“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战国策》:“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封建大家族几乎都逃脱不了由盛而衰的规律,但走向衰败的或快或慢却各有原因。封建大家族的分房制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封建社会里,“进的产业”,也是能产生利润的产业,主要是指土地与房产,就因为分房制度使贾府的财产不断地减少。

林如海的职务:开始是兰台寺大夫。兰台原为汉代宫廷藏书之所,由御史中丞主管,而御史中丞同时兼任纠察,相当于今日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林如海出任巡盐御史,盐是国家统一管理的特殊商品,巡盐御史负责掌管食盐运销、征课、钱粮支兑拨解以及各地私盐案件、缉私考核等,是盐区的最高盐务专官,又称盐政或盐运使。盐商须得到盐运使衙门交纳盐课银,领取盐引(运销食盐的凭证)后方能营销食盐。

很多的因果,曹雪芹其实只要花费不多的笔墨,就可向读者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可是他偏偏是惜墨如金,一字不提,即采用了“不书”的手法。“不书”是汉代人刘歆从《左传》中归纳出的“义例”之一,这或是因为由于某种原因作者不便于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的缺失,却是在提醒读者注意,并结合书中其他描写所透露的信息,对作者的态度做出判断;或是因为这实在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不写读者也会明白是怎么个情况,即所谓常事不书。

林家巨额资金已经注入,作品的描写中却未显示出荣国府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的痕迹,读者看到的只是荣国府的经济仍在按原先的模样与轨道运行,不景气的危机仍在日益加深。以作品的描述为依据,对林家财产流入荣国府后去向可能性的探讨,最合乎情理的一种解释是用于建造大观园与迎接元春省亲。

说到黛玉的钱财观,“每常闲了”竟然在给荣国府算账,算账的结果是荣国府“出的多进的少”,即入不敷出,和王熙凤所说的“出去的多,进来的少”是一个意思。王熙凤在荣国府管理家务,收入与支出情况她心里清楚,可是林黛玉要得出“出的多进的少”的结论,她必须得知道“进”有哪几项,数量是多少,而“出”又是哪几项,数量又各是多少。这也须得是平日细心观察方能获取有关信息,因为她并没有接触账目的机会。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在潇湘馆亲自照看着发月钱是让潇湘馆的奴仆清楚这一点的方法之一,这同时也是黛玉经济意识的一种表现。而“林黛玉聪明绝世,何以如许家资而乃一无所知也?”“此其所以为名贵也,此其所以为宝玉之知心也。若好歹将数百万家资横据胸中,便全身烟火气矣,尚得为黛玉哉?然使在宝钗,必有以处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4-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ya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