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是用在水和热并结,猪苓汤在阳明篇里面讲到:病人上焦口渴烦躁、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就是热堵到了,热就是发炎了,内症可能是膀胱炎或肾结石堵到了。
少阴证也有猪苓汤,其原因不一样,证是一样的,也是一样水热并结。“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也是热,寒证不渴。但是少阴证是虚热,太阳证是移热,同样是水堵到了,所以用猪苓汤主之。
经方中利水方子:
一、五苓散:如果是表热造成的小便不利,表太热了,水气不得下降,就是五苓散。
二、如果是表寒,寒束在表上面,水没有办法发散,水结在下焦,就是小青龙汤。
三、如果是里面虚寒掉的,造成小便不利的,就是真武汤。
四、猪苓汤是水热并结,里面发炎了,西医用试纸测小便里有红血球,因为结石把输尿管刮破了,造成小便带血,所以猪苓汤里面有阿胶止血。猪苓汤的肾结石是沙淋堵到,真正大石头堵到时,猪苓汤还不够,《金匮》中还有方子。
三三四:“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阴病本不会有口燥烟干,现在病人出现阳明证,代表病已回头,就是病人已经从阴转成阳了,从少阴证转成阳明证的现象,这是好的现象。这时候赶快把它去掉,刚从阴回到阳的时候,元气还没有很恢复,结果大便燥结在肠里面,还是用大承气汤攻,所以不管病从那来,只要症一样, 少阴篇里面还是有用到大承气汤的。
如果病人没有口燥咽干,里面津液很多,舌苔白的,大便不通,就是大黄附子细辛汤证,这是寒实的时候用。口燥咽干就是热实,口不燥咽不干就是寒实。
这些都是张仲景预防的设施,从阴证转成阳证的时候,照理说是有治,结果进入阳明证的时候,津液还会再耗损,本来阴证已经很虚热了,进入阳明证大承气汤若不攻掉,津液一直没办法恢复,反而会很危险。
三三五、“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宣“大承气汤”。
大便整个堵在大肠里,只留一条缝隙,只有水能通过,故“自利清水”,所以当自利清水时,先要辨寒实还是热实,去按肚子,很痛,拒按,同时小便深黄,代表里面很干燥,于是可以判定:下利由便秘引起,用大承气汤。
三三六、“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不大便很难受,只要出现大承气汤证就可攻下。
三阴图
三三七、“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本来就眿沉,手脚冰凉掉厂,赶快用四逆汤。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的区别仅在于干姜的剂量,所以要预防心臟病,当病人刚出现少阴证时马上下手,用干姜温中,就可以预防动脉血管破裂。
三三八、“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饮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直“四逆汤”。
看似少阴证,实则吃东西梗到在食道里了,脸色呈猪肝色,要让他吐出来,这里“手足寒”并非四逆。吐法:没有药,用肥皂水,或️扎针内关,心里想吐就吐出来了,内关属心包经,管心意。
“干呕”就是恶心但里面没东西,病人很虚弱,脸色苍白,恶心,打嗝,是阴证,用温法,用四逆汤。
三三九、“少阴病”,下利,脉微濇,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肾主两便,少阴证若不断下利、恶心而汗出,代表阳虚掉了,胃的津液一直在丧失,必一天到晚跑厕所。现在反而不下利了,代表不是很严重,可以用灸,灸神阕、关元均可。会用到灸一定是寒利,寒就是拉出来很多但没有味道,灸神阕时隔盐灸。
(少阴证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