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爱和自由》 孙瑞雪 中

读《爱和自由》 孙瑞雪 中

作者: 霜霜霜霜霜之霞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14:03 被阅读0次

    人怎么这样,也飞走了。又到一个星球上,那个星球上是一个很贪婪的人,他不断计算哪个星球是他的,并记下来………他已经忙得没有机会抬起头来跟小王子说话。这本书写了很多种成人的状态,非常真实。

    这些成人可能就在孩子们身边,正在为“教”孩子而尽力。我们想教给孩子,我们用我们的主见,“强行”让孩子这样那样。我们鼓励孩子,用各种方法暗示孩子、惩罚孩子,这就是在奴役孩子。就算不讲负面的结果,就算只讲正面的。情况又能怎么样呢?儿童处于直接经验时期,所有的经验应该来自于孩子自已。如果儿童在他自己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经验,那他就是自己的主人,但现实是,我们成人认为这个经验好,就强迫孩子接受。大多数的孩子经过这种强制之后,这方面的能力被成人奴役了,他跳不出成人给他设的框框,这就是所谓的“画地为牢”

    很多“奴役”我们做得难以觉察。这一部分恰恰又表现在我们最看重的“教”的行为中。我举一个例子。前不久我们幼儿院的老师教孩子画画,教画画的过程中她发现孩子不把鱼画在河里,面是画在天上。她觉得这不行,不能这么画画,就告诉孩子们:“我们画画呢,先要画一条地平线。”星期一我们开会,我儿子那时正好画画的敏感期到了,儿童的感期一旦到了,他就会一天到晚做那件事。他要画画,我说:“妈妈给你一些纸一支笔,你就画吧!他在一个小时里画了十几幅画,每一次画完都给我看,我发现每一幅画都有一条线,每一条线下面都画那么几下,我问:“这是什么?”他说:“石油。”“为什么这是石油?”“因为这是地平线。”我知道他不可能明白地平线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他还没有形成。

    但他画的十几幅画全都有地平线。他认为地平线就是地面以下,下面就是石油。我问:“你为什么这样画?”他说:“就是这样的,先要画一条地平线。”我觉得奇怪,就问老师:“这孩子奇怪,先要画一条地平线。”老师说:“是我教的,我觉得小朋友应该…,,·”我说:“教坏了,你的地平线束缚了我儿子画画的创造力。”

    那几个月的时间里,儿子画画总先画一条地平线,这可怎么办呢?我想不行,我得把它给弄掉,想办法把这个潜意识给它去掉。有一天带着儿子到宁夏大学,校门口都是草坪。我说;“孩子,现在咱们站到这儿看看,看有没有地平线?”我儿子仔细看,说:“没有,都是草地楼房。”我说:对了,那你下次画画该怎么画?”他说:”噢,妈妈,我明白了,你是不是让我画两条地平线?”我想糟了,这又说糟了。那天以后,我就不敢再说了。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和儿子在楼顶上看日出,我说:“看见在天边有一条天和地交接的线吗?”他说:“看见了!”我激动地说:“地平线!”

    天知道我们都在教些什么?我们的老师都是精心挑选的,都是比较出色的。在每分每秒都很重要的童年期,我们可能浪费了儿童多少生命?由此我对老师说,你不要教给孩子什么,先让他自己画,先把他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出来,等到6岁以后,他的基本概念都建立了,你再教他技能。

    我们幼儿院的一位老师,她的孩子安其3岁半进了幼儿院,过去这个孩子没有接受过蒙特梭利教育,她的教具操作就从2岁半孩子操作的教具开始。这位老师心里看急,她问安其:“安其,你今天都操作什么教具了?”孩子说;“我今天操作……”说了十几项。老师一听就明白了,孩子很明显不专注,她就说:“安其,你不可以这样子的,你应该操作一到两样,记住了没有?”安其说:“记住了,妈妈。”第二天早晨,吃完饭,老师带着班上的孩子进教室的时候,安其已经高兴地出来了,说;“妈妈,我今天就操作了一样!”说完就走了!老师说:“噢,老天,我说的话怎么造成这样的结果!”她孩子那天确实就操作了“一样”。

    这件事情又说明,有时候我们的“教”,既“奴役”了孩子,使他失去了创造力,又往往不知把孩子“教”到哪里去了。我们不知道我们说的一大堆词语里面有那么多概念,哪些概念儿童掌握了,哪些儿童没有掌握。就算我们“句句是真理”,我们也教不成孩子

    我们讲了些什么,大多数状态下孩子不知道。因为有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明了我们想说什么。比如说关于“死亡”。我们用劳伦斯·科尔伯格发明的测量道德发展的方法来看儿童的认识状态。这个测量的内容是这样:在一座欧洲小城里,一位妇女因患癌症而濒临死亡,城里有位药剂师发明了一种新药,这药有可能教活她。可是,他是个奸商,要的药费是他制造该药成本的10倍。这位妇女的丈夫海因茨只能借到一半的钱,因此只好请求药剂师减价,可药剂师不同意。海因茨为了救妻子的命就想翻墙入室,把药偷出来。他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

    第一个参与实验的是我儿子,他当时4岁。儿子说:“那是犯法的,他不能偷。”我说:“可是他妻子要死了呀!”儿子说:“死就死呗!”我说:“什么?难道做丈夫的不难过吗?”儿子说:“不会的,他的灵魂可以飞到太空去找她!”灵魂的概念是什么时候输入他的大脑的?他为什么这么理解这个问题?我都答不上来。我感觉好多事情我们成人搞不清楚。孩子接受的概念很多很多,你不知道他在看了什么电影或者什么东西后,接受了什么。就说那个《超人》电影,儿子看了电影后,那段时间总对我说:“妈妈,超人的眼睛是很厉害的,“啪”X射线就射出去了。”后来他把胳膊摔坏了,拍了X光片。他非常骄傲地说:“妈妈,我有2张X光片。”家里只要来客人他总是很兴奋地拿出来给别人看,他说这是X光片。也许他认为他终于有了和超人一样的东西了。儿童每天都在吸收很多东西,他什么时候建立这个概念,你根本不知道。

    第十二章

    应该怎样理解孩子

    给孩子做肝功化验,如果把孩子硬按住抽血,这对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太恐怖了!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旁边观察,逐渐理解并适应这个环境,这需要耐心和时间。成人喜欢一个像木偶般听话、任人摆布的孩子,这对成人来说非常省心。

    尽量给孩子爱,让他充分享受到爱,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啊。对这一点人们是普遍认同的。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事情总是这样,说原则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容易,生活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起来就不容易。甚至应该说。我们平时给孩子的时间都不多。越是大城市的家庭,孩子和父母沟通的机会就越少。因为家长很忙,时间总是不够,各种事情都排在孩子前面。家长没有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书、交流,没有时间跟孩子一起工作、欣赏孩子想要欣赏的东西,没有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感受。而好不容易和孩子在一起时,家长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心不在焉,不去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尤其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状态。母鸡是很弱小的动物了,在无论怎样强大的敌害面前,它都能用翅膀护卫着自己的小鸡;老虎是很凶猛的野兽了,但它和小老虎玩要的时候都能够非常地耐心。这种爱孩子是每个母亲都能做到的。而且在这一点上父母都能做得很好。但在孩子真正有了独立的意识,需要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时,父母却难以做到“爱”了。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孩子一旦开始独立,父母就会说这孩子太倔了!“这孩子怎么会这么不听话。”实际是孩子要成长!要照他自己一的意志去成长,孩子的意志同父母的意志开始产生矛盾了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成长的需求。

    按蒙特梭利方法,我们学校规定,除了不得粗暴地干涉别人、不得打人骂人、拿教具必须归位、不得打扰别人这几点之外,其他一概自由。前几天,保健院的大夫来给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的孩子做体检。孩子们都很自由。这就是让孩子独立,独立地做出选择。当时所有的孩子都围到那儿,一会儿摸摸大夫的衣服(我们有一节课就叫触摸课,就是分辨布料的粗细),一会儿摸摸那些医用器具。

    他们不会去破坏,只是会用手很轻地摸。因为这套东西和这种活动孩子没有见过。尤其做实验这个环节,非常吸引孩子,其中有一个很脏的小孩子,他的手被针刺过,取了一点儿血去化验。然后他就站在那儿整整1小时。我看了一下表整整1小时,手就那样举着,一动不动站在那儿看。他才2岁过一点儿。

    当时那些大夫对我说:“你们学校太乱了,怎么这么个样子呢?”他们说我们也应该像其他幼儿园一样,孩子们(苦着脸)排上长队,一个一个地进化验室,检查完一个就回教室一个。他们应该安静、听话。而我们的孩子,满大厅跑,老师在后面追着,有的刚抽了血在哭,另外的孩子就围在边上看。我对大夫的不耐烦感到惊讶。我说:“你作为一名大夫,就更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给儿童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适应你们的工作,而且让他们自由地观察并同你交流,在观察了解的过程中解除恐惧。”

    孩子观察什么就学什么,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让孩子学习的极好的机会。我们学校有个家长,她说孩子原来上其他幼儿园,一回家就把买给她的一长溜洋娃娃从大到小排在床上,然后说:“不许说话,赶快睡觉!不睡觉我就要管你们了。”她妈妈一听就知道,孩子是在重复她的老师的所作所为。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也有人反过来说,大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但意思是不一样的。大人什么样,孩子就表现得什么样。孩子失去了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得了限制别人自由的习惯。这就是我们成人好控制和压制他人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潜能的机会,我们会根深固地认为自由是有害的。

    我们习惯上很难容忍让孩子自由,尤其当孩子“吵得很”时。但是,你要是真正爱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们在那儿“做验血”时非常可爱,你根本不觉得他吵。有的孩子就是不做,就是不检查,他就离得远远的,坚决拒绝。我们要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了解这个过程是怎么回事,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儿童有安全感才能去做,要不然对孩子是个很大的刺激,尤其做“肝功”化验,要在脖子上取血。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把孩子硬按到桌子上,这个过程同杀动物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对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所以一定要很耐心地给孩子讲解清楚,让孩子观察、适应,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遗憾的是很多大人没有这样的耐性。我们越来越发现,在生活中,不管是大夫还是老师,甚至是家长,都很难容忍孩子自由,让孩子有一个自我调节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由、快乐地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成人嫌麻烦,很简单。一个像木偶一样听话的孩子对成人来说是非常简单的,成人愿意做什么事很快就能完成。可对一个自由中的孩子我们要付出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时间。成人大多不愿把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挣钱重要,看电视重要,聊天重要,睡觉重要…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在人的一生中,拿出6年时间给孩子,并通过孩子发展自已,是最有价值的,我知道许多妈妈为没能做到这一点而后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一分一秒地成长,孩子也一分一秒地成长。只有付出心血,让成长的一分一秒积攒起来,才可能成就一个非常成功而幸福的孩子。

    成人的错误具有惊人的普遍性!我今天来的时候,又看到了一个真正是“老得掉牙的故事”。在公园的拐弯处,有一位妈妈正在给一个2岁多的孩子买饼。这个孩子抓着饼死活不放手,妈妈也抓着饼不放手:“你吃不了这么多,这样会浪费的。”可这个孩子就是抓住饼不放,说:“我能行,我能行。”但妈妈就不给他。我站在那儿看着他们争执,看来一时无法解决,我才骑上车子走了。为什么这是个老掉牙的故事呢?这位母亲以为孩子很贪心,一个大饼他吃不完,却要整块的。我在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的好多孩子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孩子要一个整块,不要半块。针对这个问题老师曾经开会讨论,当老师们把每个班的情况都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儿童对事物有一种“坚定地追求完美”的审美观。他的审美要求远远超过成人,比如说厕所有水锈,便池里有黄色的尿渍,孩子就不上那个厕所。

    当成人不能理解孩子的某些做法,而孩子在哭闹着坚持时,我们难道不能问个为什么吗?难道是孩子太贪心?不!不能用成人已经被世俗蒙蔽的思路去理解孩子。当你不知如何办时,给孩子自由难道不是个好办法吗?尤其在儿童小的候,正是他的审美观形成和建构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提供形成审美的条件和机会。就是说宁可让他“浪费一点儿”,也不能破坏孩子的这种完美的追求。因为这个时候节俭的观念还不可能在他心中形成,但是审美的观念却是他正在发展的关口,一定要帮他建立起来。儿童小时候哭是绝对有理由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期间,一是建立儿童完整的人格和开发儿童的智力,另一点就是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审美观建立的好坏,决定孩子从小到大能否远离丑恶和犯罪,也就是说审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观。

    这些事情从根本上讲就是儿童发展中的自由。有些时候孩子要发展什么我们知道,那是经过客观谨慎的研究才知道的,这需要很专业的背景知识,需要我们对孩子深深的爱。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了解儿童真的很难。我再举个例子。我们幼儿院有个孩子,一段时间就喜欢蹲在一个树坑里,那树坑刚好容下他蜷曲在里面,他就蜷在里面,背上背着一只兔子,坑口盖上一块纸板,里画的空间因为太小而使他一动都不能动,可他就在里面趴半个小时,外面还有个小孩子“护卫”,然后他们急不可待地轮换着,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在发展什么呢?我们不知道,但孩子们喜欢这个游戏。

    只要给儿童自由,有了自由,儿童就去自动施行我们想不到也不理解的“神奇”的发展方式。蒙特梭利说,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地沉思,能够浪漫地联想,这个时候,如果远处传来钟声,那么他的这种感觉会更好地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老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我在我儿子身上也发现了这种“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有一次我给了他一个大的豆沙饼,然后我说;“可以让妈妈吃一口吗?”他说:“可以。”我就用手掰了一块,但他却把豆沙饼一扔,躺倒就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当时感到特别奇怪,他答应给我了,为什么还这样?我说:“你不要哭,你不要哭,妈妈再给你换一个。”我就给他换了一个。他立刻站起来,说:“妈妈,这次吃。”我就在他那个饼子边上慢慢地咬了一口。他笑了,说:“这次对了。”然后他用手指在饼子边缘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这次是咬的,不是掰的。掰意味着破坏了一个整体的完整,咬一口却不算破坏。这就是孩子的心思!

    一个在审美情趣方面很高雅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很平庸,也不会很野蛮,更不会很庸俗

    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想测验一下他儿子的智力状态。他在两把椅子上面放了两个垫子,然后拿了一样东西藏在其中一个垫子底下。他把孩子请进来说:“你给爸爸说说,东西藏在哪个垫子底下?”孩子就径直走到那个没有藏东西的椅子前,掀起垫子,说:“咦,没有呀?”他爸爸说:“噢,那就请你再出去吧,”孩子出去后他就把这个东西藏到另一个垫子下面,再把孩子请进来。孩子进来后又径直走到这边没有藏东西的垫子前,掀起来,说:“噢,没有呀?”皮亚杰说:“简直不可理喻,怎么这样呢?”蒙特梭利笑着说:“你根本不了解儿童。孩子是想让父亲有成功感。孩子是在跟父亲玩一种游戏,是为了满足父亲的这种需求,他认为他只要发现不了,爸爸就会觉得自已很聪明。但是他不知道爸爸在测试他的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说:“我们成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儿童的真实心理状态。”

    儿童的内心世界比天还要宽广!只要我们潜心地去爱儿童,儿童就会变得非常美好。只要爱儿童,我们就会给儿童自由。有了爱和自由,儿童就具备了基本成长的条件。有一天,自由和爱就会在漫长的童年时代过去后,在一个人身上形成最美、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质。

    任何一个老师和家长都应该首先这样理解孩子,这是最主要的。但有时候爱会是伪装的爱,儿童会因为能够识别这种并非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而火冒三丈。我发现,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是用心灵感受你。你的虚假,儿童用他的心灵马上就能感觉出来。对这一点我想很多家长都有体会。比如说有的人虚假地问孩子:“你多大了?你叫什么名字?”儿童一眼就能看穿,知道他是虚假的,不予回答,转身走了。人们就说:“太没礼貌了!”真不知是谁没礼貌。有一次,有一位成人问我们一个5岁的孩子:“你多大了?”这孩子看了看他说:“2岁!”这位成人大吃一惊,事后对我说:“他的智力是不是有问题?”我再遇到这个大孩子,谈起此事,这孩子奇怪地问我:“为什么大人总是问这些愚蠢的问题?”再如,在你烦躁的时候,孩子更容易闹,你越烦躁,孩子越哭,也许你这种烦躁没有通过语言或者脸上的表情表现出来,但你心里那种烦躁的情绪,孩子用他的心灵能感觉出来。他知道那不是爱。

    没有爱,那会是什么呢?烦?恨?讨厌?厌倦?疲劳?什么都可以。有一次一位家长对我说,她女儿在她的说教还未结束时,就对她大声说:“你喊,你喊,你把我的脑子喊糊涂了,你还让不让我上哈佛大学!”一个正常的儿童,他应该是沉静而又安详的。他会长久地站在你的旁边观察你。很多参观者到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以后,都发现了这种情况,他们说:“你们学校的孩子是不是有点弱智呀?站那儿半小时、1小时,一动不动地看着你。”我说:“这才是正常的孩子。他在观察。”孩子观察和思考用的时间较长,孩子越小,用的时间越长,观察久了他就有深入,就有洞察。孩子会看透你。长久地观察也是一种专注。

    蒙特梭利说:“专注是科学家的品质。”一个人没有这种品质不可能会成功。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有了自由,孩子们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纪律呢?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充分认知的自由。有这种自由,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摸清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去认识,认知。是不是这种自由是绝对的?是不是还应该有个约束?比如说还应该有个纪律呢?这是我们从事这项教育后,所有的人都来问的问题。蒙特梭利方法中的“纪律”和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纪律不一样,也像“自由”这个概念一样,含义很深很广。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守纪律,就是听老师的话,很安静地坐在那儿。但蒙特梭利方法中的纪律和这种守纪律截然不同。在谈到纪律时,蒙特梭利强调说:“纪律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大家就会不明白,纪律怎么会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呢?蒙特梭利说,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这是第一点。当你是自己的主人的时候,当你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自我控制能力了,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我称之为纪律。

    这个“生活准则”到底是什么?人怎么样才能是自已的主人呢?听起来好像有点难以理解,我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解释人怎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举过那个心理学上著名的例子,我觉得它应该成为做自己主人的经典事例。有一个小女孩平时由保姆带。注意,带她的是保姆。保姆平时带她的时候,她一动水龙头,保姆就说:“不要动,不可以动,你会把衣服搞湿的。”每次都重复。注意,每次都重复。保姆肯定是怕麻烦,因为衣服湿了保姆会有很多麻烦。后来,这个小女孩到她外婆家去玩,她外婆家有个花园,花园中间有一个喷水的喷头,小女孩非常想动这个喷头,但她停住了,外婆说:“你动呀!你为什么不动它?”小女孩非常非常矛盾,但她最后还是说“噢,我不能。我不能动,我的保姆说我不可以动的。

    小女孩已经受到了约束和禁忌,她不能动这个东西。她想动,这是她的内心告诉她的,但她的内心不起决定的作用了。她的外婆也不能起决定的作用了。决定她行为的是保姆。

    可是她外要说:“她不在呀!外婆让你动呀!”她说:“不,我不能动。”就是说当保朝不在的时候,保姆这个人依然在控制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做什么根本听不了自已的心声,她自已不是自已的主人。当一个人不能成为他自己时,就会出现矛盾和扎,痛苦就产生了。

    事实上,儿童是非常愿意遵守规则的,他们常常在游戏和同其他小朋友的交中自动约定一些规则并很好地遵守它,例如游戏规则、卫生规则、交通规则等等。但这些规则应当是和儿童的发展和谐的,是儿童在生活中、在同小朋友的游戏中自己建立的,是和儿童的内在需求没有冲突的。这样的规则必须量少、严谨和科学,并且可由儿童自己去创造。这样的规则,儿童遵守才有乐趣,而破坏这种规则,儿童就十分痛苦,因为它已成为儿童生命的一部分。

    为什么这个事例是一个经典的事例呢?因为儿童时期的父母、儿童时期的教师、儿童时期的保姆最重要。儿童到了8岁,还在崇拜或热爱他的老师,但到了初中,孩子将去爱一个朋友,爱一个明星,到了高中,他将去爱或暗中爱一个同学或心中的爱人。在儿童成长中,成人是逐步退出他所爱和效仿的位置的。

    我们学校有很多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大孩子,以前他们可能很听老师的话,很听父母的话,每天的工作或是玩要都由老师来安排。就是老师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来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以后,突然把自由给他,他就不知道做什么了。他经常无所事事,就等着老师给他分配学习任务。如果老师不给他分配的话,这一天他什么都不干。这在蒙特梭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这不是一个孩子这更像一个老人。事实上我们人类可贵的创造力就是被这些东西一次一次抹杀了。无形中的一种禁忌使你不敢去思想,不敢去超越这个范围以外的事情。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她的孩子6岁时力气已经特别大了,为了到电视机后面找乒乓球,孩子不小心把电视机碰到地上,电视机摔碎了。那个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是个贵重的东西,我同学的妈妈、妹妹以及亲戚朋友都说她:“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也不打孩子,也不训孩子,也不说孩子,你会把孩子惯成什么样?”她说:“不,我决不训我的孩子,我只对他说:没关系,你是不小心的。”她说,她小时候动了收音机,她女妈妈训她,不让她动。每次都这样,结果搞得她有了心理障碍,她现在都不敢动音响上面的那些按钮,一动就恐惧。她知道她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有心理障碍,她自己知道。所以她说,她决不再把她的孩子搞自己有心理障碍又自知的人太少,而自己有心理障碍又不自知的人太多。我出心理障碍的一位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电脑公司做技术员,一拿改锥手就发抖。简直不可想象。大家帮他分析童年的经历,说到他爸爸对他怎样怎样。这个“好孩子”不断点头,后来他成为蒙氏教育的一个坚定支持者。

    我们如何让孩子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而且在自由中,让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成为自己的主人呢?

    蒙特梭利说,我们必须严格避免抑制孩子们的自发活动,显然这是指在行为上给孩子自由。孩子们有了自由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是有兴趣的,孩子就会反复做那件事:在这样反复练习中,就会产生专注,也会产生有序。因为长久的专注,儿童会逐渐地感知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并顺应这种规律,最早的纪律形成了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蒙特棱利所说的生命的纪律是指秩序,智力的纪律是指专注,行为的纪律是指顺从,儿童能遵守事物的法则,也就是能顺从规则。有什么样的纪律量超过这种纪律呢?

    我们发现,那些被管制过的孩子,在自由中经过几个月的发泄,开始学会倾听自已心灵的呼唤面有了自发的行动后,纪律的曙光就开始出现了。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因为获得自由而产生这一效果。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总是先判断,如果认为对的,总是十分顺从。许多美妙的事情发生在这所幼儿院里,尽管人们在看待这些问题时观念不一样,但我们还是惊奇地发现,许多现象、观念原本不是某种民族和文化的产物,而是通过自由和爱产生的一种生命的现象。提升人的生命状态成为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自由在蒙特梭利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实施的?儿童在进入幼儿院时,开始必然出现一些混乱,这种所谓的乱,是一种完全的无秩序,乱闹、乱打,那些曾受过压掉和控制的孩子更会表现出过激行为。在蒙特校利幼儿院只有3种情况被禁止,一种是干扰别人:另一种就是粗野、不礼貌的行为,这种粗野指的是破坏、打人、骂人和一些不文明的动作,如掏鼻子;另外就是拿别人的东西。这3种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这个禁止不是靠惩罚,而是靠提醒孩子。比如说在教室里,一个孩子无端打扰另外一个专心工作的孩子,这时老师必须对这个孩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做说:“来,我们去做另外一件事。”反复几次这个孩子逐渐体验到一这样做老师总是将我推开,不可以打扰别人的概念就形成了。大多数孩子获得自由后,他会在幼儿院里到处游荡。在这个过程中,他会逐渐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某种兴趣,一且表现出这种兴趣,他就会专注,就会反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发现疑难问题,他会自已去解决。蒙氏教具都有自我校正的功能

    为他自己解决问题提供帮助。然后他会有一种成功感,当他成功以后,他就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纪律就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了。蒙特梭利说:“真正的纪律的第一道曙光来自于工作。

    专注是思维活动,专注产生智慧。智慧需要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更需要行动的自由。人的行动越多地运用智慧,人就越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一个人在工作中,他内在的智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内心越平静,他越是守纪律。所有的儿童,当你给他提供智力发展的所有条件,他就会特别地出息:睿智、平静、守纪律

    为什么要给儿童提供这样的条件呢?因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渴求这种东西

    儿童跟成人不一样,我们把自由给成人,成人就睡大觉,什么也不干了,或者他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放纵自己,另外,成人可能不从事这种智力活动,“懒散”多舒服呀!当然这是被扭曲的成人。但人生下来以后(他还没被扭曲呢),有一种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就是不断地、不停止地发展生命,儿童没有一秒钟会放弃这种发展,所以活动中的儿童是最正常的儿童。我们不能用一个从小就被迫在强制中长大,长到成人也不曾做过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成人(我们绝大多数人好像都是这样长大的)的观点来看待一个正常的儿童。我们刚才讲了,孩子刚进幼儿院的时候在行动上没有秩序,没有规范,可能处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中,但是,让儿童自由地发展会出现一种“选择自我”的趋向,这种趋向一旦出现,儿童的智力活动就会开始按照一个轨道发展。

    丹丹的例子最典型。她进来的时候1岁9个月,她妈妈因为工作三班倒,所以,这个孩子在家里没有正常秩序,或者说有另一种秩序。她刚进蒙特梭利幼儿院的时候,到了11点,大家都要吃饭,她就到门口哭,要出去。头几天老师天天领她到外面转,转回来以后,她就安心了。我心想:“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特别,一到某个时间,她就哭着要出去?”后来,她妈妈说,因为她的工作要倒班,正好在这个点闲了,就领她出去玩。有1个月的时间,老师总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丹丹在街上游荡。1个月后,她不再有这个要求,而是在幼儿院里里外外游荡,老师跟在她身后……3个月后,孩子开始进教室,秩序在自由中向我们走来。她妈妈比较喜欢这个教育,跟我们配合得很好。这个孩子到了2岁多一点儿的时候,完全成了一个典型的蒙氏孩子,特别乐观,我们都说她“自得其乐",经常一个人在那儿唱歌,每天笑盈盈的,能力很强,干什么都能自立。保温瓶里面的水很烫,你根本就不用担心她会烫着自己。她的智力状态也很好,进教室能工作很久,而且非常专心。她现在说话还不太清楚,若有人打扰她,她就说:“请你不要打扰我。”她每天都积极地从事智力活动,对“自我征服”感到骄傲。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感谢她的母亲,因为她母亲的配合,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她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发展得这么好

    “蒙特梭利栅栏”(一种体育用具)高1.8米,丹丹上的时候老师想帮她,她说:“请你离开,请你离开。”自己上去了,上去以后学着大孩子往下跳。那个高度在很多家长看来是非常危险的,她从来不怕,她很自如地上去,然后很自如地跳下来,还要学着来个前滚。这一套动作应该说是难度比较高。还有高荡秋千,高荡转车,对于她来说都不在话下!有一次她在荡起的秋千上站起坐下,站起坐下,参观岁的人惊讶地问:“她多大了?”我说她2岁多。参观的人非常吃惊。这是一个充满勇气的孩子,她的变化来自于自由。

    我们幼儿院的老师看到这种变化无比陶醉!在蒙氏教育中,智力的发展不是放在首位的,人格的发展才是第一位的。人格发展正常了,智力发展也就正常了。而纪律不过是一种儿童乐意遵守的规则而已。这都必须依靠自由。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有个小孩子,他特别喜欢偷吃东西,“偷”吃谁的东西呢?其他小孩子带来的东西。老师放在柜子上,他总是拿,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办,问我:“孙老师,这个孩子总是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会不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我说:“不会,儿童偷吃东西,在成人来看他是偷着吃别人的食物,但是,在儿童看来,他不是偷,他就是觉得那个上面有好吃的,为什么不给我吃呢?”我问老师这孩子吃了那东西影响别的孩子吗?她说不影响,我说好,我们用一个办法试一下。老师说,这个孩子每次站着凳子拿东西时,只要被老师看到他就很尴尬,有时会撒谎说他给谁谁谁拿。我说:“这些都不重要,他这个时候,吃最重要,他觉得这个食物太诱人了,他什么都忘了,他就去拿这个。”我告诉老师,下一次他再拿东西时,你就说:“老师来帮你拿。”每一次都这样,都给他拿。我们的老师非常配合,孩子每次拿的时候,老师就说:“你是不是拿不着老师来帮你。”每一次都这样,持续了3个月。

    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与自己的观念作斗争。因为她有极大的恐惧感,担心孩子会变坏。所以她要拼命地作斗争,克制自己。3个月以后,这个孩子再也不去拿别人的东西了,他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个结果就是自由和尊重的结果,只靠惩罚和所谓的教育,只能使孩子暂时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惧怕你的威力。但是靠这种尊重,靠老师对待他始终不变的尊重态度,时间长了,尊严和自尊占到了首位。在儿童那里,自由是快乐的自由,纪律是快乐的纪律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外公给外孙买了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外孙想拆掉小汽车探索车为什么会走、但家人觉得拆了可惜,就把车藏到大衣柜顶上。几年后孩子长大了,家人拿出了车,但孩子早已不想玩了。家人剥夺的不是车,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机会。

    如果说家长对孩子的爱不够,很多家长都会提出抗议并自我辩护说:“没有这回事,我很爱我的孩子,我为我的孩子牺牲了许多许多精力,许多许多时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蒙特梭利说:“每个家长都会这么抗议和自我辩护为什么人们都自称爱孩子,而孩子却在无爱中长大了?为什么生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她说,这种相互的对立,一个是意识的,一个是潜意识的。“我们都对犯了有意识的错误感到悲痛,但却对无意识的错误没有知觉。父母都会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我牺牲了很多。”这是在意识之内的。在我们蒙特棱利幼儿院就发现有这样的孩子,下楼梯看都不看,直直往下走,这种孩子就是在父母或者老人的过分呵护中长起来的,他没有办法衡量自己的能力。这种所谓的爱,把儿童的辨别能力、自卫能力和自立能力给剥夺了。这种照顾实际上是成人对自我的心理和观念的一种照顾。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不屈不挠地维护自己的意志和看法。成人对儿童的做法在多数情况下是由潜意识支配的。因为儿童弱小,无自卫能力。成人的本性在儿童面前表露无遗,他们从不掩饰和感到羞愧。不懂得怎样对待孩子,随意性很大,甚至有时候很“烦”孩子。

    蒙特梭利说,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就在于如何把潜意识变为意识,其中包括对儿童的教育。警惕自己的潜意识,把潜意识提升上来,才叫真正的爱。

    在蒙特梭利幼儿院,如果孩子攀爬“蒙特梭利栅栏”,不管他的年龄多小老师是不能够在后面扶他的,一定要离他1米远,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每一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的能力衡量他活动的范围,通过这种衡量,他以后就能把握自已的行动,并正确地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人的天性中都有创造和探索的冲动。

    许多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会变成这样一不知道天高地厚,自已瞎闯;失败后怨父母没有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怨没人帮他。

    儿重有他与生俱来的自护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必须被使用。我们看到的资料中,婴儿4个月的时候自卫能力已经产生。有个经典的视崖试验:在玻璃板下面放一个带格的有立体感的图,儿童在爬过这个图的时候,他会观察。这图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差异,深浅不一。浅处儿童很容易就爬过去了,如果发现下面显得很深,像一个深沟一样,儿童就会停止不前,观察母亲的神态。如果母亲的脸色是紧张的,孩子不会往前爬,如果母亲面部表情是愉悦的,是鼓励的,孩子会勇取地爬过去。

    许多父母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会痛心疾首:“我怎么犯了个错误!”比如说父亲打了孩子一顿,打冤枉了,会很难过地对孩子说:“爸爸不对。”但是他意识不到潜意识犯的错误。

    爱孩子这个问题,重要的就在于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了。我举一个例子,在蒙特棱利幼儿院,有花园,有沙池,有自由孩子的活动范围特别大,从教室到花园,从房前到房后,从秋千到动物屋…图…所以孩子身上容易弄得比较“脏”,有沙土、有泥巴…在自由状态中,孩子最喜欢躺在花园的土地上。有个孩子第一天被送来以后,因为比较陌生,不愿意活动,晚上妈妈来接他的时候,有点不高兴地说:“孩子衣服怎么这么干净,证明我的孩子没有自由地玩。”另一个家长则说:“我的孩子这么脏,你们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把我的孩子搞得这么脏?”这就是对一个问题的两种看法。

    还有,在蒙特梭利幼儿院,儿童可以自由出入任何一个房间。有一天,一位家长来幼儿院参观,他在考虑是否要把孩子送进来。这时他发现有两个孩子把院长办公室的转椅推得满楼道转,推完这个推那个…这个家长站在那儿看了半天,看完后说:“我要把我的孩子送过来,这把椅子孩子可以推,证明在这个地方儿童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可是,另外也有家长看了后说:“没有规矩,院长的椅子都这么推!”

    后来,这就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了。我说:“蒙特梭利说,幼儿院应该是儿童的家。我们今天有许多职工之家、工人之家,还有儿童之家,但是人们没有理解家的意味。家是什么呢?”我反过来问,假如你拥有像蒙特梭利幼儿院这么大一幢漂亮的像别墅一样的房子,你允许不允许你所爱的孩子进入你的小客厅?

    家长和老师说:“允许呀,他是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我的家中的任何一个房子”我说:“既然你认为这是一个家,为什么孩子不能进去呢?!”老师就说噢!原来是这样。”我说:“每一个房间,都允许儿童进,当这个房间有客人来。正在开会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儿童,我们在工作,请你离开,儿童是能够理解的。”如果这个幼儿院是儿童的家,如果你真爱儿童,你会发现,让儿童进来,让儿童自由地活动,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他真把它当成家,他会放松,愉快,这样,孩子才会大脑清楚,才会发展得更好。一个家不应该有太多的规则,有了几个基本的规则就足够了,儿童应该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为什么不呢?我知道,很多地方不允许儿童在上课时到厨房拿东西吃或是到处闲逛。

    爱儿童,能使儿童自立;爱儿童,能使儿童自尊;爱儿童,能使儿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精神。如果你爱孩子,你就应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

    我有个朋友,夫妻两口子都是博士,对儿童教育没作过研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他们成长的经验或者日常得来的方法,就是爱管孩子,什么时候孩子都要得体,总带着训斥的口吻跟孩子说话。所以那孩子很胆怯,一点儿小事也要眼巴巴地等着妈妈发命令。稍稍感到可以逃脱父母管教的时候,就很闹,特别好动

    为什么人的童年如此漫长?就是因为人类的童年包含了一个精神发展的过程。我们幼儿院有一个小孩子,吃东西特别着急,每一次他都要很多,实际上他吃不了这么多。我认为这个孩子可能有一些问题。他母亲和学校比较配合,我就同这位母亲:“你买来东西以后怎么办?”她说:“我把东西放在大衣柜上面,孩子要的时候,我就给他吃。”我说:“你认为用这点零食满足孩子的心理重要还是节省钱不让孩子浪费重要?”这位家长确实很爱她的孩子。她说:“我明白了,你教给我办法。”我说:“如果你的经济条件不容许,你就一周给他买一次,但是,一定要把食物放在他自己能够自由拿到的地方,给他这种宽松、愉快的环境。没有一个孩子不浪费,只是他从不明白什么是浪费。但至少他在心态上满足了。”如果吃都不自由,儿童在心理上就太痛苦了。

    儿童依靠吃来认识世界,在6岁以前,吃是他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许多儿童吃不是为了满足嘴,他可能完全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我认识一个小孩,他的外公给他买了一辆特别漂亮的小汽车,这个孩子要拆,他要探索为什么这辆车会走。多么可贵的探索精神!但家人觉得这么漂亮的车让孩子拆了实在可惜,于是就把它放在大衣柜顶上。过了几年,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不可能拆了,才拿出来给他玩,但这个孩子不玩了。孩子在最需要这辆车的时候,被剥夺了认识车的机会

    爱孩子需要学习,学习用正确的科学的意识取代过去从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潜意识,然后再把正确的意识变成潜意识。一个在世俗、平庸中生存的成人,他的观念一定是平庸的,以此观念教育出来的孩子又如何会伟大杰出呢?除非这个人改变这种观念。我们幼儿院的一位家长说:“这些教育思想我都接受、赞成。可是,一到关键时刻什么都忘了,我根本就控制不住我的脾气。我能理解,能说出来,就是做不到,我的人格好像分裂了。”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人会因为意识上的问题造成一生不幸。比如说,一般男孩子更爱妈妈,女孩子更爱爸爸,但是,我们通常认为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爸爸跟女孩子要有一段距离,爸爸应表现得比较严肃,这是一个观念。而我们看到的一些资料表明,如果女孩子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父亲的肯定和夸赞的话,她长大后可能在婚烟上比较失败,原因是她会依恋一个男性,是依恋而不是爱。当这个男性离开了她,她会特别痛苦,必定想方设法要得到这个人的肯定。如果同他生活在一起,那么爱和不爱她这个问题就会没完没了地纠缠。她需要的不是爱,因为这还没有上升到爱,而仅仅是一个肯定。我们知道,父亲爱女儿,肯定女儿,夸奖女儿,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父母不懂,不知道认为她大了,该像个样子。爸爸是女儿一生中第一个接触的男性,他的所作所为奠定了女几以后择偶的标准。

    人的成长依靠什么呢?法律?道德?良心?不,都不是,依靠发自内心的爱。我相信,家长都希望孩子好。但是孩子成人后,为什么有着如此大的心理问题?不提升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迫害我们的孩子。

    家长要学会爱孩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和自已的潜意识作斗争。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发现主观意识之外的东西,“了解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并且为这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

    孩子长到7岁,上小学了。上课做小动作、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家长就给孩子吃药。其实“不专注”源于孩子的0到6岁。有一位家长问,孩子七八个月时应不应该对其进行教育。儿童的教育始于胎教,从你怀孕的那一天就应该进行了

    有一天,我去一位朋友家,她的小孩子已经7岁了,朋友说他太好动,总是把沙发垫子弄得到处都是,在沙发上跳上跳下。我说让我看一下孩子的状态。过了一会儿,我就笑着问:“你是不是老训斥你的孩子?”朋友说孩子特别淘气,自己实在没有办法。我问她是不是从来没有让孩子玩过沙发垫子,她说这样会把家里搞得特别乱。我告诉她实际上孩子应该在1岁到2岁就把沙发垫子玩完,以后,他永远都不会再玩沙发垫子。为什么呢?因为沙发垫子是小孩“盖房子”最理想的“材料家长的生命的状态越好,越能理解孩子。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我们通过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能知道他的状态。人格状态越统一的人,他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就越融为一体

    第十五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生命的头6年对儿童来说如黄金般贵重我知道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这段时间内背会了几十首甚至几百首诗词。家长以为这是在开发智力。诗词表达的情境属于成人的世界,孩子不可能理解,知道这一点的人谁会逼孩子去背什么诗呢?对儿童来说,掌握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生命的成长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本能,没有人能遏制得了。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接受知识,假如你有这种成长的经验,或者说这种经验因为不断重复而变成了能力的话,对这些知识,你会发现它的内在规律,会很快地掌握它。如果只是被动地靠外力驱使去接受传授给你的知识,恐怕你只是死记硬背记住一些专用语词和简单技巧,而不是发现它的内在规律和思想。因为被动意味着被迫,被迫就意味着你放弃了想做的事,而去做了你不想做的事。假如人的时间只有100分钟,你就必须做出选择。你水远不可能同时拥有2个100分钟,这一点对成人可能不重要,但对生命头6年的儿童就同黄金一般贵重。

    让孩子背唐诗宋词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很多孩子会背几十首甚至上百首,但是长大以后基本都忘了。这对他的智力有多大的开发?有一位大学教授,她的孩子能背几百首诗,她对我说:“不起作用,除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别的孩子稍微强一丁点儿,其他方面我没有发现有什么裨益。事实上孩子其他方面很不行。”她说:“我就是搞汉语言文学的,这方面我自认为是个失败者。”她给我讲的时候我特别感慨:这种损失远不是成人所能想象的。因为你占用了孩子心智发展和成长的黄金时间。我只能轻松一点地说:“这确实把孩子给耽搁了。”

    幼儿期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已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两,这是最重要的

    诗和词是什么?是用具有音乐美的语句表现一种情境,一种意境,一种感觉,其中包含深刻的哲理。那是成人的世界,成人的骄傲。知道这一点的人,有谁会去逼孩子背什么诗呢?我们会发现,国际上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有大量的玩具和教具,孩子是沉浸在他们自己的世界当中,自然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来发展的。成人喜欢用成人的观点揣测孩子。我们学校有个小男孩,扎了两条小辫子,他老家在安徽,那儿有一种风俗,小男孩扎辫子可以避邪。他父亲担心孩子到学校会被别的孩子取笑,我说可能不会,我们学校的孩子没有这个心态。实际上我说的时候心里还是没有底儿,因为这情况毕竟有点特殊。可是这孩子进校一年了,我们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认为这个小孩子扎了两条小辫子不正常,而有这样想法的全部是来学校参观的大人。这个现象让我们很震惊,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大人,都来自大人的想象。

    又比如说2岁多的孩子打人,父母就说:“不许打人,不可以打人,你怎么能这样呢?”孩子是像成人那样打人吗?其实我们很多家长都发现,2岁多的孩子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学着用手去做,大部分情况下,孩子只是用打这个动作来排解

    他不想要或解决不了的事情。几个月后他会改变的。但是当他把手伸出来,你在旁边大惊小怪地说:“不许打人!"他知道这叫打人。好了!他兴奋了,开始真打人了!孩子们没有什么恶的意识,除非成人不自觉地强化。

    又比如说6岁以前的孩子,要让这些孩子建立一种集体观念。理解和使用这么大的一个概念对孩子来说很难。至少蒙特棱利认为6岁之前的孩子不可能建立集体的概念,除非这个孩子无所事事,一天到晚没有什么活动的机会,整个心思在怎么讨好老师、怎么取悦他人身上,以一种非正常的状态来建立所谓的集体意识”。正常情况下的儿童不会有这种想法。蒙特梭利有一句话:“没有错的孩子,只有错的成人。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一位朋友对我儿子说:“你从宇宙飞船掉出来就会掉到宇宙里去!"我儿子想了想说:“我们现在就在宇宙里!”成人的概念错得太多了。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一个客观的世界

    这不来自于谁的教育,而是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我先讲“美与环境”。对我们来说,环境首先是一种感觉,我们希望它简洁,明快、协调。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室的整个环境的布置有一个颜色的规定。白色、粉色、米色,这三种颜色选择哪一种都行,作为教室的基本色调。

    家具的样式和尺寸必须是符合儿童的特点,所以也有规定。老师们要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美化环境。“美”我就不讲了,因为它没有办法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念。就像你的家跟他的家不一样,我的风格与他人的风格不相同。所以每一个人是依据个人的审美来布置教室的。有的老师把家里的花搬了来,把家里的包啊、书啊搬了来,都布置得很好,很雅致。但是要记住,儿童的审美高于成人。所以不要主观地认为劣质的和可笑的卡通会对儿童有帮助,那是成人的感觉和认识。当老师们用世界名画来装饰教室时,我们发现一个孩子站在那儿专注地观赏着,老师留意了一下,这个孩子看了14分钟。所以,我们布置房间时应以最高的审美为出发点,而不是所谓的“童心”。

    我们再来说说怎样授课,第一点要记住的是“让你说的每句话都算数”这是但丁(意大利诗人,1263-1721)的话。这句话不要理解成:“说到做到,做不到不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说一句废话。凡说的都不是废话,凡是废话一概不说。

    教具呢,在这个教育中没有人有权强制孩子去操作什么教具。蒙特梭利说通过自由的制度,儿童在学校中应该表现出他们的自然倾向,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他要操作什么,拿什么教具。所以在蒙氏幼儿院里没有上课的铃声,没有具体的一节课,儿童自由进教室,自由出教室,这个阶段由儿童自已把握。所以幼儿院没有规定这课上还是不上,因为我们知道,儿童在刚刚进入教室的时候,是不可能有纪律的,要在长久的过程中,在混乱的过程中,才会逐渐形成一种自然倾向,这时候教师才能知道这个孩子喜欢什么。在这样的状态下,集体课是不可能产生的,因为你正讲着时,他可能没听,也可能走了。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点也不在一个点上,他还没有形成内在的纪律,他要走掉,你又不能制止他,除非你让孩子害怕你

    所以集体课在蒙氏教育中基本上是没有的。儿童会依据他自己的愿望来活动,刚进院的孩子,有时聚在一起闹,有时站在桌上,有时钻到桌下,大部分时同在院里玩耍,进进出出,出出进进。但2个月后,当他们开始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有时会在院子里反复玩一样东西,有时在教室里会去拿一些教具,并不断地换教具。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逐渐地学会了观察,有了观察就有了这个教育成功的第一步,儿童才能够进入工作的状态,最后产生纪律。

    蒙特梭利说,在蒙特梭利幼儿院,几乎很少上集体课,集体课并不重要,我们几乎把它取消了。那么集体课什么时候上?是在儿童已经进入了非常好的状态,而且孩子的敏感期都基本相同时才能上。

    蒙特梭利说,授课的最简单的形式是简洁、明白、客观。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每一句话都算数明白”这一点不容易。我和我的孩子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要把一个事物给他说明白很不容易,比如说“骄傲”。“妈妈,怎么那个也是“骄傲’,这个也是‘骄傲?”儿子问我。到今天我也没给我儿子讲明白。因为我一讲就是一堆话,一堆话也就是一堆概念,对孩子来说,用概念解释概念是说不清的。在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这又是老师进行自我矫正的过程,教师的素质会在同孩子的对话和接触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不明白,也不清楚,这样就迫使我们学习。比如说“宇宙”。有一天一个朋友对我的孩子说:“你要是从宇宙飞船里出来的话,就会掉进字宙里。”孩子却说:“错了,我们现在就在宇宙里。”是呀,我们就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怎么会掉进宇宙里去呢?显然他对这个概念建立对了。成人的概念错得太多了,儿童通过观察,能自己把握、建立正确的概念。

    有一次,一位家长告诉我,晚上9点钟,她总是让女儿睡觉,女儿正看着动画片,不愿睡觉。妈妈不断地在一旁催促。女儿急了,说:“你总是不给我自由!”妈妈说:“我给你自由了!”女儿说:“不是,一到9点钟,你就把自由锁在了时钟里

    孩于们在6岁以前不是靠向别人学习来建立概念的,他是依据自己对生活和事物的体验建立概念。

    有一次,我丈夫因儿子做错了事发脾气,儿子哭了。我抱起儿子对他说爸爸是爱你的,只是有时他太严厉了。”儿子停止了哭泣,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妈妈,应该这样说,他有时候爱我,有时候不爱我。”我真是很庆幸,他的眼睛能看到一个客观的现实,我不怕他看不到真理。这不是来自于谁对他的教育,而是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于他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体验。

    一名优秀的蒙氏教师首先不是给孩子讲什么观念和概念,而是维护孩子们的自由。回想我们成长的经历,许多观念和概念来自外界,来自父母、老师和一大堆同实际生活不相符的文章、书籍,并不来自我们自身的体验。当我们长大后,发现世界不是像别人或文章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已经无法再建立我们自己的东西了。有一次,我们一位看护后院的老人训斥我们的一个孩子,孩子扑到妈妈的怀里哭着说:“他撒谎,他为什么这样,他还是爷爷呢!”妈妈说:“他老了,孩子…”孩子大叫一声:“不是的!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爱!”我相信,在今天,有70%的成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爱,或者都不清楚爱的概念是什么。

    孩子们经常会问为什么,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给儿童一个正确的回答,就可能出问题,所以这首先要求老师,如果你不懂的话,不要胡编乱诌。我们幼儿院有一位老师开始有这个毛病,她不知道蒙氏教育要求她怎么做,但她会想象蒙特梭利让她这么做。“老师,这个为什么呀?”她想一会儿,就自己编了一个说法。我问她:“你为什么不查书呢?”她说:“我觉得应该这样。”每当儿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以前总是认为我想象一下就能回答出来,不在乎对或不对,成人总觉得对与不对在儿童面前不会丢脸。我们如果告诉孩子“我不知道这个内容,我们可以去查书。”这样的结果可能就好得多。我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做家教,一次那个孩子不断问他问题,把这位家教问得火冒三丈,就说:“你再问,猫过来抓你。”这话让正在做饭的妈妈听见了。那位母亲非常严厉地指出了这一问题,饭也不做了,拿了本《百科和全书》给孩子讲“猫科动物”,她不愿意让孩子在那么小的时候把猫的概念建立得那么可怕。

    我丈夫夫经常用大灰狼来吓唬儿子,你想想如果我们经常讲大灰狼来了要吃你,每天睡觉前都这么吓唬孩子,让孩子早睡觉,试想一下大灰狼会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有一次智力测验,用的是狼的图片和羊的图片。绝大部分孩子一看到就说:”大灰狼吃单。”我儿子什么都不害怕,唯独害怕大灰狼,后来老师讲狐狸的时候,我儿子就问:“老师,孤狸会不会跑到教室里?”老师说:“当然不会,狐狸在森林里,或是在动物园里,哪能跑到教室里?”我儿子经过推理,认为狼也不会。回家说:“妈妈,爸爸是个骗子,狼在森林里,在动物园里,不可能跑到这儿来。我母亲为了不让外孙子到水渠里玩水,就说水里有“迷糊子”,孩子问我“妈妈,什么叫“迷糊子”?”我说:“‘迷糊子’就是水鬼的意思。”我儿子一听说:“噢!”他不害怕了。但从那天开始,儿子不再单独同外婆在一起,儿子说外婆骗人,她说有“迷糊子’,可是根本没有!她还说爱我,我不信任她。”后来我感觉到,我们如果不给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对孩子可能有终生的影响,因为他有可能终生不变地使用童年形成的概念。这是第一点。

    “简洁”就是废话少说。比如讲一个正方形,我们的老师在给孩子讲的时候会说:“小朋友们你们看!”“小朋友们你们看”就是废话。“你们看,这是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呢有四条长边……”是不是废话?全是废话。讲三角形,“小朋友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三角形,它呢有三个角,一个角,两个角,三个角。”全是废话。正确的方法是,拿起三角形,说:“三角形。”“哪个是三角形?”“这个!”“这是什么?”“三角形!”这就是三段式教学。

    “三段式”这种方法,我在我儿子身上做过实验。有一次我们去农村找一个园艺工。门口有一头牛“哞哞”叫。我告诉孩子;“你看,这是牛。咱们喝的牛奶就是从牛身上挤出来的。你看这是牛拉的屎。”我对儿子讲了许多,那时他2岁多。讲完以后,我又去了后院,那儿正好有一个猪圈,我用三段式进行。我指猪说猪,猪。我又说:“这是什么?”孩子说:“猪。”到了下午,我想起这个实验,就把我儿子抱到牛那儿,问:“这是什么?”“不知道。”我又把他抱到猪那儿,问:“这是什么?”“猪。”真有效!后来我就经常把儿子抱出去,用三段式给他讲。我发现凡是三段式讲的,儿子都记得较好,凡是非三段式讲的,儿子忘掉得多,记住得少。儿童概念不清楚,这可能就是原因之一。

    “简洁”是幼儿教学的妙法,它使语词袒露,直指对象。它排除了注意对象以外的干扰。给出即时环境的主词。它非常对应儿童初期“电报语”的特点,突出要语,省略杂陈

    优秀的蒙氏教师,一句废话都没有。你若废话连篇,会把儿童的心搞乱。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哪一句话把儿童的注意力打乱了,反而把儿童没有掌握的概念同其他事物隔离开。比如说颜色,我到北京的一所幼儿园去,老师在讲:“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气球,红色……你们看一看这个房子里有什么颜色?”一会儿是房子一会儿是气球,一会儿……孩子不明白,怎么这么多的生活概念?就全部混淆了“简洁”是蒙氏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它尽力将一个概念同其他事物隔离开来。就像我们吃饭摆筷子一样,我们想用筷子建立儿童对数的概念,但儿童可能完全把注意力放到谁缺少一双筷子上了,而不是数的本身,这样就偏离了我们的目的,就我们的教学目的来说这就是“废物

    儿童的记忆力很奇特。就像我上次讲的拼音挂图一样。“a”是一位大夫拿看手电筒,一个小孩嘴张开“啊……,“o"是一只公鸡“喔……”“b是一架收音机在播音。当我们指“a”时,孩子们说:“手电筒”指“o”问:“这是什么”“大公鸡”指 b问:“这是什么”,“收音机”用图画帮助记忆是一种辅助性的记忆方法,对老年人是有帮助的,对那些记忆力差、大脑受过伤害的人是有帮助的,对儿童一点儿帮助都没有,不仅没有,而且会更糟,都是“废图”,所以我们幼儿院把拼音挂图中的图画全部用白纸给贴住了。然后再问:“这是什么?”孩子们说“a”,“这是什么?”“o",“这是什么?”“e”,直接见到的就是字母本身。从那以后,只要在电视上、电影上出现字母,不管什么字母,我儿子就说:“妈妈你看,这是字时。”显然他知道字母是抽象的符号。这个概念他建立起来了。

    再说一个关于辅助性记忆的小笑话。那个字母“m”,拼音挂图上画了一个塔,很多孩子一看就说:“塔!”也许儿童那时正好处在对细小事物想兴趣的敏感期,别的什么都看不见,儿童就看见塔,而不是“m”。大一些的孩子还说“找”,太有趣了!我心想,这个问题就没有人解决?废话、废物、废图满天飞,“b”就是“b”就是“m”我们的教师做教案,写教学目标,写教学方法,但教学中真正是怎样的呢?有一天,我让我儿子操作“筹码”,他用最快的速度操作了一遍,然后对我说:“行了吧?可以收掉了吧?”意思是说:你满意了吧!我说:“这是我教给你的还是你自己学的呀?”儿子说:“是我后天自己学会的。”他连昨天、前天、后天都不知道,我该如何让他学数学呢?

    有一次在教室里,有一个2岁多的孩子,直直地走过来,面无表情,一屁股坐在那儿,开始摸那些数字砂纸卡。而后面有个孩子,正好把“木钉板”倒得满地都是,前面这个小孩坐的时候,正好把屁股坐在了后面那个小孩的工作毯上那个小孩就用他的小脚丫蹬前面这个小孩的屁股。蹬一下,这个小孩往前栽下,一连蹬了好多下,但不管怎么蹬,这个孩子都不动,他不断地在那儿摸数字,“8"”、“5”……不断地摸,最后那个小孩发现蹬不起作用,只好放弃,而这个2岁多的孩子浑然不知,还在那儿摸……这是多么动人的景象啊!儿童的学习原来可以这样投入,这么美!

    收教具的时候,我依次放“10”“9”“8”………孩子一看,又把它们一个个倒过来,把“1”拿到前面,“2”拿到次前面……?全部都倒过来,才满意,这个孩子的“秩序”建立起来了

    教学的第三个要点是“客观”。蒙特梭利说:“教授必须以不表现出教师个性的方法进行,仅仅突出教师想要孩子注意的客观对象。”比如说让儿童认知颜色的时候,我们只让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颜色上,而不集中在老师的身上。因为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性格和习惯动作都不一样。我发现,我们学校的小朋友有类似老师的一些动作。后来我仔细观察,原来是我们有的老师留长发,工作时她的头发不断地往前跑…她不断往后捋。时间长了,孩子们也这样,所以我要求老师一定要把头发挽起来,因为你正在操作,头发“刷”垂下来,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老师的能动性太强,就没有办法让儿童达到一个客观的状态。蒙特梭利方法为什么要求老师要么跪下,要么就盘着腿整个动作要求一律一致这样完全是为了规范我们的行为。

    比如走路,每个老师的走路姿势不一样,每个班的孩子姿势也不一样,有的老师走路是大踏步,孩子就一路小跑地跟着,有的老师走路速度比较慢,班上的孩子走路也就不快,每个班的孩子出来都不一样。

    儿童在发展。当儿童达不到成人的能力他就会看你,模仿你,吸收你。就像大家包饺子,你回家看看你包的饺子,90%是自己妈妈包的样子,小时候养成的很多习惯、很多行为方式,你可能终生都在使用,而且从不会提到意识层面上来认识:这些习惯和方法可能完全来自于我们小时候的环境,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尽量客观,客观到什么程度?把你自己的所有不文明习惯都抛弃掉!不要以为你的观念—道德、价值、审美都是正确的,更不要试图把它强加给孩子。比如上厕所,我去过全国很多一流的幼儿园,厕所几乎都是一个大通间,老师还明目张胆地站在那儿。没有一个孩子没有天生的羞耻感,他们不喜欢在做这件事时有人站在那儿或是被人看见。但是没有人尊重这些,大人感觉不到这会造成什么。看看我们成人的世界吧,随地吐痰,在人群中大声擦鼻涕,这同当众大小便有什么差别?我们破坏的是这个民族的羞耻感。

    仔细想想,我们只有小心地检查自已,尽力克制我们的偏见、弱点、较低的意识层次,尽可能以我们最好的举止和语言面对儿童,才可能谈得上客观

    一位好老师把班里的秩序维护好,给儿童一个更客观的状态,让儿童去工作,不干扰他就可以了。教学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当儿童对这件事不感兴趣时,应该怎么办?停止。儿童有没有错误?没有。绝对不能说“你笨”,也不要暗示孩子。是儿童对这个不感兴趣,所以不要谴责他。蒙特梭利要求把握住两点:一是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继续进行;第二,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犯了错误,或是觉得他自己不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等待时机,使儿童在他有兴趣时去努力理解。儿童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把握上,而不是同别人比聪明,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比每一个人聪明。大自然赋予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特性,我们不必为别人比自己多了点什么而感到自卑,我们应该发展自己,这个世界才叫丰富多彩,让孩子在一个秩序的环境中发展自己,这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客观态度

    蒙特梭利讲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的百万富翁叔叔。”叔叔叫福福,小时候上幼几园,有一次,福福正要吃饭,突然看见班里的一个小姑娘非常饿,他就把饭一下塞在小站娘的手里跑开了,离开这个小姑娘几步以后,他把两个胳膊蒙在自己的眼睛上。他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善良的冲动,这种冲动他不知该怎样表达,就跑开了。这个小姑娘走过来,把他的手拉下来,吻了他下,福福顺从地也吻了这个小姑娘一下,把这个小姑娘抱住了。蒙特梭利说:这时福福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善良的冲动。”可是就在这时候,老师站在远远的地方,发出刺耳的声音:“你们两个人在那儿干什么呢?回教室去。”蒙特梭利说:“这个孩子这种善良的冲动第一次被这种粗暴的声音给扼杀了。

    蒙特梭利说,老师的启蒙作用相当于什么?好像一个人独自在森林中漫步宁静、愉快、沉思,任凭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由地徐徐展开。这时,远处传来了悠扬和谐的钟声,这钟声把他唤醒,使他比以前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这里的平静和美丽。而以前他对此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成人的启蒙只起着这样一个钟声的作用

    儿童虽然有巨大的潜能,但他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他需要成人的启发。教具是儿童潜在能力得以肉体化的工具,它是儿童的自然环境。如果教师要借助教具,就必须使每一样教具到位。如果教具不到位,你又不一定有能力创造更好的教学工具,孩子就会胡玩,他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不到帮助,他当然就会胡玩。所以数具操作一定要准确,像汽车的标准件一样准确,这是对教师的要求,不是对孩子的要求。教具是同儿童内在的成长机制相配对的客观环境。

    蒙特梭利说:“我们成人以为可以用语言来感染儿童的耳朵,用图片来感染儿童的视觉,用讲王子与公主的故事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不可能的。”那么童话到底能给儿童带来什么?既然儿童对世界的所有认识都通过感官,而不通过语言的传授,我们就认为讲故事只起了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和发展孩子的逻辑。这也是一个练习语言的过程,与创造力的发展没有多少关系。教师的所作所为常常凭自己的感觉进行。在教学中和在其他场合,儿童一进入状态,就是他专注的时候,他可能对一些生活细节和日常生活训练做不到位,我们在这时不能再固守平时所要求的一些规则了。如果他忘记了归位,在平时,我们可能会问:“你忘记了什么?”我们的原则是不能训斥儿童,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醒他。你如果训斥他了,他会当着你的面归位,你一离开,他就不归位了。如果你每次都告诉孩子:你忘什么了?他一旦形成习惯,你在与不在他的行为都是一致的,这样他就会保持人格的一致。平时的日常生活训练,主要是让老师“跟盯到位”,就是不断提醒孩子。但是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老师能看懂儿童,能区别儿童的状态,他知道在何时应该放弃这种原则。

    我们幼儿院的一个孩子,有一天,他把鞋往门口一放就忘了,他可能是在门口看到别的小朋友操作教具,他完全沉浸在观看教具里,而且非常想操作,他把鞋一脱就进了教室,开始操作教具,操作得特别认真。老师发现鞋在门口,就过去跟这位小朋友说:“你忘了什么?”这位小朋友抬起头来,觉得很奇怪,因为他已经沉浸在工作中了,鞋早就忘了,老师又说:“你再仔细想想,刚进门的时候”这时孩子将目光移到门口,发现了鞋,就过去将鞋子放好。我告诉那位老师:“如果你总是这样,你们班水远进入不了专注状态。”日常生活训练中的跟盯到位不是目的,而只是一个教学的方法,而我们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培养儿童的专注力。我们不要因为这样的一个规则而破坏了教学的真正目的,专注是儿童形成所有品质的关键

    一个小女孩子在工作,她的认真已经达到了极点,以至于鼻涕流下来都感觉不到,当鼻涕流到妨碍她工作时,她也只是用劲一吸。这时老师发现了,立刻过来打断了她的工作,让她去擦鼻涕,小女孩很不情愿地想用手抹了一下。老师说;“请你用纸去擦。”小女孩子只好无可奈何地去拿纸。幸亏,当时目这个孩子已经形成了专注的品质。否则,她的专注中的经验就有可能被老师打破。

    教具本身内在的逻辑和规律,是在长时间的操作中偶然地突然地发现的。这种喜悦一旦产生,孩子明天还会继续这么做,如果在他产生喜悦的一刹那间打扰了他,这个经验就没法产生,它被破坏了。我们知道形成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破坏经验就太容易了

    一个孩子专心地操作圆柱体插座已经有一个小时了,他在操作一一对应,很可能派生出第二步,这个过程是一个智力发展的过程。但就在这时,老师将孩子一把抱起来说:“老师带你去打针。”将孩子抱走了。孩子已经工作了一个小时马上就要产生下一个经验的时候你打断了他。这个经验的产生可能一个月后才能再出现。我们来想,如果这个班在一周之内出现过3次这种情况,就证明这个老师经常会出现这种状态。那么这个班的孩子就难以进入专注状态。

    一般情况下,儿童进入状态在入院的2个半月后,这不包括从传统幼儿园转入的几童,他们受到的压抑太多了。如果一个班3个月还没有进入状态,老师就要自我反省了,你是不是打扰过、暗示过、压抑过孩子,是不是没有把自由给孩子。或者是根本不爱孩子

    我们在操作圆柱体时,其中有几个概念:高低、大小、粗细。一位优秀的蒙特梭利老师,在孩子接触这套教具时会说:“请你把最粗的给老师拿过来!”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明白你这个概念,这套教具是不能进行的,每套教具每次操作时只能加入一个概念,绝对不能加进2个。

    带班时,每班每周只吸收1到2个孩子为好。儿童进入幼儿园的第一件事是先让儿童认识厕所,脱裤子、擦屁股要亲自示范,然后带孩子看卧室。第二件事是带孩子认识全院的环境。儿童对幼儿院整个环境认识了,就会建立安全感。第一周几童是不可能工作的,常常是到处游荡,院内、院外。有时有的孩于太惧怕幼儿院,老师就带着孩子上街、到超市、到小公园里走走,带着孩子到处观察。为什么还应带孩子走出幼儿院?因为儿童有一种潜意识,他也许会想,进入幼儿院后是不是不能走出幼儿院了?他对陌生的地方会有恐惧感。

    当儿童对幼儿院建立安全感后,就开始进教室。教室的门始终要开着,要让他感觉到能出去也能进来。进教室后的第一步是听老师阅读,然后开始静坐。阅读是每天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然后是静坐,我们在许多书中看到静坐对人的智能开发的作用。静坐结束后,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所拿的东西都要归位。这个日常生活练习就是“要归位”。“归位”这个主题课一般要进行一周

    这一周教师主要是观察自由中的儿童。儿童愿意干什么都行,只要他不打扰别人,或没有不礼貌的行为。有时有的儿童会去抢另一个儿童的教具,这时应给他建立的概念是谁先拿到归谁,其余的人必须等待。把“等待”这个概念给儿童,因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发现学会等待带给孩子的益处是惊人的,孩子因为学会等待变得能够处理许多问题,并从而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习惯。

    几个孩子同时争抢一样教具或其他一样东西,老师这时就应该会区别“谁先拿”,先拿的孩子背定会说“我先拿的”。老师就应该对其他孩子说:“他拿到的,他先工作,请你等待。”老师所用语言必须规范,不能今天说“等待”明天又换另外一个词。接下来,教师要做的事就是仔细观察孩子。他拿什么教具都可以,但操作结束后要归位,让他养成这样的习惯。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做不到归位,他从哪儿拿的也许都忘了,这时应该进行练习归位的游戏。但不能强制孩子,应让孩子逐步调整。老师也可以通过游戏规则,让孩子记住教具摆放的位置、方向。也许有的孩子不明白”归位”,你就帮他拿上教具,并说:“老师带你来。”归位时,你要将这个词说出来,让他把动作与语言配上对,反复这样进行,他就知道什么是归位了

    也许有的孩子进教室后把所有的教具全都扔到地上。这时2位教师绝对不能离开。比如班里新来了5个孩子,其中有2个“大闹天宫”。其中一个老师就要留在教室里观察另外3个孩子,另一个老师带那2个孩子出去玩。如果一同来的这几个孩子的状态都不好,那2位老师就一起带孩子出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在外边游逛后,有的孩子会自觉进教室,进教室后,有的孩子也许会将全部的东西扔得乱七八糟,这个时候你就不可能让他归老帅在这时不要多说什么,只需讲“我们要归位”,将东西帮孩子归位。耐心和爱心是蒙氏教师必的素质之一

    要相信在这样混乱之后,秩序的曙光肯定会在爱和自由中到来。还有,一定要给孩子的家长讲为什么这么做,让家长配合。因为只有一个办法能让孩子安静下来,那就是自由。我们幼儿院里曾有一个孩子,像小猴子一样从来不会安静地坐下来,他不是蹲在柜子上、电视机上,就是爬在杆子上。老师给他完全的自由,一两个月后,突然有一天,他安静地坐在楼梯上,并将手也安静地放在腿上。只有当一个孩子的手安静下来,他才能慢慢安静养成这些习惯后,日常生活训练就可以进行别的内容了。生活训练要从孩子的生活着手。比如说拿杯子喝水、端碗吃饭、上厕所等。这些日常生活训练是每天早上进行的主题课。主题课不要超过10分钟,老师不要“演讲”,要用实物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主题课进行后要看孩子掌握得怎么样。一周后,如果发现所有小明友都掌握了这个主题课的内容,但还没有实体化,下一周还要继续进行这个内容,只加进一个新的内容。直到这个内容实体化了,再进行下一个日常生活训练

    这个过程会很慢,但不能着急。例如进行“纸要扔到纸篓里”的训练,不能只对孩子讲这句话,这样没有用。老师应该拿一张纸,擦了鼻涕,将纸篓拿过来,告诉他这是纸篓,并用一个夸张的动作将纸团扔进去。儿童明白概念后,是否实体化了,要靠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当孩子乱扔废纸时,老师要对他说:“你忘了什么?”这样重复几次,孩子就会水远建立这一秩序。如何对待别人的东西呢?老师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儿童自己的东西也必须受到尊重,包括分享。儿童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的话,任何人都没有暗示、强迫孩子把东西给别人的权力。也不能用夸奖和赞赏来刺激孩子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因为儿童此时正是感觉自己私有财产的敏感期,强制儿重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就意味着教孩子去强行拿别人的东西。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不松手,老师应当告诉他“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如他不,老师就要强行取回并还给别的小朋友。不必讲大道理,可以允许孩子哭一会儿或生气,但经过几次这样的事情后,儿童自己就会总结出别人的东西是不可以拿的。成人用语言来教育儿童没有太大用处,但在动作的过程中儿童会自己形成自己的经验

    以上这些如果都能做到,就为进一步观察儿童的心理状态建立了最重要的基础,儿童的秩序在学校里就会形成了。

    儿童进入幼儿院一个月后就可能会开始操作教具了,这时不要过多去帮助他,在没有专注的情况下,他会把教具当做玩具来游戏,这时不要纠正他,先培养他专注,专注到位再开始校正教具的操作。儿童应该更喜欢工作而不是游戏

    游戏没有智力目的,游戏结束后儿童没有成就感,但工作结束后儿童会有成就感

    蒙特梭利说过,刚进入幼儿院的所有儿童原来都有心理歧变,所以在头两三个月是一个校正的时期。这个过程没有必要很严格地按照规程进行。儿童想玩就玩,想工作就工作。比如有的孩子刚进院时不进教室,一个月后他开始站在门外看,过了几天,他又坐在门外看,再过几天他就脱鞋进教室了,这中间,教师不要强迫儿童,不要把儿童搞怕了。这样孩子就能自己逐渐进入状态。

    主题课一般是10-15分钟。主题课的内容主要是告诉孩子日常生活的规则如果时间太久儿童会厌烦的。有的孩子不愿上主题课,那他可以四处走动,或去拿教具工作,不一定强制孩子坐在那儿。安静游戏时,儿童如果不够安静也没有关系,儿童的安静是逐步达到的,如果强制他安静,很多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会假装安静。对待不能安静的儿童要慢慢来,儿童有一种“集体”意识,在这个意识中他会感知他应该做到的自我控制。当他在这个环境中突然发出声响时,他会觉得将这个氛围打破了。没有人喜欢打破这种自然的氛围,这就好像我们参加个典礼,主持人在讲一件很严肃的事,你绝对不会讲一句玩笑话将大家逗笑。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控制自已的。儿童也是这样的,也会自动地控制自己。

    如果他不能控制自己也不要紧,蒙特梭利在她的书中讲过,当老师说“请大家安静,我们现在做安静游戏”时,有一个小朋友故意发出声音,结果其他小朋友就哭了。其实这个小朋友只是在做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就是“对”与“不对”的实验,他会故意试一下,老师只是一笑置之,继续进行。当儿童知道安静与不安静时,会故意制造一些不安静,让自己感觉这个情形。就像我对我儿子说“你的手上有脏东西不要抹到妈妈的身上”时,他就会故意抹,但有过这么一两次后,他就不再抹了,而且还会提醒你。

    给儿童的宽容一定要宽容到让他自己故意破坏一下,去感知对与错。儿童与成人不一样,成人觉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儿童得感知一下,这是儿童的种心态,在这时我们一笑置之就行了。或者有的老师当孩子这样做时,将其抱入所中说:”你知道的,那样对不对?”孩子就笑了,他知道你理解他。

    静坐要一个很长久的过程,不要强制儿童,一且强制,他就会讨厌这个活动。他就会发现每天的静坐成为一种苦差事。

    第一,指导教师事前就要决定在工作毯上或桌上工作。比如“零的游戏”下面是工作时指导教师的注意事项:

    有几个小朋友共同参与,老师事前就要知道在哪儿工作。儿童自己的工作由儿童自己决定,在哪儿都行。不合适时,儿童会自已调节。第三,为使幼儿容易了解,教师提示时动作需分解清楚。在操作教具的过程,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分解。第四,要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地方,需特别强调提示方法。提示方法有多种,每一种的目的都是让儿童的注意力长久地留在教具上。第五,提示时所用言辞要得当。如果动作已经不足以提醒、迫不得已非要用语言来提醒时,一定要记住蒙特梭利所说的“我们一定要把儿童的注意力隔离在一个感觉上”,我们在言辞的提醒上要做到这一点。第六,说话须简单扼要,发音要正常。在蒙特梭利幼儿院的课堂上听不到老师的话,即使下午的课上,老师的话也极少。蒙特梭利说“一句废话都不要说因为你的话也许就会打扰儿童的注意力,会引起他的很多想象。第七,提示中,从头到尾一切动作要稳重。动作稳得可以达到让儿童对事物产生一个明确的概念。稳重是非常重要的。第八,提示中注意幼儿的表情。出色的老师到教室中的第一件事是观察,就像蒙特校利所说的:“我们要像一名天文学家观察天体一样。”第九,提示中对要不要幼儿触摸教具要有明确的判断第十,提示时要使幼儿能够注意到控制错误的地方(每一种教具都有自我校正功能)。第十一,提示后向幼儿说劝诱的话。这个劝诱不是让我们去诱骗孩子,教师会说:“你原不愿意自己来做?”提出问题,以增进幼儿对工作的欲望。第十二,提示后给幼儿操作的机会,教师在一旁观察。第十三,教师已经能辨别出孩子玩要或工作的动作。玩耍没有什么意义,儿童从中也不会得到什么,其实儿童本身也不喜欢玩要。一个儿童,状态的好与坏关键在老师。在儿童无所事事、神态茫然时老师要去启发他,当他对教具没有信心要放弃时,教师对他的主动启发会对他有帮助。如果教师创造的氛围不好,儿童就容易混乱。儿童更喜欢通过一个事物发现内在的规律与逻辑,这个东西能给儿童带来喜悦。老师如果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那必然起到消极作用。儿童真正的状态应该是:坐在那里长久地工作。这个状况出现与否,主要取决于老师水平的高低。蒙特梭利说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观察者、环境保护者,而不是教几童怎么做。第十四,神游状态的儿童会将教具当做玩具玩要,如果孩子的专注状态还没有培养起来,就不要去打扰他,让他玩。第十五,改正幼儿的错误需要谨慎行之,发现儿童对与错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第十六,给予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不可强制。第十七,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做适当、确切的解答。如果老师对问题不懂又乱解释,就会破坏儿童探索这个问题的能力。第十八,工作结束时提示收拾、整理教具的方法。在这点上不完全符合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精神。蒙特梭利在讲儿童发展的几个阶段时特别讲到,当儿童专注力达到某种状态,一样教具操作结束后是不收拾教具的。在这时,儿童需要一段时间来整理,组织和思考,蒙特梭利称之为“充满思考的休息阶段”。在这种工作状态中,儿童会有3种情况:一是坐在自己的工作毯上看别人工作;另一种是看自己工作的结果;还有一种是会拉别人来看自己的工作。这3种情况是儿童智力发展所需的重要部分,这表明;一是儿童在自然地进行一种自己和别人之间的“比较”研究;二是儿童在自已工作的结果中认识自己;三是使自已与别人及环境进行交流。

    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必须明白这绝对不是儿童无所事事的表现,这是的思维在整理前面的操作过程。如果在这时提醒他收拾教具会破坏他的思维状态。当儿童在进行思维整理之后不想再整理了,决定结束这项工作时,他会自己收拾教具

    蒙特梭利教师除爱心外还要有耐心,允许幼儿依其时间、速度与节奏工作,这样做就是接纳幼儿。教师的耐心不仅是一种工作的需要,更是一种重要的美德。用蒙特梭利方法授课是比较难的,即使你把以上讲的内容背得烂熟,即使你受过3年的正规培训,可能都不顶用。你必须把蒙特梭利思想实体化。能做到这些,你就成了一个优秀的儿童心理工作者或专家。

    第十七章

    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班上来人听课,老师希望孩子们表现得好一点儿,孩子们感觉到老师的心思。为了配合老师,吕辞算题写答案长达一个小时。老师知道孩子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老师。孩子的顺从几平是无限的,为你拿东西拿得手发麻,跟着走路脚都起泡,他们是在爱中决定顺从,在意志中执行顺从

    我们谈论到儿童品格时,都要谈到两点,一是顺从,二是意志。对于成人,我们讲的是对真理与事物本质的客观的顺从,是坚持与探索真理的主观的意志。当然,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差异很大。我这里讲的都是正面的,肯定意义上的

    很多家长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怕换老师,孩子怕,家长怕,园长也怕。怕什么呢?怕孩子不适应。蒙特棱利学校根据老师的发展情况和工作效果、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调换老师。每次调换,孩子们都非常平静,仍像往常一样生活。我们幼儿院小天使班的主班老师。孩子们喜爱的宋老师忽然调到北京了,这个班情绪一点波动都没有。新来的老师问:“南南,请你做这道题好吗?”南南说:“我现在正忙着呢,工作是不能打扰的。”新老师又问:“吕辞,请给我们弹个曲子。”吕辞说:“我不弹,因为我现在不想弹。”常务院长感慨地说:“这个班的孩子不认老师。只认真理。”所以我们学校不怕换老师。

    但是,当孩子发现老师旁边坐着客人,老师从心里希望孩子去工作时,孩子会感觉出来。他就认认真真去做,真心配合老师的工作。吕辞算题写答案,能做上一个小时。老师知道孩子本来是不情愿的,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老师。老师顿时对孩子充满了爱和感激之情

    孩子的顺从几乎是无限的,而且无限得感人。当孩子出现顺从状态时,你让他做什么都行。拿东西,端盘子,照顾小孩…孩该子会想各种办法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而且会为做好一件事而快乐。在这顺从中,儿童的意志力也就出现了。最让李淑波(宁夏蒙特梭利幼儿院一位家长)感动的就是她那次晚间上课儿子东东没人带,她只好带着上课。李淑波说:“东东,我们在上课,你不可以出声音,也不可以乱动。你画画吧!你能做到吗?”孩子点了点头。他才2岁多不到3岁!儿子2小时没有大动,没有声响。李淑波波感动得不得了

    这里既有极强的顺从,又有坚强的意志。有时子还不能从理智中决定行为,他是从爱中决定顺从,从意志中执行顺从。孩子为你拿东西会把手拿到木木的。为你走路脚都起了泡。有这样的意志,为你拿个什么成绩,不在话下

    旧教育总是希望孩子对成人绝对地顺从,越顺从就越认为这个孩子生事、听话。成人对待孩子,似乎能做的就只是说教与树立榜样,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使一个孩子顺从我们。实际上没有这种可能。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孩子表面上顺从你,但内心他根本不想顺从。蒙特校利告诉我们,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和强迫了儿童,长久以来儿童突然发现,他不得不顺从某一个人或某一位老师,这时他内在就产生出极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当老师不在或者没人控制时就会爆发出来,他就开始胡闹。所谓有压迫必有反抗。

    真的是这样。我们过去接收的从普通幼儿园转来的孩子,刚来的几天孩子特别规矩,坐着都要挺腰背手。几天以后,他们发现这里很自由,老师非常尊重他们。这个发现可不得了!他们大喊大叫,当“汽车人”、“冲天霸”,把玩具和教具扔向天花板!把教具架推倒在地,然后在上面跳舞……一闹好几天。你让这样的孩子安静直到达到内心顺从的状态,得费多少力量?只能用爱,用自由,用灿烂的微笑。所以每当听说要从其他幼儿园转来孩子,老师们就害怕

    直到现在还有人在问我,从蒙特梭利幼儿院出来的孩子怎么能适应这个社会?他们怀疑的理由是:我们的孩子太自由了。这些人认为从蒙特梭利幼儿院出来的孩子不懂得守纪律。实际上恰恰相反,接受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最懂得守社会的准则与纪律。面且他们说到做到,他们能把握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意志守某种规则。我们的孩子去体育场看运动会,能静静地坐在那儿一个小时,像部队战土一样,决不会乱走乱跑,对此人们十分惊奇。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外出到哪里都一样。因为他们的纪律不是在老师的喝令和压制下建立的。

    接受蒙特棱利教育的儿童,在正常状态下都有自我控制的力量,他会自己明白在什么场合下应当怎么做。我们幼儿院的教师常带孩子们到飞机场,火站图书馆一”在哪些环境应保持安静,孩子会自已把握。在自由中,如果无人扰乱儿童的话,儿童可以用心灵观察环境,自我调节。

    这样的儿童是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姿态。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痛苦时,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而且他一旦发现这个环境中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搞破坏,发泄自己。

    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受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赖于自己的断定,那不守纪律的现象就变成偶尔的现象了。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家长都这么认为:有两样东西绝对是成人给予儿童的,一个是知识,一个是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我们不相信自然赋予人类本身一种最伟大最高尚的精神力量,蒙特梭利说,儿童的品格、人格、智力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他自己,根本不依赖成人。儿童通过工作来建构他的一切,

    但这种能力6岁时就消失了。6岁以后,孩子用6岁前建构的这个基础开始接收知识,也就是说,人生这座楼房的基础完全是6岁前打下的,这个过程依赖儿童个人,不依赖于老师或父母。

    这里我要说一下,通过10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发现蒙特梭利的这个说法还需要商權。6岁以后儿童的吸收能力不一定消失,在一些孩子身上这个时间可以延到8岁,甚至更晚。

    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志是指有目的地克服困难。比如有一个孩子遇到困难,他能克服,我们就认为他有意志力。实际上,克服困难、完成工作,是儿童乐此不彼的,害怕克服困难的不是儿童,而是成人。蒙特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命令斗争到底的精神也叫意志力,儿童一旦有心理问题时,他就没办法同成人抗争了,这个能力一旦丧失,他就开始屈服于成人,看成人的脸色,当他开始看成人的脸色时,他的意志力就被完全地剥夺了

    所谓天才儿童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内在有一种内驱力,就像我前面所讲过的,儿童一旦形成了自己的品质,这种品质不断告诉他“去干这件事“,他不做这件事会觉得很痛苦。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儿童做一件事情会做得非常好,这种儿童叫天才儿童,他不依赖于任何成人对他的强制和扶持。

    意志力的形成也是这样。儿童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自己形成了意志力。蒙特梭利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说:“如同人们过去经常说的,我们也会感觉到支配意志或破坏意志的需要。因为我们觉得这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必然要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去强迫儿童服从。”这种现象非常多,我们经常认为不能把孩子给惯坏了,该做的事情他可以做,不该做的事就是不能让他做。我们有一个错误的概含一意志是一个中性词。比如我们认为,一个坏人虽然很坏,但他有极强的意志力,因为他做坏事时能够一做到底。实际上不是这样,儿童的精神胚胎指导他去做的事情都是建设性的行为。0到6岁发展精神胚胎,把精神胚胎实体化的这个过程是建设性的。如果这些建设性的行为都得到满足的话,就蒙特梭利说的,他所有的行为就都是善的,他一生的目的就是不断完善自己,包括恋爱与理想。

    当一个人富有理想的时候,这个理想实施的过程,就是意志力的表现过程。30岁以前是一个准备自我的过程,30岁以后,是一个不断冲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从生到死不断自我完善、心灵净化的过程。假如人的正常状态是上述这个情形的话,意志对人就非常重要

    实际上,人自然的、正常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意志力形成的过程。儿童做他感兴趣的事,总能深人其中,这种深入变为专注,意志就开始形成。很多人不认为传统的幼儿园让孩子坐在那儿,老师给孩子讲课有什么不好。

    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21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已经不再用口授的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是不断地通过行动来构建自己的。为什么我们还在沿用落后一个世纪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我们沿用的是我们父辈的那一套教育方法,什么新的观念都不接受。你到任何一个国家看一下,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他们进行教育都不用口授的方法。而在我国,儿童不能用他的行为来实现他内在的精神胚胎,他不得不乖乖坐在那儿,不得不“听课”。儿童太弱小了,他每天都要仰望成人,蒙特棱利说,我们常常在控制儿童的意志,我们有的时候支持儿童的意志。有的时候剥夺儿童的意志,口授过程就是个剥夺儿童意志的过程。

    儿童必须通过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预的工作而获得想上的独立。一个人在这三个方面独立了,他的人格状态就被完善地建构起来了。儿童所有的自发性的活动都应得到尊重。使用意志就是当他要做什么的时候他自己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是不断使用意志的过程,你不能把他的意志闲置起来,就像把不看的书放在书架上。不能使用意志,意志力不强,儿童就丧失了做事情时的能力。

    儿童要不断选择,当你不让他做的时候,他敢同你抗争,儿童的意志力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蒙特梭利说:“事实上意志不会导致混乱和暴行,混乱和暴行是情绪紊乱、痛苦的表现。”蒙特梭利认为,如果孩子0至6岁没有发展好,就会被困在琐碎事情与物质利益之中,一辈子跳不出这个圈子,就像被困在一堵围墙里面。围墙外面是美好和科学,但是他们却穿不出去。人的一切努力就在于要超越物欲本身而达到一个精神的状态。我们现在已经偏离了人的正常发展轨道,不知道人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很少看到一个正常的人,所以把不正常的人当做正常的人。人如果达不到正常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就是一种斗争的关系。

    蒙特梭利举过一个例子。一位夫人问孩子:“你们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吗?”这意味着她认为儿童的所有行为都是随意性的。孩子回答道:“不,夫人,不是我们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们喜欢我们所做的工作。”这就变成了一种有意识的工作。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在做他们喜欢做的工作,而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蒙特梭利说,有件事情应该是不言而喻的,意识和意志是随着运动和活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说走路。1岁的时候所有的儿童开始行走,当你告诉孩子不能走路时,他不可能按你说的做,他每一分钟都是要脱离你而去走路,那么走路干什么呢?因为他的腿不断地告诉他“要走路”,他必须顺应他的腿。他开始不断地练习,直到腿的行走机能成熟以后,他走路的能力完全巩固的时候,他就开始转变了,他会说“妈妈抱抱”人就是这样,当他产生一种愿望时,他就要不断实现这个愿望,一且实现了,这个愿望就被固定下来。儿童通过有意识的活动练习他的腿,这种能力一旦具备了,他就会放弃它而让父母抱。

    问题的关键是,意志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通过与环境有关的持续活动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很容易遭到破坏。蒙特梭利提到,在意志的形成过程中,人的精神是一座在秘密中自我构建的建筑物,它的建筑者既不是母亲也不是教师,而是儿童自已。无论是母亲还是教师,他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儿童工作,“帮助”是他们的任务与目的。

    我们通常愿意进行榜样教育:,使某个人成为儿童模仿的典范,成为评价儿童对错的裁判,儿童的想象力和意志就被闲置了。这是一般教育中最常见得偏见。事实上,意志只有凭借一个人自身的力量才能得到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意志力是在他们自发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并不依靠我们没完没了的说教,我们不能把儿童的意志和想象闲置,意志一旦被闲置起来,一个人就会失去了成功的品质。

    蒙特梭利说:“在过去的教育中,老师是按照一种逻辑的方式进行推理的,他说:要教育别人,我必须是很好的、完善的,我知道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所以,如果儿童要模仿我、服从我,一切都会是令人满意的。一切事物的根本奥秘在于服从,这就使教师的工作变得容易,甚至令人自豪,他争辩说:“在我面前的这个人是无知的,不正常的人。我要让他改正过来,把他变成像我这样的人。他在做一件《圣经》中提到的事: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他在扮演上帝的角色。”蒙特梭利说:“成人没有意识到他正把自己置于上帝的位置,还忘记了《圣经》中关于魔鬼是怎样变成魔鬼的那些话。也就是说,他出于自豪感而想取代上帝。”实际上老师正在做一件破坏儿童创造力与意志力的事情。儿童的精神内部进行着远远比教师,父母想象的更崇高的工作,他0到6岁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建构自己的精神,父母和老师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给儿童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爱和自由》 孙瑞雪 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bp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