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113404/0f13859743c190fc.jpg)
我于秋天看到了一塘荷叶,不是那种如盖般铺在水中,或者如伞般为鱼儿遮荫的叶;也不是浓翠欲滴将一池水全部染成绿墨的叶。
而是几片被虫子镂空的叶,在蓝天的映衬下残叶如渔网如蝉翼如工匠精心镌刻的艺术品,让人从初见时的怜惜,到蓦然发现它的另种美丽,只是一瞬间的转念。
就像我们平时看待问题,如果我们愿意转换角度,多见一体多面,善恶美丑是非黑白之间,没有绝对的二元对立,两者可以在随心中转化。所思即所见,所见即所想,只是聚焦的点,看的视角以及情绪都是影响审美的要素。
如果怀一颗浮躁的心,存一种直观的念,代入感同身受,我一定会为无辜的叶子感到悲伤与痛苦,同时也会对残忍的虫子感到愤怒和鄙视。
但在镜头下,我发现了荷叶那种轻盈而灵动的美,而非当年看林黛玉秋游大观园时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所品到的美——那是残枝败叶助秋情的凄清的美,也是对黛玉寄人篱下而孤独疏离的共情。
暂将黛玉的忧伤和哀怨搁置一边。换一种眼光去看待今天的荷叶。我想,如果叶片有感,那么虫子在啃噬它的时候,也许它会痛,但是痛过之后,它却呈现出了羽化般的美丽。同时,一边是伤害一边是雕琢,一边是摧残一边是成就,也隐隐暗合了“玉不琢不成器”的哲理。
在骚客文墨的荷叶世界里,从才露尖尖角到如擎雨盖再到枯荷清瘦是它生命历程的常态。所以,当它以这样一种状态呈现时,才如此惊艳了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