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发送视频60多篇,中间有放下,有坚持。后来彻底放下,到现在接近一年。每次要重新开始,总会被惰性占据。
昨天又有了开始,就像当年写作一样,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直到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为什么要发视频号?我喜欢博尔赫斯的话,用在这里也合适: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只是为了时光流逝让我心安。
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突破内心的障碍,在原生态家庭里过多的批评会把在公共场合表达的勇气束缚。你和世界的关系就是和父母关系的延伸。这种关系先投射到自己的身上,然后从自己的身上投射到外在。
当在寻找父母的认同,就会寻找老师,老板,同事的认同。在没有得到的时候,自卑感就会产生。
大部分心理学都在追因,但是找到因,也不会解决问题。我还是喜欢阿德勒的“目的论”:由于不想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所以才制造出了不安的情绪。
当有勇气走出来,虽然会不安,紧张,恐惧。但是每次的锻炼,都会让这些情绪减弱。记得家委会的时候,每个家长都在发言。我被紧张感限制,大脑变得空白,其实有很多的想法,这些年的写作,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知。
先在纸上列下来。但在说的时候还能感受内心的恐惧,声音的颤抖。如果一对一沟通,可以说一两个小时。现在总想快点的结束。会后,所有想说的话,一下子从大脑中涌出,当时不知道去了那里。
把内心真实表达,并让对方理解,不容易。一是对语言要有把控能力,这需要训练,比如写作;二是对方的理解力,每个人已经形成固定的记忆,有了自己的观念,看问题角度有差异。
那么从视频号练习。每一篇视频,虽然有两三分钟,但会重复20多遍,重复会让自己越来越自然,表达越来越清晰。当舒适区的打破,才会成长。
希望有勇气站在众人面前,把自己的成长分享出去。就算带动一个人改变,那么这样的行为就有了意义。
希望的实现在于目标和行动。没有行动的希望只是空想。所以通过写,讲,锻炼自己的勇气。我相信总会实现,在明天甚至之前。
克里希那穆提说:生活即存在,是种运动,而这种运动就是行动。生活------整个生活,不是它的部分,而是存在的整个状态------就是行动。当我们仅仅只是存活着,就像大多数人那样,那么行动就会变得复杂。
复杂在于没有觉知,你没有有意识的行动,只是追随于欲望,欲望终归是欲望,在追欲望的生活中,存在着无尽的冲突和痛苦。
写作,视频号,跑步都需要有意识才能完成,这不像对手机的沉迷,行为是无意识的。当不知道想看什么,那些符合欲望的信息就会跳出来引导。这些信息不会带来成长,只会更加的空虚,空虚不是真实得空和虚,而是大脑中被各种信息填满。信息过多让内心无法安静,就会急躁,焦虑,抑郁。
在我看来都不是心理的问题,什么焦虑症,抑郁症,都不存在,在于没有觉知,当有意识的行动,那么它们就不会存在。
你将不再接受二手或三手的知识,
不再透过死人的眼睛看事情,
不再以书中的幽灵为食量。
你也将不再透过我的眼睛看事情,不再从我这里汲取知识,
你将聆听四方,自己筛选。
------惠特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