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为啥比不过荣国府?秦可卿葬礼,贾珍哭诉3代单传的恐慌
贾家一门两国公,自建府之初,宁国府和荣国府是旗鼓相当。但到了贾珍这一代,宁国府的发展势头和荣国府就不能比了。
从尤氏和贾珍对荣国府的恭维程度来看,宁国府总给人是荣国府小弟的感觉。
宁荣两府虽然已经都近百年,为何宁国府相较二房荣国府,更早露出衰败之像呢?
“源易缘”认为,在秦可卿葬礼上,贾珍痛哭流涕的一句话,大家都认为是荒唐之言,但其实是宁国府最大的悲哀。
贾珍哭得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灭绝无人了。”
贾珍这段话十分经典,但历来都把重点放在贾珍对秦可卿非同一般的关心上,却忽略了“长房内灭绝无人”这句话的分量。
宁国府人丁稀少,这是压在宁国府头上,也是压在贾珍心头的一把致命之剑,在贾珍心中,这应该是宁国府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
老百姓有句老话,叫“有钱没人不算富,有人没钱不算穷。”
当然这句话从现代看并不正确,但在注重“人丁兴旺”的红楼时代,添丁进口却是家族延绵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堂堂国公府的宁国府却面临着断子绝孙的悲哀。
而从冷子兴对宁国府的介绍,如果以在京城立府开始算第一代,第一代宁国公生了4个儿子,长子贾代化承袭宁国府,贾代化虽然生了两个儿子,无奈长子贾敷夭折,儿子贾敬承袭,贾敬生了一个儿子贾珍,贾珍也只有一个儿子贾蓉。
等于说,宁国府从第二代开始,3代单传,这对于大富之家来说,人丁真的太少了。
而让贾珍绝望的是,宁国府不但人丁稀少,而且根本没有顶门立户的当家人。
贾敬爱好炼丹,已成世外之人,贾珍论文论武都不行,贾蓉更是一个不成器的,贾珍的妻子尤氏虽然也是内心有数的人,但其见识也只是内宅妇人的见识,唯有秦可卿,有大见识大格局,本来有秦可卿,宁国府有可能平稳过度到小康之家,但秦可卿死了,宁国府这点希望也没有了。
而反观荣国府,与宁国府比起来,要有生气得多,首先元春在宫中当娘娘,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靠山,贾母因与老太妃的关系,能量也不可小觑,王熙凤又是一把管家的好手,这是荣国府内宅中的力量。
在外,贾政虽然只是一个员外郎,官职不高,但他却是一个在朝中非常活跃的人。
从贾政对贾珠在科举上的热切希望,和将元春送入宫中来看,贾政非常要求上进。
并且在秦可卿葬礼上,北静王对贾宝玉的特别关爱,这实际上是对贾政的“暗递秋波”,要不然,仅凭宝玉长得周正,衔玉而生,一个王爷就对他如此青眼有加?那就太小看北静王了。
其实包括林黛玉的爹林如海,李纨的父亲原国子监祭酒李守忠,都是通过荣国府人丁兴旺,通过联姻得来的。
而人丁稀薄的宁国府,除了不出人才外,人口问题真的是制约家族发展的一大瓶颈。
3代单传的恐惧,无疑是压在贾珍心头的一片阴影,也是贾珍为啥在荣国府一味认小伏低的原因。
否则,贾珍与荣国府早已是分家门另家住的关系,贾珍和尤氏何苦天天跑到荣国府包揽闲事。
你看,除了秦可卿葬礼时,贾珍百般苦求,王熙凤到宁国府管事外,荣国府何曾有人到宁国府管事,反而是尤氏,几乎天天都在荣国府,侍奉完贾母,又帮王熙凤管家,每每还要看王夫人、邢夫人的脸色。
宝玉挨了贾政吵,牵扯上贾珍,贾珍还要到贾母跟前陪不是。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贾珍对荣国府的谦卑,除了是小辈对长辈的尊敬外,更重要的是有求于人的无奈。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书目:《红楼梦》120回通行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