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读书笔记——《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第1至70页)
01
昨晚我用九宫格式读书笔记方法把我对本书第1至70页的所学所感都详细记录下来,现在分享一下!
另外,我想在今天的文章里给大家梳理一下有别于我自己手写版的东西,这本书第1至70页另外值得关注和仔细体会的东西。
如果我们问自己“有没有一个长期坚持的习惯,并且觉得这个习惯挺有价值的?”或许好多人要想好久也不一定有确定的答案。
而对于《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的作者而言,他很清楚——“写作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
我很同意作者在本书里说的:“写作会让人摆脱肤浅。写作不是吸收,而是创造。而创造,让人走进内涵,走向思考,走向深刻和高级。”
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我们能明白:当你的脑子里装了要写作的思维时,你看待事物时就会变得更加敏感,甚至有不同的角度。
你所看到的世界,因为写作的枢纽,从点状变成线状再到网状,构成了内心更完整的世界。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新天新地。
02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不知你是否也是在大城市工作也很容易彷徨焦虑?在书里作者对当前年轻人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一番分析。
为什么大城市的年轻人明明拥有更前沿的信息和更多的资源,却比二三四线小城的年轻人更焦虑?
作者谈到,因为焦虑的本质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想要改变。而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才是最可怕的。
作者认为“焦虑是好事。”
如果你感到焦虑,第一,说明你感知到这个时代的变化,你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不够去理解这个世界。至少你知道自己的匮乏。
第二,说明你希望改变现状,如果你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好,外面的世界与你无关,你就不需要焦虑了。正是因为你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才会焦虑。
所以你会发现,越是一线城市的人,焦虑感、危机感越强。
这样的分析解读是有道理的,也正因有焦虑感、危机感的存在,才促使年轻人不断去刷新认知、提高技能、挑战新的自我!
03
“写作的艺术,就是把裤子放进椅子的艺术。”——(美)罗伯特·弗罗斯特
对于“写作是否有快速的秘诀?”之类的问题,作者斩钉截铁地回复——如果不尽快拿起笔、写下去,就永远无法体会写作的魔力。
“我刚开始写作时,既没什么文学梦想,也没想过要靠摇笔杆子吃饭,只是在有了一些生活阅历和思考后,把写作当成工作之余跟自己、跟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后来,写作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但所有这一切,最初我是无法预见的。”
对于作者的这番见解,我也相同的心得体会!尽管目前我还做不到完全靠写作来单独撑起生活开支,但我目前的生活离开写作就让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了。
“写作的捷径和练习武功一样,只能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秘诀只有三个字:一直写。我想,今天我做到了。
很佩服作者,也让我坚定信念——我也要一直写!无论多忙、无论多难、无论日后能否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我都应该每天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以此激励自己前进。
人的天赋或许有差异,机遇也很重要,可是没有勤奋与积累做地基,机遇摆在眼前你也拿不到。
“你讽刺王健林只把1个亿当小目标,可等你也做到每天凌晨5点起床坚持数十年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财富和他的勤奋度相比,真的不算多。所以说到底,还是勤奋的人笑傲天下。”——这段话多么耐人寻味!
04
人是需要有反馈刺激的动物。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
对于像写作这种需要长期坚持的事,设计进度条是制造反馈的好办法。
“以公众号写作为例,你可以在进度条上设计一些里程碑,除了拿原创以外,还有粉丝数突破1000,留言破50条,超过10个大号转载,粉丝数破10000,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设计适合你的进度条。”作者的这个方法很有实操价值,值得推荐!
我打算按照作者的提议去开启“分段式”的写作,利用进度条给我自己制造出短期的目标和反馈,这样才能逐渐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是坚持最好的动力。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读书笔记了,明天咱们继续分析解读《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的71至150页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