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面试题之基础部分(三)

面试题之基础部分(三)

作者: 琉梳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22:33 被阅读0次

    31.TCP报头格式,UDP报头格式,TCP/UDP区别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在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


    图一.png

    TCP首部格式
    序号 :用于对字节流进行编号,例如序号为 301,表示第一个字节的编号为 301,如果携带的数据长度为 100 字节,那么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应为 401。
    确认号 :期望收到的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例如 B 正确收到 A 发送来的一个报文段,序号为 501,携带的数据长度为 200 字节,因此 B 期望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 701,B 发送给 A 的确认报文段中确认号就为 701。
    数据偏移 :指的是数据部分距离报文段起始处的偏移量,实际上指的是首部的长度。
    确认 ACK :当 ACK=1 时确认号字段有效,否则无效。TCP 规定,在连接建立后所有传送的报文段都必须把 ACK 置 1。
    同步 SYN :在连接建立时用来同步序号。当 SYN=1,ACK=0 时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若对方同意建立连接,则响应报文中 SYN=1,ACK=1。
    终止 FIN :用来释放一个连接,当 FIN=1 时,表示此报文段的发送方的数据已发送完毕,并要求释放运输连接。
    窗口 :窗口值作为接收方让发送方设置其发送窗口的依据。之所以要有这个限制,是因为接收方的数据缓存空间是有限的。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非连接的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当它想传送时就简单地去抓取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在发送端,UDP传送数据的速度仅仅是受应用程序生成数据的速度、计算机的能力和传输带宽的限制。


    图二.png

    首部字段只有 8 个字节,包括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检验和。12 字节的伪首部是为了计算检验和临时添加的。
    区别:
    TCP:面向连接,提供可靠的服务,有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无重复、无丢失、无差错,面向字节流(把应用层传下来的报文看成字节流,把字节流组织成大小不等的数据块),只能是点对点,首部 20 字节,全双工。
    UDP: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没有拥塞控制,面向报文(对于应用程序传下来的报文不合并也不拆分,只是添加 UDP 首部),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首部 8 字节。

    32.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握手协议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A与B建立TCP连接时:首先A向B发SYN(同步请求),然后B回复SYN搜索+ACK(同步请求应答),最后A回复ACK确认,这样TCP的一次连接(三次握手)的过程就建立了!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 图三.png
    图3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3)标志位:共6个,即URG、ACK、PSH、RST、SYN、FIN等,具体含义如下:
    (A)URG: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有效。
    (B)ACK:确认序号有效。
    (C)PSH:接收方应该尽快将这个报文交给应用层。
    (D)RST:重置连接。

    (E)SYN:发起一个新连接。
    (F)FIN:释放一个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
    (A)不要将确认序号Ack与标志位中的ACK搞混了。
    (B)确认方Ack=发起方Req+1,两端配对。
    二、三次握手
    所谓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即建立TCP连接,就是指建立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3个包以确认连接的建立。在socket编程中,这一过程由客户端执行connect来触发,整个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四.png

    图2 TCP三次握手
    (1)第一次握手:Client将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J,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Client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Server确认。
    (2)第二次握手:Server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Client请求建立连接,Server将标志位SYN和ACK都置为1,ack=J+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K,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Client以确认连接请求,Server进入SYN_RCVD状态。
    (3)第三次握手:Client收到确认后,检查ack是否为J+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将标志位ACK置为1,ack=K+1,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Server检查ack是否为K+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连接建立成功,Client和Server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随后Client与Server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SYN攻击:
    在三次握手过程中,Server发送SYN-ACK之后,收到Client的ACK之前的TCP连接称为半连接(half-open connect),此时Server处于SYN_RCVD状态,当收到ACK后,Server转入ESTABLISHED状态。SYN攻击就是Client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并向Server不断地发送SYN包,Server回复确认包,并等待Client的确认,由于源地址是不存在的,因此,Server需要不断重发直至超时,这些伪造的SYN包将产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导致正常的SYN请求因为队列满而被丢弃,从而引起网络堵塞甚至系统瘫痪。SYN攻击时一种典型的DDOS攻击,检测SYN攻击的方式非常简单,即当Server上有大量半连接状态且源IP地址是随机的,则可以断定遭到SYN攻击了,使用如下命令可以让之现行:
    #netstat -nap | grep SYN_RECV

    三、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耳熟能详,四次挥手估计就,所谓四次挥手(Four-Way Wavehand)即终止TCP连接,就是指断开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4个包以确认连接的断开。在socket编程中,这一过程由客户端或服务端任一方执行close来触发,整个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4 TCP四次挥手
    由于TCP连接时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要单独进行关闭,这一原则是当一方完成数据发送任务后,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一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FIN只是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了,即不会再收到数据了,但是在这个TCP连接上仍然能够发送数据,直到这一方向也发送了FIN。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则执行被动关闭,上图描述的即是如此。
    (1)第一次挥手:Client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Client到Server的数据传送,Client进入FIN_WAIT_1状态。
    (2)第二次挥手:Server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Client,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与SYN相同,一个FIN占用一个序号),Server进入CLOSE_WAIT状态。
    (3)第三次挥手:Server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Server到Client的数据传送,Server进入LAST_ACK状态。
    (4)第四次挥手:Client收到FIN后,Client进入TIME_WAIT状态,接着发送一个ACK给Server,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Server进入CLOSED状态,完成四次挥手。
    上面是一方主动关闭,另一方被动关闭的情况,实际中还会出现同时发起主动关闭的情况,具体流程如下图:


    图五.png

    图5 同时挥手
    流程和状态在上图中已经很明了了,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考前面的四次挥手解析步骤。
    四、附注
    关于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通常都会有典型的面试题,在此提出供有需求的XDJM们参考:
    (1)三次握手是什么或者流程?四次握手呢?答案前面分析就是。
    (2)为什么建立连接是三次握手,而关闭连接却是四次挥手呢?
    这是因为服务端在LISTEN状态下,收到建立连接请求的SYN报文后,把ACK和SYN放在一个报文里发送给客户端。而关闭连接时,当收到对方的FIN报文时,仅仅表示对方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还能接收数据,己方也未必全部数据都发送给对方了,所以己方可以立即close,也可以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同意现在关闭连接,因此,己方ACK和FIN一般都会分开发送。

    33.junit用法,before,beforeClass,after, afterClass的执行顺序

    JUnit4使用Java5中的注解(annotation),以下是JUnit4常用的几个annotation:
    @Before:初始化方法 对于每一个测试方法都要执行一次(注意与BeforeClass区别,后者是对于所有方法执行一次)
    @After:释放资源 对于每一个测试方法都要执行一次(注意与AfterClass区别,后者是对于所有方法执行一次)
    @Test:测试方法,在这里可以测试期望异常和超时时间
    @Test(expected=ArithmeticException.class)检查被测方法是否抛出ArithmeticException异常
    @Ignore:忽略的测试方法
    @BeforeClass:针对所有测试,只执行一次,且必须为static void
    @AfterClass:针对所有测试,只执行一次,且必须为static void
    一个JUnit4的单元测试用例执行顺序为:
    @BeforeClass -> @Before -> @Test -> @After -> @AfterClass;

    34.两个Integer的引用对象传给一个swap方法在方法内部交换引用,返回后,两个引用的值是否会发现变化

    不会,因为java中只有值传递,没有引用传递。

    35.Hashcode()和equals(), 明白背后的原理,包括hashcode()的用法,各自的区别,如何,何时覆盖,为何覆盖

    hashCode的方法是native的,equals是比较地址的,说明两个对象的想等是用equals来比较的。equals相等,表示两个对象想等,hashcode一定相等,equals不等,hashcode可能想等,hash冲突,但这并不违背hash原则,但是冲突还是少的好,这样可以提高效率,hashmap不需要额外交一个链接表来关联。需要重写equals的时候覆盖,java中有很多集合就是需要覆盖的

    36.区别new String()和"" 申明的字符串的区别,String不变量,堆上创建,何时栈上创建,传递变量时候的按值传递

    new String() 先在堆中创建对象,然后栈中的引用指向创建的对象. 和 string s =“”; 先在栈中创建引用,然后去常量池中去找这个string,如果没有则创建一个,否则直接指向引用,下次的话,直接引用,无需创建。

    37.集合,collection,array。 set, list, queue这些接口间的区别

    arraylist的实现和linkedlist的实现区别,HashMap, HashTable。涉及到各种效率问题等题目
    set,list,queue是继承collection是集合类的子类,array是数组容器.set不可重复,list可以重复,队列是先进先出。arrayList是线性表,单向列表,linkedlist是双向列表插入,删除快,查找慢,随机访问慢

    38.什么是泛型、为什么要使用以及泛型擦除

    Java在编译期间范型会被擦除。 Java中的范型是在编译器这个层次来实现。在Java生成字节码是不包括范型类型信息的,在编译期会去掉,这个过程就是范型擦除。
    那既然被擦除了,ArrayList<Integer> 为何只能添加int类型的?
    java是先检查代码中的范型类型,编译之前检查就不会有问题了

    39.异常的种类:

    ERROR ,Exception,RuntimeException.一般分为checked异常和runtime异常
    Unchecked Exception和Checked Exception,各列举几个
    checked exception :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Java.lang.NoSuchMetodException java.io.IOException
    unchecked exception: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Java.la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 ..java 8 中的hashMap有什么改变,说说hashMap 的底层实现原理

    变化1:java8 用数组+链表+红黑树的方式来记录键值
    变化2:java8 重写了resize()方法,解决了链表循环问题
    变化3:hash算法的改进.直接右移16位
    底层实现和原理:
    hashmap其实是一种数组+链表+红黑树的数据结构,在put操作中,通过内部定义算法寻址找到数组下标,将数据直接放入此数组元素中,若通过算法得到该数组的元素已经有元素了(即hash冲突) 就遍历链表,将新的元素放在链表的尾部,若这个链表的长度大于8,就转成红黑树。红黑树的作用,就是能够进行元素的快速查找。用node<K,V>来存储值,当hash冲突时,node中的next就会指向链表的下一个元素。
    为什么要引入红黑树:在jdk1.7时,通过hash算法寻址,能够高效的找到对应的下标,随着数据的增长,hash碰撞越来越多,在get元素的时候就原来越慢,这个时候红黑树的出现,就解救了这种情况
    解析一下map put方法的流程
    在扩容resize()操作中,因无需重新计算hash值,同时均匀将链表冲突的元素均匀分布到新的数组中。这设计实在是巧妙。

    41.为什么数组比链表随机访问速度会快很多呢?

    数组是顺序存储,在内存中是一个整块,数组元素的定位分为两步:第一步,计算下标i*数组元素大小求出偏移地址;第二步:数组首地址+偏移地址就是元素i的地址;链表的内存不是连续的,只能一个一个查找,速度自然慢很多了
    

    42.int 和Integer有什么区别,从虚拟机的层面解读

    1.首先 int 是基本类型,Integer是int的包装类.int 占四个字节,而Integer是对象
    2.在虚拟机中,int的对象是直接分配在栈中的,Integer是new出来的对象,是分配在堆中的
    3.java会对,1-127之间的数字进行缓存,也就是说 Integer i1 =new Integer(127) Integer i2 = 127 i1==i2 // true

    43.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的解读

    String 是final类,不能被继承,String s= ‘hello’+’world’,相当于创建了两个对象,创建之后就不可改变,存放常量池中,effective java 建议,如果是用string来拼字符串的话,要慎用,因为内存中会出现很多对象,内容多了之后会造成,内存溢出,通常可以用StringBuild来替代,StringBuffer因为是线程安全的,所以如果没有线程安全问题,就可以考虑用StringBuild来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试题之基础部分(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iy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