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锅,有盐有味有情怀
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
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
蜀汉之地,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渲染着这里;芙蓉之城,花开时节的明艳秀丽惊叹着这里;美食之国,川菜的辣淋漓尽致的刺激着这里。
漫步其中,领略着青羊宫 、浣花溪浓厚的历史情怀;品味着火锅、串串、川菜的热辣;感受着人们坦诚热烈的感情。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感动着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如此亲切,如此的让人意醉神迷。


真的如人所说的那样这里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就像陆游在诗中所说那般“为梅花醉”、“香二十里”、“从青羊宫到浣花溪”……


走马西应该也是如此,耳听马蹄,眼观锦城,轻嗅梅香,推杯换盏……店名“走马西”、店内软装、摆件均是以《梅花绝句》为主题,梅花为骨,锦城为魂,从视觉到感受,都是一等一的细致入微。



从青羊宫到浣花溪,绕着成都城西,陆游走了一圈,很有眼力,毕竟成都历史的源头就是城西。成都千年文明,到了今天全都话不多说地融在了一口沸腾的锅里,味道浓厚刺激,伴随着微微的回甘,在人们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成都的文明像火锅一样。讲究火候,不疾不徐,有着自己的节奏,慢慢的烹煮,不断地沸腾着,不会激烈的飞溅,也不会沸腾之后归于沉寂;讲究配料,海椒的五花八门,香料的万种组合,小葱的清香与豆瓣的酱香,看似冲突的种种都在这口锅里融合,相互成就……


作为走过路过必打卡的宽窄巷子,总是有着一幅笑看天下事的悠闲状态。走马西隐藏于复古院落,坐在其中,听着路过的手艺人吆喝着传了几百年的调子,小火咕嘟咕嘟,蜀地的诗韵酒香与思绪腔调都配着下了锅,一宽一窄、动静自如,这才是最巴适的好味道。
海椒、豆瓣、冰糖,让走马西的这口锅惊艳于宽窄巷子,海椒靠着色香味负责鲜香麻辣、豆瓣靠着绵密的油脂负责浓厚口味的层次变化、冰糖靠着与生俱来的灵性中和锅里的燥……
当然了,仅仅靠着一口锅可不能在成都立足,特色的菜品也是走马西吸引大家的重点。


平时见到的毛肚无非黑毛肚、白毛肚,不管是哪种看上去都是非常“干净”的,但是走马西的毛肚一端上来,会透露出微微的血色。并不是因为没有处理干净,走马西的血毛肚来自每日特供,保证新鲜,同时不冲水、不浸泡,完美保留毛肚鲜脆Q弹的口感!


走马西、跑马山,听起来超搭的。与平时吃到的澳牛、黄牛不同,耗牛肉肉质更嫩、更香。每日早晨屠宰好的鲜牛肉,快马加鞭的运到走马西的店里,不进行多余的腌制,保留耗牛肉最原本的嫩香,锅里烫一下,入口的耗牛肉嫩掉了舌头。


平时吃到的墨鱼滑虽然够鲜美,但是口感上总是摆脱不了海鲜肉打碎之后的绵软口感,走马西为了让口感也无限提高,在墨鱼滑中加入了打碎的脆骨,使得口感更加Q弹有韧性,不失墨鱼的鲜美,同时提升了丸子的口感。


如果说前三种是店里当之无愧的头牌,那么鲜椒牛肉就是走马西最大的黑马。虽然没有被放在菜单上的金牌爆品中,可是点击率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牛肉经过2小时的腌制,随后撒上青红椒再腌制1小时,让椒类的清香都渗透进牛肉,鲜爽柔嫩!


鲜嫩的牛肉片上裹满了海椒面,还没吃只是看看就会觉得菊花一紧,每一片牛肉都经过反复捶打,连辣椒也是直接锤进了牛肉里面,红彤彤的火辣肉体,光是看看就已经让人快满头大汗。


黄喉是吃火锅必点的一道菜,新鲜透亮的黄喉一端上来就忍不住想下锅。在锅里煮上几个来回,一咬下去,很有嚼劲,很弹牙,我一个可以吃三盘!


刚端上来的时候以为是银耳,但是后来才发现不是。以绣球的方式呈现,区别于银耳的软糯、黑木耳的生脆,绣球菌更加的鲜美嫩滑。绣球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多种营养和保健功能,具有超高的激活免疫能力,在日本有“梦幻神奇菇”之称。普通蘑菇生长在阴面,而绣球菇每天需要10h以上的照射,是世界上少有的“阳光蘑菇”,在欧美、日本极为畅销,价格昂贵。


龙须笋?纵使是吃遍成都的小编也是第一次听闻,果不其然,这是走马西的首创,全成都都很难找到第二家有。龙须笋生长在峨眉山脉海拔2000米左右的野生竹林中,在10度左右的生长环境中成长,绝对无污染,被人们称为野山珍。宋朝文豪苏东坡也曾称赞峨眉山龙须笋:“好竹连山觅笋香,饮食不嫌溪竹瘦。”
在锦城行走,总有人会告诉你往前走,哪里是前呢?这就是人类最古老的笑话,你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顺着往西走,就是走马西所在之处,你会遇见什么呢?
走马西
地址:青羊区下同仁路9号(近宽窄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