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UI设计之让用户愉悦的UI设计到底是什么?

UI设计之让用户愉悦的UI设计到底是什么?

作者: be63a512c695 | 来源:发表于2018-01-12 21:38 被阅读0次

    乐观派UI设计并非乐观地看待页面——至少不仅限于此。(查看大图)

    最近许多关于前端开发和用户体验的会议,讨论了心理表现最佳化,乐观派UI设计是业界一个如此微不足道的话题。坦白说,这个术语本身都没有清晰的定义。本文中,我们来探讨它的基本概念,寻找一些案例,并回顾它的心理学背景。然后,我们讨论掌握这项用户体验技巧的关键。

    开始之前,我得说,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界面能被称作“乐观派UI”。其实它是界面实现背后的心智模型。乐观派UI设计有它自己的历史和逻辑。

    很久以前

    很久以前——那时候“tweet”一词还只有鸟鸣的意思、苹果公司濒临破产、人们还会把传真号码印在名片上——网页界面相当单调。其中绝大多数没有一丝一毫的乐观意味。比如一个按钮的交互,可以遵循下面类似剧本来进行:

    1. 用户点击一个按钮。

    2. 按触发进入禁用状态。

    3. 一条请求发送到服务器。

    4. 服务器返回信息到页面。

    5.页面刷新,反映出返回的状态。

    那个年代,界面与乐观派扯不上什么关系。

    站在2016年回顾这些,我们会觉得效率低下;但是相当惊人的是,同样的剧本仍然在许多网页和应用中上演,它仍然是许多产品的交互流程。原因在于它可以预测,而且或多或少总会出点错误:用户知道这项操作已经请求了服务器(禁用状态的按钮表明了这一点),当服务器有响应,更新后的页面清晰表明这种客户端——服务器——客户端的交互结果。这种交互方式的问题很明显:

    用户必须等待。如今我们都知道,即使是最短的服务器响应延迟,也会对整个品牌,而非这个单独页面产生负面的用户感知。

    每一次用户的操作得到响应,都会以一种相当破坏性方式呈现(整页刷新,而不是更新现有部分),会打断用户的任务流程,可能影响他们的思维轨迹。

    我们甚至还没说到多任务,心理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令人不愉快。那么,如果某个操作本意不是改变环境(在线支付就是个需要改变环境的好例子),那么这种改变会在用户与系统的交流中创造不友善的氛围。

    不久以前

    然后,所谓Web 2.0出现了,提供了新的页面交互模式。它的核心是XMLHttpRequest和AJAX。一种最简单的进度条形式:“菊花”,补足了这些新交互模式,它的基本目的就是告诉用户,系统正忙着处理事情。现在,服务器返回信息后,我们不必刷新页面了;我们只需要对已经渲染的页面进行局部更新。这使得网站更加动态化,为用户创造了更加顺畅和亲切的体验。一个按钮的典型交互如今是这样的:

    1. 用户点击按钮。

    2. 按钮触发变为禁用状态,按钮上显示出某种菊花图形,表明系统正在运转。

    3. 请求发送到服务器。

    4.  服务器返回信息到页面。

    5. 根据返回的状态更新按钮和页面的视觉状态。

    这种新的交互模型解决了旧交互方式存在的一个问题:页面的刷新不会导致破坏性操作,保持用户所处环境不变。相比之前,这种交互亲切多了。

    XMLHttpRequest和菊花解决了旧交互方式的一个问题:服务器响应会导致破坏性的刷新,改变整个环境。

    这种交互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介。但还有一个问题:用户仍然需要等待服务器反馈。当然,我们有办法加快服务器响应速度,但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优化基础设备,用户仍然要等待。比如,研究表明78%的用户对于缓慢或不稳定的网站产生负面情绪。更有甚者,Harris

    Interactive为Tealeaf做的一份调查显示,23%的用户承认咒骂过自己的手机,11%冲自己手机大喊过,而且4%的用户在网络出问题时扔过手机。延迟就属于这类问题之一。

    大约78%的用户面对缓慢或不稳定的网站时,会产生负面情绪。

    即使在用户等待时展示某种进度条,如今也于事无补,除非进度条非常有创意。多数情况下,人们已经习惯性把菊花进度条当作系统缓慢的表现。菊花如今已经是一种纯粹的被动等待,用户毫无选择,要么等待服务器响应,要么关闭标签页或整个应用。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改善这种交互;我们来看看乐观派UI的概念。

    乐观派UI

    正如前文所说,乐观派UI仅仅是处理人机交互的一种方式。要理解它背后的核心观念,我们还是要回到“用户点击按钮”这个场景。不过它的原则用在任何乐观派交互上都一样。牛津英文词典的解释如下:

    乐观主义,形容词,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我们从“对未来充满信心”这部分说起。

    想一想:用户操作引发服务器错误的频率高么?比如说,用户点击按钮时,你的API经常出错吗?或者用户点击某个链接时经常会出错?说实话我觉得不会。当然,API、服务器载荷、错误处理等级不同,表现也不一样。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作为前端开发或者用户体验专家,你可能不会考虑。但只要API稳定可靠,前端以适当方式反馈正确的UI操作,那么由用户触发导致的问题会特别少。以目前状况来看,我敢说不会超过1%到3%。这就意味着97%到99%的状况下,用户点击网站的某个按钮,服务器的响应应该是成功的,没有错误。应该从一个更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乐观派UI基于一个假设,用户点击按钮,服务器在97%到99%以上的状况下返回成功。

    仔细想一想:如果97%到99%以上肯定是成功的响应,我们对于反馈就有充足信心——嗯,至少比薛定谔的猫有信心多了。我们就可以写出一个全新的按钮交互剧本:

    1. 用户点击按钮。

    2. 按钮的视觉状态立刻变为成功。

    就是这样!至少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仅此而已——不用等待,不用盯着禁用状态的按钮,也没有烦人的菊花转。交互流畅无缝,系统不会粗暴地现身,提醒用户注意它的存在。

    乐观派UI交互里根本没有禁用状态按钮和菊花。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完整的流程是这样的:

    1.用户点击按钮。

    2.按钮的视觉状态立刻变为成功。

    3. 请求发送到服务器。

    4.服务器响应发回页面。

    5.在97%到99%的状况下,我们知道响应会成功,所以不用再给用户添麻烦。

    6.系统只会在请求错误的情况下现身。暂时不用担心这块——我们会在后文中讲到。

    我们来看一些乐观派交互的案例。你可能很熟悉“点赞”按钮,Facebook和Twitter上就有。我们来看看Twitter的。

    很明显,从点击按钮开始。但是请注意用户松开并移开鼠标时按钮的状态。它立刻变成了成功状态!

    点了赞之后,Twitter立刻把它更新为成功状态。

    此时,我们用浏览器开发人员工具,看看里面的“网络”标签栏发生了什么。

    按钮的视觉状态改变,独立于服务器请求存在,此时服务器请求正在进行中。

    “网络”标签表明,服务器请求已经发送,但正在处理中。“赞”计数器还没有增加,但由于颜色变了,界面上已经清晰表明了点赞成功,甚至服务器都还没有给出反馈。

    服务器返回成功的响应后,计数器增加,但这个变化比色彩改变微弱得多。这就给用户提供了一种流畅连贯的体验,感觉不到任何等待。

    尽管赞按钮在视觉上已经变为成功状态,计数器只在服务器响应确认成功后才变化。

    在Facebook可以看到另一个乐观派交互的例子,也是点赞按钮。场景非常相似,不过Facebook是连着计数器一起直接变为了成功状态,完全没有等待服务器响应。

    Facebook用了和Twitter一样乐观派交互,但它连着计数器一起更新了视觉状态。

    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我们观察服务器响应时间,会发现它大约在1秒多。考虑到RAIL模型建议采用100毫秒作为简单交互的最佳响应时间,相比之下1秒显得太长了。但是,用户感知不到任何等待,因为这种交互天然的乐观属性。非常棒!这是心理表现最佳化的又一个例子。

    但我们要面对现实:仍然有1%-3%的可能服务器会返回错误。或者有可能用户断线了。又或者一种更有可能的情况,服务器在技术上返回了成功状态响应,但是这个响应仍然需要客户端进一步处理。因此,用户看到的不是失败提示,但我们也不能认为响应是成功状态。要了解如何处理这种状况,我们首先要了解乐观派UI在心理学上为何能起作用。

    乐观派UI背后的心理学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谁抱怨过主流社交媒体上的乐观派交互,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那种。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些例子已经证明,乐观派UI是有用的。但为什么它们有用?这仅仅是因为人们讨厌等待。仅此而已啊,亲!你可以直接跳到下个章节了。

    不过如果你继续往下读,说明你对深层原因感兴趣。那么,我们稍微深入一点,了解这种方式的心理学基础。

    大脑研究帮助我们理解乐观派UI起作用的心理学成因。

    乐观派UI有两个值得心理学分析的要素:

    用户行为的快速响应;

    服务器对于潜在错误的处理,无论是网络还是其他方面。

    用户行为的快速响应

    我们谈论乐观派UI设计时,我们谈的其实是人机交互中的最佳响应时间。早在1968年,这类交互就有了相关建议。当时,Robert B. Miller发表了他的开创性研究“人机对话的响应时间”(PDF),他在其中定义了不同类型的响应,用户可能从计算机得到的反馈多达17种。Miller将其中一种称为“控件操作响应”——按下按钮到得到视觉反馈的时间。甚至早在1968年,就规定了它不应该超过0.1-0.2秒。是的,这并不是RAIL模式首创——这个建议大约已经存在了50年。但是,Miller注明了,对于熟练的用户而言,这么短的延迟都可能太慢了。这就意味着,理想情况下,用户应当在100毫秒内获得操作的反馈。这就接近人体最快的潜意识动作——眨眼。因此,100毫秒的间隔给人感觉通常就是瞬间。“多数人每分钟眨眼大约15次,一次眨眼平均持续100到150毫秒”,伦敦城市学院神经学创立者Davina Bristow说,他还补充说:“这意味着我们每年有9天花在眨眼睛上。”

    正由于瞬间的视觉响应(甚至在实际请求完成之前),乐观派UI在心理表现最佳化中,是一种已经完善的技巧。但事实上,那些人们喜爱的能在眨眼间响应的界面,对我们而言应该不算惊喜,真不算。而且这也不难做到。即使在很早以前,我们在用户点击按钮后,会将它变为禁用状态,这通常就足以表明用户的输入了。只不过,界面中的禁用状态意味着被动等待:用户什么也做不了,无法掌控整个过程。这对用户而言很令人扫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乐观派UI中直接跳过了禁用状态——我们不让用户等待,直接给他积极的反馈。

    处理潜在错误

    现在我们进入乐观派UI设计中的第二个有趣的心理学问题——处理潜在错误。一般来说,有大量信息和文章讲述如何以最恰当的方式处理UI错误。但是,本文中讨论的错误处理,在乐观派UI中,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处理错误,而是什么时候处理。

    人们天生会把行为聚类处理,以主观定义的目标或者小目标达成为结束。有时候我们把这些聚类称作“思维轨迹”、“思维涌动” (PDF),或者就简单称作“心流”。心流状态的特征包括乐趣达到巅峰、精力集中、创造力爆发。在心流状态中,用户完全被这项活动吸引。Tammy Everts的一条推特准确描绘了这点:

    【图注:我喜欢心流状态的一切,除了一点,我会连续几个小时忘记眨眼。我的眼睛现在是这样的。】

    有时候,辨认出一个人是否处于心流状态非常简单。

    在网络中,这些活动聚类的持续时间短得多。我们回顾一下Robert B. Miller的作品。他指出,响应类型包括:

    粗略浏览列表信息的响应;

    仔细浏览图表信息的响应;

    “系统,你明白我要什么吗?”的响应。

    他把这几类都归为2秒延迟的类型,用户会获得相应类型的响应。如果不继续深究,我们应该注意,这些延迟也取决于一个人的记忆运转(这是指一个人记住一定量信息所需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不仅记住,还要能运用)。我们作为开发者和用户体验专家,这意味着在操作了某个元素的2秒内,用户会短暂进入心流状态,专注于他们期待的响应。如果服务器在这个时间内返回错误状态,用户仍然处于与界面的“对话”中,这是个比喻。类似于两个人对话,比如你说了一句话,对方委婉地反驳你。想像一下,如果对方花了很长时间点头表示同意(等同于我们UI中的成功状态),但然后最终对你说“不”。这多尴尬啊?所以,乐观派UI必须在心流状态的2秒内传达出错误信息。

    乐观派UI必须清楚表达错误状态给用户。最重要的是,它要在用户进入心流状态的2秒内发生。

    现在我们掌握了这项心理原则,用来处理乐观派UI中的错误,下面我们就开始面对那1%-3%的失败请求吧。

    乐观派UI的悲观一面

    目前为止,我听到最多的言辞,是说乐观派UI是一种黑魔法——作弊,如果你这么想也对。也就是说,运用这种方式,我们就是在对用户撒谎,编造他们操作的结果。从法律上说,每个法庭可能都会认同这一点。但我仍然把这种技巧当作一种预期或是希望。(记得“乐观”的定义吗?我们在这里允许某些“希望”存在。)“撒谎”与“预期”的区别在于你如何对待那1%-3%的失败请求。我们来看看Twitter的乐观派“点赞”按钮在离线状态下的表现。

    首先,点击按钮后它立刻变为成功状态,这符合乐观派UI模式——当用户松开并移开鼠标,它的表现和用户处于在线状态时一样。

    离线状态下,Twitter的点赞按钮仍然在点击后产生视觉变化。

    但由于用户离线,请求失败了。

    那么,在用户进入心流状态后,错误信息要尽快给出。2秒通常是心流的持续时间。Twitter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表达这一点,把按钮的状态还原回去了。

    请求失败后,Twitter以一种低调的方式还原了按钮的视觉状态,没有在视觉上小题大做。

    认真的读者会说,失败处理还能更进一步,准确告知用户请求没有发送出去,由于发生了某个错误。这就让系统尽可能保持隐形。但还有一系列问题:

    屏幕上忽然出现的任何形式的通知,会改变用户的环境,刺激他们去分析失败背后的原因,但这个原因在错误信息中可能已经说明了。

    就像所有错误信息或通知一样,它应该也要引导用户进入新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操作信息。

    操作信息又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好吧,可能大家都觉得这开始有点复杂了。因为这样的错误处理对于网站的大型表单有意义,但对于像点击按钮这么简单的事情,它就杀鸡用牛刀了——对于所需的技术开发,还有用户的记忆运转,都太过了。

    所以,没错,我们对乐观派UI中的失败要有开放心态。我们要尽快告知用户,保证乐观主义不会发展成谎言。但它应当与环境相称。对于点赞失败,还原按钮状态这样的微小提示足够了——也就是说,除非用户点击的是其他极其重要的状态,需要保证它时刻运转正常。

    极端悲观

    这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如果用户获得成功的反馈,但是在服务器响应之前就关闭了浏览器标签页,怎么办?最讨厌的情况是,用户在请求发送到服务器之前就关闭了标签页。但除非用户极其敏捷,或者有本事减慢时间,这种情况很难发生。

    如果乐观派UI运用得当,所有对于各元素的操作都在2秒内得到服务器反馈,那么用户就得在2秒内关闭浏览器标签页。这对于快捷键而言并不难;但是我们知道,97%-99%情况下,请求是成功的,无论标签页是否激活(只是响应没有发送回客户端而已)。

    所以,只有对于那1%-3%的服务器错误,这才算一个问题。然后,有多少人在2秒内匆匆关闭页面?除非他们在比赛关闭标签页,我觉得这个数量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你认为这个关系到特定的项目,可能会导致糟糕的后果,那就应该用一些工具来分析用户行为;如果这种场景存在的可能性足够高,就把乐观派交互限定在非重要元素上。

    我有意没有提及那些故意延迟的请求;这些不在乐观派UI设计的范畴内。而且,我们在悲观方面讨论得已经够多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运用乐观派UI的核心要点。

    经验法则

    我真诚地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理解乐观派UI设计背后的核心观念。可能你很希望在下一个项目中运用这种方法。那么,开始前请牢记这些:

    我们所有这些讨论的前提:你所依靠的API足够稳定,能够返回可预期的结果。这点无需多言。

    界面要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之前,找出可能的错误和问题。最好能够完全去除可能会导致API返回错误的因素。UI元素越简单,越容易运用乐观派UI。

    在简单的是非选项上运用乐观派模式,只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响应的元素。例如一个按钮的服务器返回状态包含“是”、“否”、“有可能”(每一种都代表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按钮就不适合用乐观派模式。

    了解API的响应时间。这点至关重要。如果你知道某个特定请求的响应时间一定在2秒以上,首先应该优化API到最佳性能。之前提到,服务器响应时间在2秒以内,乐观派UI才有最佳表现。超过2秒会导致难以预期的结果,用户会更加挫败。千万注意。

    乐观派UI不仅仅是点击按钮。这种方式可以运用于页面中的各种不同交互,包括页面的加载。例如框架页面就运用了相同的观念:你预期服务器能成功返回信息,所以直接向用户先展示占位符。

    看得出来,乐观派UI设计并不是网页中的新奇事物,也不是什么先进技巧。这只是另一种方式,另一种心智模型,帮助你掌控产品的预期表现。乐观派UI设计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学基础,聪明地运用它,能够帮你的网站树立更好更流畅的体验,同时,需要做的其实很少。但是,为确保这种模式真正有效,避免产品向用户撒谎,我们必须理解乐观派UI设计的原理。

    有问题怎么办

    还有什么实用技巧,可以在下方进行评论! 我会一一进行整理,然后继续更新。

    更多往期内容,可以翻看我以前发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怕找不到了,怎么办

    先收藏,如果收藏完还怕忘记放哪的,可以转发去自己手机上保存,这样子就能方便查阅了。

    --------

    想快速提升设计能力的,可以加我新开的学习秋秋君.羊哟!

    君.羊:3994957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UI设计之让用户愉悦的UI设计到底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kq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