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这边闺女出嫁后,第一年春节,娘家一般要在初三、初五、初六、初八、初九等好日子,给闺女送灯,大红灯笼一对,两把大红蜡烛。灯和丁谐音,寓意闺女嫁过去人丁兴旺,还有前途光明、幸福美好等寓寓意。说是送灯,除了灯笼之外,更多的是娘家送的白面蒸成的老虎、鲤鱼、鹣鹣等动物的花馍。第一年所送花馍,娘家年前都要请村里心灵手巧的妇女,当成家里大事,选择天气好的日子专门制作。
欢笑吵闹声中,巧妇们一搓一揉,一折一弯,一剪一压,一个个花馍就排在了案板上。老家的花馍从来都是不用染色,雪白细腻的面粉搭配香甜的红枣、饱满的核桃、油亮的黑豆、朱红的小豆等简单材料,蒸成的花馍看起来素净清爽,简洁大方,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花馍一般都是成双成对摆放,所以娘家要多蒸一些,蒸好后,从中挑出最周正俊样的,凉透后,摆放在洗干净的大缸中,盖上白色的新包布,只等年后说定的日子,送到闺女家。
如果闺女生了孩子,从当年开始,娘家一般在每年初十前,给外孙送去灯笼。灯笼最早都是手工制作,一般女孩送莲花灯、鲤鱼灯,男孩多是老虎灯,也会根据每年的生肖年份,制作生肖灯。所送灯笼,都会搭配十支黄蒿做杆的红色蜡烛。后来,手工灯就很少见了,先是流行依然点蜡烛的圆柱形,由褶皱彩纸,绘满各色图案的折叠灯,后来变成装电池的各种塑料动物灯,再到电子的动物及动漫卡通灯。
外婆家送灯,一直要送到孩子12岁(第一个本命年)才结束。最后一年送灯,叫完灯(全灯)。有孩子完灯的家庭,年前就早早定好日子,通知亲友,年上要在家里设席摆菜,宴请宾客,当成家里头等大事来过。陕西蒲城、渭南一带,对孩子完灯尤为重视,相当于为孩子12周岁,举行成人礼一样的仪式,标志着孩子从童年进入少年,也预祝孩子往后健康成长、学业有成、前途似锦。外婆家送灯到此终止,故称为“完灯”。
孩子完灯,主家设宴待客,外婆家是完灯仪式上的绝对主角。陕西俗话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外甥完灯,送了12年灯笼的舅家送什么礼给外甥,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八十年代初,外婆家除了一大筐必备的各色花馍之外,就是手电筒一支,新衣服一身或两身(那时成衣少,都是扯布料),新帽子一顶,新鞋袜子各一双。条件好的,鞋子买成品,回力球鞋是那时顶配。条件差一些的,就是外婆或舅妈亲手缝纳的手工布鞋。一般来说,孩子姨、姑的礼物价值低于舅舅,其他亲戚又比姨、姑差一些。基本都是衣服鞋袜之类,只在一身或者一件数量上的差异。这几年,渭南一带完灯越发隆重,都是在宾馆饭店举行,宴席预定五一前就要完成,不然订不上,因为完灯都是集中在年初十以前举行。完灯的礼数也越来越重,一般朋友二三百元,亲戚关系五百到一千元,舅舅外婆家手电筒不送了,但高级台灯必不可少。实物从手机到变速自行车到平板、笔记本电脑、钢琴、古筝等各不相同,现金礼钱甚至上万。各大饭店完灯宴席一散,舅舅们这个外甥送灯的任务宣告圆满完成,外甥多的舅舅,又该开始准备下一个外甥的完灯礼物。
现在,完灯除了收礼吃饭,没有什么特别仪式了。以前待客之后,从正月十三开始,有孩子完灯的家庭,要在堂屋摆放一张桌子,铺上红色包袱,把孩子完灯时,外婆家蒸的各色花馍及舅舅亲戚们所送礼物,悉数摆放在桌面,家里大门外红灯高挂,屋里灯火通明,请村里人到家参观。娘家花馍多,质量高,亲戚礼物价值高的,就特别有面子。来参观的村民,免不了对各家礼物品头论足,如果村里还有人完灯,更少不了对比,有时也会因此生出不少是非。这种参观,持续到正月十五当晚,完灯仪式才算圆满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