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流金岁月》,暗藏的亦舒女郎

《流金岁月》,暗藏的亦舒女郎

作者: 笑笑生风 | 来源:发表于2021-02-23 12:38 被阅读0次

    在我叮叮咚咚整理房子,装柜子、搬家、迁移户口、买家具的过程中,《流金岁月》落下了屏幕。

    这部也是打着亦舒小说的都市剧。比上一部《我的前半生》受到的责难要少很多,可能是有了《我的前半生》打底,大家的期望值下降再不会捶胸顿足,编剧内省的地方增加,品味没有那么恶俗,但是玛丽苏的内核不变,依旧那么陈旧。

    那就好奇了,为什么编剧秦雯看了那么多遍亦舒小说,却抓不到她的精神内核呢,不能体会时代女性真正需要的那一点星光呢?

    而且越是被骂得狠,她居然一点也不受影响,还无辜地说,小说变成剧本就是要改编的呀,而且我没有变内核。

    啧啧啧,这得有多么深厚的铁罩衫功夫啊,比起文化人的脆弱的心灵,她可真是厉害,风吹雨打都不怕。记得大佬爷们冯唐都曾经被网友几句疾风弄得黯然神伤。

    不能小瞧女性的力量。一位网友评论:她,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妥妥的亦舒女郎人生标配。

    一位普通的编剧,因为机缘巧合编制了亦舒的小说,从此热浪不断,一部接一部,直到观众气断身绝,不再对亦舒电视做念想。她却功成名就,盆满钵满。

    完全不是嫉妒之言,只是深深惋惜。她本可以做好,有资本相助,有优秀演员加持,完全可以做到既美又飒还有一点深刻的主题供观众去思考。说什么迎合观众,并不是,看是迎合她自己。

    《剧本》的作者,资深影视编剧教授理查德•沃尔特说到:她也许不知道她在写她个人故事,但她还是在写她个人故事。她的手和心决定了她写出的剧本只能是:她自己的故事。

    她的深浅决定了剧本的走向。

    亦舒小说有很多空白,最大一点,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因为她从不创造流血爆裂撕扯场面,她觉得不体面,于是很多争斗最后都化成主人公心底的刺伤,打落牙齿和血吞。

    作者也曾做过尝试,短篇小说《当小三上门》,光听名字就是一场世纪大战。没错,很细腻地刻画了当时小三上门的嚣张和丈夫的无赖面孔,任何人在那种场景下都决然忍无可忍,女主一把水果刀刺在男人的胸膛……

    之后呢?女主张皇失措,跌跌撞撞中慢慢清醒过来:杀了人,原来是弃妇现在是杀人犯,变得更加不堪的处境。

    多么绝望!好在她遇见了时间大神,时间滴滴答答转回到那天下午。实况还是改写,她联系中介立即卖房,收拾细软,订了最快的机票,争取在男人回家之前离开。一分一秒都不能拖延,只要遇到男人,那那场大战势必不能避免,命运绝不会改写。

    这个故事也许就是作者的人生经验,任何撕扯过程的结果没有好处。

    她信奉的是转身离去,重新开始。这是她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意义。

    但是《剧本》里说:每一个场景、每一格画面都渴望有明显冲突。一个负责的剧作家应该能够指着剧本的任何一个章节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冲突在哪里?

    所以,作为编剧的她必须在亦舒小说的空白里填补冲突和制造冲突。因此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了很多情节,甚至还有蒋南孙斗男朋友的前任这样的内容。

    冲突应该是编剧刻在骨子里的意识,她加戏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观众并不卖帐,这都什么嘛,以蒋南孙的磊落洒脱的秉性,她并不会去斗三。而现实中的蒋南孙原型遇到这种情况,也是放手的。

    作为编剧的她应该挑出窠臼,下功夫再去寻找符合她性格的冲突,而不是斗三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情节。

    《剧本》一个要求:剧本的整体性。它的每一个侧面和细节揭示扩展人物角色的性格。

    亦舒小说常常让人感觉:感情是不能争夺的,宁可一而再,再而三的寻找,直到找到那个对的人。

    《流金》里说:人海中找了那么久,不是他,不是他,不是他……

    编剧在制作冲突时并没有理会这个核心,还是按照寻常套路去写智斗小三。

    品位方面,她也是有去展开亦舒在小说中描写蒋南孙家的old money,老太太招待南孙男朋友吃饭,吃鱼要放在长盘子里,一桌十个菜,有客来添一个狮子头。

    这,也叫与众不同?

    我们平凡老百姓家,装鱼也是用长盘子啊,因为装着刚刚好,方便好拿。而且家里三代同堂的,一桌十个菜很正常。且不说自己外婆90岁时,家里曾孙一堆都围着饭桌吃饭,没十个菜怎么行。就算是现在普通人家两个孩子四个大人,吃饭也是满满一桌菜,没十个也有八个了。

    编剧显然没有去仔细研究老派的讲究,只是流于表面。大家都知道,解放后破四旧把一些很小资的做派洗涤荡尽,大家都成了庶民,但是在上海还是存在很多生活智慧和品位。

    上海名媛及作家奕方在《拎得起》中写到:

    老保姆把家务料理得妥妥当当,唯有全家的饮用水是外婆亲手处理,这个20世纪40年代上海中法大学药理专业生有着独特的一套。

    前一晚外婆先将自来水通过碳芯过滤,第二天一早煮开后注入三只老式的厚身透明玻璃大药瓶。待凉后,一瓶留到下午煮咖啡或红茶,另外两瓶分别泡入新切的柠檬片或小黄瓜,驱散了泥土气,还带点沁香口感。我就这么一直喝到中学移居美国。

    看看,这种品位都是很低调隽永的,不是浮夸的。

    另外编写的职场戏是没法看,既不接地气,也不新锐时髦。有网友评论可能是该编剧一毕业就是编剧,没有进过职场。

    没有职场经验,也不是没有办法。像村上春树也没什么职场经验,但他可以查阅大量资料,直到自己去融化它。

    隔壁的正午阳光也拍现代剧。很明显,故事情节经得起推敲,它能够体现当代生活中的种种矛盾。《都挺好》中重男轻女、啃老、愚孝、养老、社会巨婴、道德绑架这些问题,在亦舒小说里都分明有点到,为什么编剧不能在这上面制造冲突情节,而只是轻飘飘地换成玛丽苏的架势。观众早已经成长,赵薇说的,“中国的女性早已经变了,很多电视剧的女性题材都过时了”。

    那么多社会问题,那么多矛盾都没有入她的法眼,不能够说她单纯,因为这个复杂社会不容人浅薄,只能说比较懒。

    据说王家卫的《繁花》编剧也是她,胡歌主演。因为亦舒,她被议论,也被看见,红了。她的鸿运简直挡也挡不住了。

    所以她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时也,势也。

    新丽买下了一堆亦舒的版权,下一个要拍摄的是《独身女人》,看立案介绍估计主题又要翻车。亦舒这部小说是讲一个女教师爱上学生家长的故事,是不是和《简爱》很像?“穷教师终于找到男主人做户口了”,连亦舒自己都在小说里自嘲。

    可是她的笔锋一转,结局偏偏不是《简爱》。而是:女主拿走了自己的婚纱,决定一个人,喝红茶、坐在阳光下看书,约朋友上街。

    注意,这里绝不是一个沮丧的结局。相反还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经历这一切后女主没有悲观,而是认为“人生是个旅行团,已经参加了这个团体,代价早已付出,多看一个城市总是好的。”

    时下的新闻,那位56岁自驾游享受人生敢为自己活的女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独身女人不是不要团圆,当团圆放弃了自己时,也不需要哭哭滴滴,独自开着自己的小车上路亦是一种乐观有趣的生活方式。

    这才是给时下人们最好的启迪,如果电视剧能够按照小说的结局来,是非常有建设意义的。

    不要改成《简爱》,世间有太多简爱的灵魂,但是没有简爱的际遇,不要误导前仆后继的简爱了。如果要当高贵的简爱,请赐予她忍受失落的坚强,赐予她独自生活的乐观。

    希望编剧在经受了一轮又一轮的亦舒改编之后,更接近亦舒核心价值,以及体察当下女性最要的是什么。毕竟给了那么多的资源,人群中那么亮眼,还是要弄得比一般剧高一点。

    最后不得不感叹一句,成名要早啊,她没有受过什么辛苦卓绝,却高贵漂亮的赢了,这才是亦舒翻云覆雨的笔下传奇。

    信焉,亦舒女郎真的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金岁月》,暗藏的亦舒女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nf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