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星期二,农历腊月十三,据传嘉祜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径荆州,乘船江行,看到两岸的群山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艳丽景象、巍峨的气势所吸引。于是诗人写下这首诗,以多维多角度地描写船行之速,来表现诗人当时的奇趣盎然。作为现代人读完这首诗后,感受到东坡江上看山,看到东坡先生当时对人生的无奈。人人都是尘世过客,这么好的美景,还没来得及回味眼前的风景,就像那山峦、小路和隐约的行人一样,转瞬即逝,便带着遗憾与惆怅匆匆告别了短短的人生。时间就是历史的长河,把一切万物浓缩在其中,让我们学习东坡先生,把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与后人共享。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去了。
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盘回曲折,高远处隐约地看见有人在上面行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举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单的船只却像飞鸟一般往南驰逐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