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说前几天发生的一段小故事。
我跟几个妈妈小伙伴在楼下溜娃。我们找了个相对干净的地方,让宝宝们满地爬,扶着墙壁站,捡地上的小垃圾(- -||| 宝宝们就好这口)。
这时,月龄相仿的睿睿,由他奶奶抱着来了。
奶奶看到满地爬地几个孩子,嫌弃地看着睿睿说:你们的孩子都会扶着走啦?我们家睿睿到现在还不会爬呢!
我们叫她也把睿睿放下来一起玩呀。奶奶摇摇头说,这么脏,不行。
呃,那就别怪宝宝不会爬咯。
但是,几个满地爬动作灵活的孩子似乎激起了睿睿奶奶的焦虑,她开始不断询问我们关于孩子们的情况。
你的孩子几斤啦?
长几颗牙?
辅食能吃多少?
会不会叫爸爸妈妈?
好带吗?
每问完一个问题,她都要表示睿睿的表现让她很不满意:吃得少、牙长得慢、体重太轻……好像睿睿是个不及格的孩子,比别人落后很多,让她操碎了心。
可眼前的睿睿,明明是个健康可爱的孩子,并没她说的那么糟。
反而是老人的态度,让人挺不舒服的。
02
像睿睿奶奶那样的家长,大概并不少见。
平常溜娃,也时不时听到家长吐槽自己的孩子:
“我家这个,性格很不好,倔得要命。”
“我家的总比别人慢半拍。”
“我家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他们热衷于跟别人比,各项指标通过,才松一口气。
当孩子有些地方落后于别人时,家长就会很不满意。
这也是为什么,到处都是家长口中的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人又不是机器,总会有高有低,有快有慢的。
可是这些家长见不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慢。当成长速度没达到他们预期时,就会引来他们极大的焦虑。
03
有人说,这是因为爱孩子,希望孩子更优秀。
但我想说,任何看不到孩子真实自我的爱都是耍流氓。
对比之下,孩子就像一个个工厂里的产品,各项指标打分,分数越高,才越让大人满意。
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控制。
因为这样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你优秀,我才喜欢你。
这样,孩子并不能按照自己想做的,按自己的方式成长。
其实,每个孩子如此不同,有自己的节奏。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爱他,看到他的感受。
爱他,如他所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