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高的姿态,市侩的入世
――从《汉书》看董仲舒
“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这首《董仲舒》是唐代末年诗人罗隐所写,诗中对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颇有讽刺的意味。但回顾罗隐一生,不难看出,他一生所追逐的,也不过是董仲舒当年设想和拟定的制度延续践行者罢了。这就是说自西汉以后,逐渐形成的读书子弟,儒家门生,经世之学,一生仕途,追逐功名,治理天下。这些是他们作为文人即使不喜欢,也逃不脱的宿命。而这种的宿命开创者董仲舒,本身也是这样的一生。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他所生活的这个时期,正是西汉王朝,在结束王权争霸的战乱后,从“文景之治”所制定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中,看见汉王朝逐渐恢复发展,使民生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中,物质基础得到繁荣,社会文明也逐渐提高。到汉武帝看少年天子,走向雄图霸业,开创辉煌政绩。这使董仲舒遇到属于他最好的时代,成为开创今文经学时代的思想家,也为后世提供无数话题的争议与批判。
从班固所著《汉书.董仲舒传》可以看出,在董仲舒去世一百多年后,他所倡导的儒家经学思想,已经在东汉王朝建立与稳固,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而在这之前,董仲舒出现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儒林列传》中,只是作为儒学流派的传承一支来写。也就是说,司马迁虽然曾经师承董仲舒,但那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还只是众多思想流派里的一种代表,只不过在封建王朝的建立中央集权,统一思想中,董仲舒所提出来的思想主张,最为实用,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接地气。虽遏制人性,以及限制了中国后来百家思想的发展等各种弊病,却有利于王权的统治和实施。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皇权推崇董仲舒,但又被后世的大家们厌恶。
董仲舒真的是那么热爱权利名利吗?这个很难定义,不过翻开《汉书·董仲舒传》第一页,就写“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董仲舒是出生在一个拥有大批藏书的大地主阶级的家庭里。拥有着丰富的知识资源,为他求学博览群书,提供了有力条件。所以董仲舒除了精通儒学,还贯通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思想流派。因此董仲舒在他30岁的时候,开始传经授业,广招门生。同时,他不同于别的师生讲授方法,而是垂帷幔不面授。这样的方式,并不是董仲舒想做神秘主义,来吸引学生。因为第一他本身就是大地主出身,不用考虑利益。同时他的知识渊博,气度举止,早已广为传播,不需要再以另类方式去显示他的不同。对董仲舒而言,学生只需要听授他所传播的知识,不需要让学生知道他是谁。此时的董仲舒,是以他本身自带的那种清高姿态,在世俗中隔绝出自己的空间,有大隐于市的骄傲。
然而,作为那时贯通古今博学的儒学大家,又怎可能只过玄黄似的生活。所以董仲舒一生都是有出入在仕途里。从“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数百,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这句话看出,当少年天子汉武帝在从前朝的分裂战乱与稳定后,在经济基础平稳时,对整个国家政治统治的格局与方式,有着急需和强烈的要求。数百贤良,求才若渴,董仲舒只是其中一位。那时,汉武帝提出是:“朕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而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正好与皇权需要的思想控制欲,和解决完善的统治体系需求,不谋而合。使董仲舒的思想在数百贤良中脱颖而出,成为统治阶层,至上而下,最有力的左膀右臂。
那么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就是著名的《贤良对策》(也称《天人三策》)的问策。
这段君臣征问与作答的策论,主体分四部分,董仲舒都是以《春秋》来作答。在董仲舒提到的第一点,就是迎合了帝王的内心需求,“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在《汉书·董仲舒传》写:“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习,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强勉之谓也。”董仲舒是用先肯定王权的权威性,是得到天地授予的神权性。再从中一一拨开,天象所显示出的意志和命运与王权勤勉的关系,既是借助天命所归的力量,一方面警示王权的约束性,同时也为君权提供了无他挑战的权威性。
同时,董仲舒说道:“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以礼义仁智信,再提出三纲五常的策略,来巩固从君王到百姓的地位统。同时董仲舒用其中以儒家孔子学说“不教而诛谓之虐。”为教化基础,这为他提出的“抑黜百家,独尊儒术,”提供出它具有统一思想的重要性。“《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样用思想统一,准则统一,行为统一的方式,让官员与百姓都有相应的遵守依据。这就是第二点,建立出春秋大一统。
再者,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在治国策略上以德治国,实行仁政,建立太学,改革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如在《汉书·董仲舒传》写到,“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董仲舒用例证,来说明正确有效的选拔制度,为国家政府的行政职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作用。
从《汉书·董仲舒传》问策作答上看,他的思想主张过程,有着系统而深刻的社会可实践性与操作性,是玄黄无为而治,虚幻杂乱的管理国家运转机制中,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是他完全可以超脱于世之外,却深入生活市侩,敏感的看待社会走向。因此董仲舒虽然是用《春秋》作为他一生社会政治走向的依据,顺应历史时代的发展,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思想依据。但还是不能摆脱思想局限,和不切实际的民生治理方法,这也是后世人文对他褒贬不一的缘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