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那年,我学会了说话,要什么,说什么,去百货公司看到喜欢的玩具会走不动路。后来,花了大半生,却忘记了怎么说话,说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不说不出来。
本来冲着解决问题去的,结果聊成了老死不相往来。
就连亲朋好友之间都不例外,想要关心对方过的好不好,结果“结婚了?生子了吗?月薪多少?”这样的关心三连问让对话更加艰难。
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一点小尴尬来作调剂,但是尬聊伴着我无处不在,它就像个诅咒一样不屈不饶的打算陪着我走一辈子:
上学时:哎呀乖乖,你这次考了年级多少名呀?
“……”
见到老外时:“Excuse me,do you know……”
“……”
姐妹日常:哇,你今天穿的好漂亮哦,诶?你是不是又瘦了呀?
“……”(我也想啊。)
老同学见面:“老同学好久不见啦,你在做什么工作呀?”
“我在卖保险,我跟你说’&*%¥#……”
“……”
适婚年龄:“谈朋友了吗?买房了吗?你工资多少呀?”
“……”
此时只能默默坐端正,回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于是就有这样无聊的专家(十有八九也是(si)个尬聊天尊)研究了一种避免自己话唠的“交通灯法则”:
在谈话的前20秒钟,你面前的灯是绿的,只要你的谈话内容与对方有关,他是会喜欢你的;
接下来的20秒钟,灯是黄的,人们开始对你的谈话内容逐渐失去兴趣,认为你啰嗦;
在40秒钟的时候,灯变红了,这个时候你最好停下来。
除非你非常善于交谈,不然凡是说话超过半分钟的人,都会让对方觉得唠叨。
当我们察觉到对方没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时,听听对方是怎么说的吧,别自己唱独角戏。
否则强迫别人听我们的废话只有两种后果:
一、他很想怼回你;
二、他很不想理你。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会营造出一种微妙而尴尬的气氛。
而容易把天聊死的人就像冰块,长期以往,就演变成了尬聊天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