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号,我再次回到了原来的地方。3年前,我离开这里是因为厌倦,现如今回到这里是出于无奈。在重返故地的日子里,我不断思考这个决定的对错,因为这里还是从前的模样,而我俨然成了二等公民!
公司里依旧散落着来自四面八方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的人,他们的VX昵称分别是“前菊花厂员工”、“中兴XX部”、“原XX经理”等,仿佛民国时期的一帮家道中落、抱残守缺的满清遗老少。这些人安步当车地从摆放着外卖和快递的大厅走过,从机器轰鸣的实验室旁走过,从贴满宣传口号的企业文化墙边走过,这里赫然写着“让沟通和信任无处不在”、“撸起袖子加油干”。领导依然会号召员工积极加班,同时把如山的任务分配给安静顺从的员工;而放任脾气古怪、难以相处的员工优哉游哉,无所事事。没人关心是否有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而只关心你是否正在低头做事。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报怨公司政策,报怨工作方式,我担心整个WT的未来,也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自己不得不再次离开。直到有一天,我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个up主给自己家的猫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内部电梯、电视、沙发一应俱全,厨房,厕所、洗漱台应有尽有。我突然发现,哦,原来有意思的人和事那么多,自己何必为一些无聊、无趣又无可奈何的事徒增烦恼呢?马库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曾说过“要懂得,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而如果想改变现状,必须先接受现状”。是的,人不可能像头驴一样一辈子都拴在一棵树上,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机率离开一个地方,走进一片陌生的未知之海。当我承认自己“技有不及,力有未逮”时,我渐渐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身后那一位大哥,他的每一次出场都在我的预料之外。今天艳阳高照,你以为他会准时到岗,可你等上一天,也见不到它的身影;明天大雨如注,你以为它必定会调休在家,可他偏偏就能风雨无阻,倍道而行。你接到营销电话,漠不关心,挂断就行;他接到营销电话,反向科普,教育叮咛。别人上班主打一个精诚合作,大哥讲究一个神出鬼没;别人工作主打一个和气致祥,大哥讲究一个张嘴骂娘。别人渴望成为“工作能力天花板”,大哥坚持“老子做事你别管”。在生活和工作的鼓点上,大哥的每一步都能精准踩到别人的脚背上。
37signals的创始人贾森·弗里德说过,不要用"生产力"这个词评价程序员,因为它是评价机器的。但我前面的姑娘则完全把自己训练成了机器。她的工作仿佛永远是复一日的重复劳动、机械般拷贝、粘贴,从没有人想着将这些重复劳动通过编码实现(这正是程序员该做的事啊),把她从中解救出来。如果人类的低语声中,三分之一是叹息。那么她则从不低语,只是叹息。这叹息会在任务分派后响起,也会在紧急加班时响起。叹息中有一半是无奈,别一半是对新鲜事务的期待。这些叹息声穿过漫长的季节,流过平静的岁月,最后在曾经纯白的回忆里留下或深或浅的灰斑。当脑海里出现“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感叹时,她给人的印象也自“佳人如梦、砰然心动”变成了“壮士好走,恕不远送”。这种变化是逐渐发生,但并非无法察觉,于是她也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减肥计划。绝大多数人,在减肥的路上“走走停停”,而她在减肥的路上“管饭就行”。事实证明,不止风霜可能雕刻你容颜,可能是长期加班、彻底难眠,也可能是精品小食,可咸可甜。于是,坐在她身后的我,顺理成章地获得了被不定期投喂的待遇,不知是我的幸运,还是她的不幸。但我知道,这肯定不是真正的她,因为她胸前的入职照片,仍旧是自己笑容满面、朝气蓬勃的样子。
至于,其它同事则完全处于薛定谔的状态。在职时,我没有记不住他们的样子,想必在他们离职后,我大概也不会记住他们的名字。我活着自己的小圈子内,他们活在自己的小圈子内,领导活在自己的小圈子内。这些个小圈子是一个个透明的气泡,隔绝了外界的危险,也给了内部的人安全感,它使得彼此的距离不近不远,也使得人人的交往不深不浅。如果说有的人会是你人生中上的一段风景,那这些人可能只是路上的一阵风,连景都算不上。
至于整个团队管理,除承认领导格局宏大,高屋建瓴外,我只能说“神目如电,明见万里”。业绩考核、KPI评优温和地采用“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平均主义法则。这一潜规则以不动如山的气势,拉平了所有人的心理预期,实现了技术能力的削峰和业务能力的限流,保证了整个团队的能力如一潭死水般波澜不惊,可美其名曰:静水必深,别太认真!无论你是挑灯夜战,通宵达旦;还是能力有限,彻底摆烂,都能评上优,也能吃上饭,让你可以摸鱼摸得心安理得,划水划得自由活泼。在整个行业内卷、精神内耗日益严重的今天,实在是行业不可多得的一股清流。
在人才培养和岗位提升方面,更是不据一格,不论死活:不管能力行不行,不问头脑灵不灵,只要上级需要你,苍蝇也能当门铃!别问为什么,问就是“心灵契合”!其人才选拔的严苛程度,让二战时期的大英征兵官也自愧不如!当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场面展开在你眼前时,你会发现,“张飞在绣花,八戒在看瓜;林妹妹智斗八杰集,西门庆巧娶阎婆媳!”
产品研发方面则采用“测试驱动研发2.0版本”。当竞争品友商还停留在测试需求驱动研发建模的传统思维之上时,我们已经率先迭代新打法,实践新理念,即测试人员驱动研发人员。基本主旨是:测试人员怎么讲,研发人员怎么干。测试人员没有讲,研发人员绝不干;测试人员胡乱讲,研发人员照样干。从而打破了团队壁垒,实现了产品共建,在将研发工作反向挂沟到测试人员的同时,极大降低了研发工作复杂度,拉高研发人员的满意度。进而使用整个产品达到一知半解,难得糊涂的道家化境,正所谓:
服务未挂,何需优化;
忘掉性能,管用就行。
但,如果由此得出这里的领导不爱岗敬业,得过且过,那就大错特错了。无论是灯火阑珊的夜晚,或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有人在加班,那个人一定是团队的领导。无论是键盘发出的急促声响,还是屏蔽上闪烁的明暗幽光,在这无声而浓重的夜色里,都完美地呈现出一个奋斗者努力向上的模样。如果你以为这种一力承担、无声奉献的精神,会感染每个团队成员,让每个人主动发光发热,那又大错特错了。普通公司的奖金、股权激励制度一般是“领导吃肉,下属喝汤”,而这里的却是“弱水三千,领导全端”。也就是说,一般员工无论如何努力、埋头苦干,没有你的肉就是没有你的肉,就算你是一名哇哇叫的产品总工也概莫能外。所以,在那些寂静无声的夜里,在面对闪烁的屏幕时,无论领导是在B站编写官方声明,还是在P站研究人类进程,都对整个团队产生不了丝毫的激励和示范效应!当他们在表彰大会上笑容灿烂时,没人会嫉妒,应该那是他们应得的;当他们在深更半夜埋头苦干时,也没人会在意,因为那是他们应得的。
时至今日,我不猜不出他们是活得通透,还是过得澄澈。岁月仿佛真成了一片安静流淌的河水,而他们漂浮其上、心平气和。又或者,大家都在猜测的身边的透明气泡何时会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