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阅读教学“举一反三”的一点思考

关于阅读教学“举一反三”的一点思考

作者: 怡风61123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23:04 被阅读0次

        叶圣陶先生在论及教师的“教”时曾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那么,怎样运用教材,才能举一反三?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说教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一篇课文,多则上千字,少也有几十字。从字词到段落,再到篇章结构,精妙之处、涵盖内容不可谓不丰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怎样运用才能是教材担当好例子的作用呢?囫囵吞枣一把抓,肯定不行。恰当的做法是:知识的细化。

“知识的细化就是知识的精细化研究过程”(王荣生)。想起我前两周上《故乡》。课堂中有个片段,是着眼于“细”,来进行教学的。现摘选出来,结合叶老的文章,进行再次反思:是否运用好教材的例子作用。

主问题设计:“小说,往小里说”

你觉得自己读懂这篇小说了吗?

对小说情节的梳理、人物的分析、景物描写的赏析只是浅层次的阅读。对小说主题的探究、艺术手法的分析和小说阅读方法的总结才是深层的阅读,是我们要追求的更高层次的阅读。处于浅层次的阅读水平,只能算是大致看懂一篇小说。居于深层次阅读的阅读水平,才是真正理解了一篇小说。也就是说,大致看懂一篇小说和真正理解一篇小说是有距离的。如何减少甚至消除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呢?需要从细节入手。

    这里的细节既包括字词句段修辞、表现手法,还包括修辞、标点符号等。

    因此,接下来,我们在初步梳理小说情节基础上,让小说:往“小”里说。请你细读课文,发现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在你觉得特别的细节处进行勾画和批注,写出你对这处细节的理解。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发现了闰土对“我”称呼的变化,还通过省略号和问号的使用走进了人物内心。有时,我们总觉得学生学不懂,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我讲的知识在该细化的地方细化了吗?给学生搭的梯子合适吗?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这一小步上能顺利上升吗?多这样思考,教材的例子作用才能用好。

相关文章

  • 关于阅读教学“举一反三”的一点思考

    叶圣陶先生在论及教师的“教”时曾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

  • 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

    在这炎热的夏天,感谢有这样一场视听盛宴,感谢有互加计划,感谢时老师带我们走进阅读。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小学的语...

  • 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

    昨天上午,我们英语组在小会议室开展大教研活动,并由董吉利老师和常晓媛老师给我们分享外出学习收获,从两位老师...

  • 关注语文要素,关注课后习题

    昨天晚上聆听了武琼老师关于《统编教科书小学阅读教学的新思考》,让我对统编版的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 触摸语文教学的本质(二)——《阿长与(山海经)》

    阅读教学,散文阅读教学,是整个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关于散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好像无章可循,存在一...

  • 中原名师春季培训学习笔记(二)

    名师论坛:关于多文化本阅读教学育人价值的思考 巩义子美外国语小学 周素娟

  • 《好好思考》丨举一反三

    今天读的书是《好好思考》。在《好好思考》这本书中,今天只看了一个小章节,这个小章节的内容是关于“举一反三”的。 这...

  • 学习的方法

    1,使用 2,思考 3,举一反三

  • 多解读、深研讨

    听郑美玲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真思考和深思考》所感 今天下午,郑美玲老师做了一场《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真思考和深思考》...

  • 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见】 “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应是让学生学会有效乃至高效地进行阅读,将学生培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阅读者。”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阅读教学“举一反三”的一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tn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