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大树砸中的外卖小哥,他是怎样的人?

被大树砸中的外卖小哥,他是怎样的人?

作者: 四月之后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22:05 被阅读0次

首都的一棵大树,砸中了一位刚刚开始北漂生活的外卖小哥。

他死了。

微博上面说,他叫穆震,有3个孩子要养,家里还有4个老人。刚到北京租完房,买完电瓶车,花了10000多,在五月份共接到498单,平时连8元钱一盒的红塔山都不舍得买,只敢抽旱烟……

这一个个鲜明的数字,浅浅道出他的过往,却拼凑不出这个具体的人。

所有人都在关注与他的离世有关的事情:外卖派送员这份“高危职业”再一次引起聚焦,人们纷纷感叹小哥们的艰辛与不易,呼吁要善待服务人员;有热心人士关心如何帮助他的妻儿与父母,该怎样捐款或者众筹;美团又走进了大众视野,被围观着会如何表态……众说纷纭,一时间这个“被大树砸中离世的外卖小哥”登上了微博的热搜。

而这样的丧钟不会鸣过三天,他又会被数以亿计伺机等待的热门话题而淹没。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看似热烈汹涌的舆论,其实冷漠的可怕。

所有人都在关心他的“死”,却没有人关心他曾怎样“活过”。

我们终会将他忘记,在还没有了解他的时候。


去年我的舅妈因宫颈癌不治过世。

生前她是个非常讲究的女子,尽管年过半百依然生活得津津有味,每一根发丝都精致打理,对于家具的挑选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不落俗套。喜欢出游,拍照,但不披戴那些花花哨哨的外罩。

她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都在被病痛折磨。癌症有很多的临床表现,最要命的不外乎疼痛。在她离世之后,我看着那因疼痛而扭曲变形的脸庞,已经认不出这是那位风姿绰绰的舅妈。

她被白布盖着,终于穿上了与别的人一样的红色衣裳,装进批量生产没得选的纸质红棺,直接被送进了火葬场。那地方去一次感觉可怕,去两次感觉荒凉,去三次以上只剩下麻木了。在有着灵异观感的红烛摇曳下,她静静等待熔炼的到来。

我提议为舅妈办一场追思会。我总觉得,这样一个曾经活生生的在我们的生命里出现过的人,不应该被就这样潦草葬送。我渴望与家人们坐在一起,聊一聊舅妈生前的事,说一说她说过的话,念一念她给我们留下的记忆。这个精彩的生命,应该被我们珍视和宝贝。

可没有人理睬我的建议。

大家都很忙。

忙着请“师父”,忙着买下葬的用品,忙着理顺送葬流程,忙着办理相关手续。

我犹记得下葬的那天是阴天,在远处晦暗乌云的背景下,大家果然很镇静,好像彩排过的样子,有条不紊。

有一个步骤是,“师父”叫家里所有小一辈的到坟前上香,一边拜还要一边说:请保佑我们全家平安,财上加财。

这让我不禁想起《边城》中的描述:

过渡人一看老船夫不见了,翠翠的辫子上系了白线,就明白那老的已经做完了自己份上的工作,安安静静地趟在土坑里小蛆吃掉了,并一面用同情的眼色瞧着翠翠,一面就摸出钱来塞进竹筒中去。“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的永保平安。”


现在的我们,越来越不愿意花心思去了解一个人了。我们看重责任,看重义务,看重伦理道德,看重人品规则,就是不谈人的本质。无关的人,真的与我无关;有关的人,也只与我的责任有关。

正如我大学毕业回家,爸爸正值壮年而突发脑梗,生活无法自理。我陪着他去医院,路上竟无话言说。原来我并不认识我的父亲,他的来头,他的过往,我都不清楚。

有多少人终日相伴,却不了解自己的亲人?

有多少夫妻同床而眠数十载,也依然很陌生?

大家对我舅说:节哀顺变,好好照顾自己。

大家对我哥说:节哀顺变,好好照顾你爸。

好像是约定好的,大家都刻意不提舅妈,一提就会撕裂一些伤口一样。珍惜眼前人,是让自己赶快走出伤痛的最好方法。把对于逝者的遗憾,都转嫁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

其实我们的遗憾,不来自无法弥补的过去,而来自没耐心没信心去了解他人的现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大树砸中的外卖小哥,他是怎样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tr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