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神不散

作者: 花露柳风 | 来源:发表于2023-02-06 18:02 被阅读0次

    千天日更简友的散文,选读十几篇,倒想对“形散神不散”的神,聊上几句。当然,不空谈,就说朱自清《背影》与《荷塘月色》。

    对《背影》中的父亲,在朱自清心中,恨多于爱。他读父亲来信,泪眼。但最终,还是“唉”一声,拒绝见父亲。

    1925年收到父亲求和解的信,不回私信,写文追忆1917年的事,为什么?

    当年,朱自清离开老家扬州,读北京大学预科。他的父亲,也不在扬州,为“徐州榷运局长”。娶姨太太,惹出是非,丢官而败了家,祖母一命呜呼。朱自清回老家奔丧,自此对父亲生怨。

    1921年,朱自清毕业,回老家中学教书。他已有自己的家庭,父亲却通过学校截留他的工资。于是辞职,带妻去外地谋生。第二年,领儿子回老家,被父亲拒之门外。第三年,再次回老家,虽让进门,但遭冷眼。从此,他再没回老家。

    这些,就隐于《背影》文字之下。对此,可参阅朱自清弟弟的文章。

    父子俩断了来往,但亲情难断。《背影》写道:“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于是乎,也忆起父亲的好。这就有了送站,买橘子而来回爬站台……

    全文“神”之所在,即:与封建家庭决裂,剪不断,理还乱。

    1925年,北京清华学校办大学部,成立国文系,朱自清受邀任教。1927年南京“412”、武汉“715”之后,他写下《荷塘月色》。

    自注写于“七月”。文中,先想起梁元帝《采莲赋》,后记起《西洲曲》,明显寓意“分共”。

    此间,有人劝他加入国民党。故而,《荷塘月色》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为何想去荷塘?他的《哪里走》,有言:接家眷,“到京后的一个晚上,栗君突然来访。那是一个很好的月夜,我们沿着水塘边一条幽僻的小路,往复地走了不知几趟。我们缓缓地走着,快快地谈着。他是劝我入党来的。他说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加入他们一伙儿工作”。“他末了说,将来怕离开了党,就不能有生活的发展。就是职业,怕也不容易找着的。”

    求家安,违心加入国民党?一人沉思,瞧莲“另有一番样子”。决定不入,虽有担心——回屋时,“妻已睡熟好久了。”

    字里行间,透着家国情怀,此“神”者也。上乘散文,岂能于闲情逸致之时所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形散神不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vk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