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重量级拳王吉姆,在训练的途中看见一个渔夫正将一条条鱼往船上拉,吉姆看到,那个渔夫总是将大鱼放回去,反而将小鱼留下。
吉姆非常不解,于是走过去问渔夫:“为什么你要放掉大鱼,只留下小鱼呢?”
渔夫却回答道:“老天,我真不愿意这么做,但我别无选择,因为我只有一个小锅子。”
这虽然听起来像一个笑话,但却实实在在地反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公元前271年,赵王接受了平原君的引荐,将全国赋税都交给赵奢负责,赵国暂时过上了国富民安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情况持续了不到一年,赵国就遭到了秦国的进攻。
秦国包围了阏与,这个地方道路又远又窄,如果赵国帅兵去救,只会被秦国的军队,一点一点蚕食掉。
就连才智过人的蔺相如和勇猛无畏的廉颇,都觉得无法领军去解救。
但这时,赵奢却自告奋勇的站出来,表示狭路相逢勇者胜,自己愿意帅兵去应战。
赵奢率领军队刚出邯郸三十里,就开始扎营,并跟所有人说:“如果有人敢跟我讨论如何行军,我就把他给斩了!”
秦国武安城西扎营,整天声势浩大的操练士兵,赵奢也不为所动,只是带领士兵们加固堡垒。期间有位军吏按捺不住,向赵奢进言攻打秦兵,赵奢按照军令,二话不说就将他拉出去斩了。
大半个月过去了,赵奢没动静,秦国就派奸细来探虚实,赵奢明知道实情却还是好吃好喝地安排了一顿,又将其送走。
奸细回去之后,告诉秦国的将军,他们知道自己打不过已经认命了,现在在那边修堡垒,已经把阏与这块地给放弃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赵奢就带兵轻装疾行,赶到了阏与城外五十里,听手下的谏言,先占领了易守难攻的北山,等着秦兵来自投罗网。
秦兵一听赵奢来的消息,慌了神,“不负所望”地进攻北山,然后被打败。
无论是赵奢的胜利,还是亲兵的败退,其关键点都是眼光的长远问题。赵奢不急于胜利,只是等待一个自己可以突袭的时机,而秦兵明明可以胜利,却将目光放在眼前的危机上,导致被动进攻,只能失败。
但是在同一年,秦王得到了范雎。
说来有趣,其实秦国的成就,少不了魏国的相助。商鞅、张仪、范雎原本都是魏国的人才,却都被魏国逼到了秦国,而这三个人都是秦国一统中原的巨大助力。
范雎为秦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政策,不再像其他诸侯国一样,只顾着眼前的土地和利益。
每一次作战都是为下次作战做铺垫,一步步走向最后的胜利。
而其他诸侯国之间,都是今天你带着两个人来打我,明天我再说服两个人去打你,到最后谁都没有真正的得到好处。
秦国则清晰的制定了谁是敌人,不再在乎一点点的输赢,只要能够让自己越来越强大,就达到了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几次的胜利并不能代表什么,但如果达到了目标,我们就能迈向成功。
眼光长远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而一个人的格局,则决定了一个人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