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昨天观看《长津湖》的,在此之前,我阅读过不少有关朝鲜题材的书籍,可通过电影领略战争的残酷还是头次,整个电影的制作无疑是大手笔的。电影里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这代人打仗是为了我们的后人不再有战争”。这或许就是结合现在形势释放一条出的信息,但同时我也看到这句话后面隐藏的潜台词,“我们不想打仗但也不怕打仗。”
巧的是,我竟然在网上搜到了美国人拍摄的《长津湖》,时间虽然只有112分钟,但里面掺杂有大量的真实的素材,大量的镜头都是当年美军随军急着拍摄的,非常具有历史真实性,通过大量健在老兵对那场战争的回忆,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真实的战争场景,美国老兵并没有刻意渲染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更多的都是强调他们身处困境,如何全身而退的事情。
看过这两部影片做个初步比较,个人觉得中国《长津湖》更有观感性,而美国人的更加真实和参考性。中国拍摄的更加具有时代需要,而美国人的拍摄的完全就是纪实性,不夸大和突出政治因素,整部影片完全回归战争的本来面貌。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70年,正如伟人说的一样,“打得一拳来,免得百拳来”,可以说通过朝鲜战争,让西方世界头次领略了新中国,让西方列强头次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中国。而美国人的影片里,通篇没有提及中国之外的国家,似乎朝鲜战争只是在中美两国之间进行,也许这种世界格局在战争开始时就注定会影响到战争以后的未来很多年,正如现在大家知道的除战争之外的领域中美两国全面对抗,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可以说是朝鲜战争的延续不过换了一种战争方式。
正如导演反复强调的一样,我们这一代打仗也为下一代不再有战争。理想很丰满,可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来都是靠战争来宣示的,这是历史进程的规律,和平崛起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阻止战争的方法。只有让敌人从心眼里对你产生恐怖,才不会有战争,所以我们只能埋头发展强大自己,除此之外任何阻止战争的方法都是无效和徒劳的。
这部影片更多的让人记住残酷的战争,火力的猛烈,伤亡的惨重,和冻成冰雕的战士,让人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珍爱和平,但不等于我们因为珍爱和平就拒绝战争,如果有人愿意挑战,我们一定是个合格的对手,70年前我们没有怕过,70年后我们更不会怕,因为战争背后是强大的祖国,而这个“强大”是真正的强大,不是我们宣扬的那种意志力的强大,是实力和意志力相结合的强大,现在我们有这个底气来彰显我们的强大。
我们酷爱和平,而和平更是国家尊严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