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带和没老师带真如天地之差。尤其是小视频制作。
记得第一次听说剪映,还是去年简书上的征稿活动,为了剪裁出一条有头的尾的小视频,我可是“白发搔更短”,连续三天摸石头过河。
有文为证:《屡战不言败|微信小视频制作》。
现在,有老师领着,一节课就登堂入室,偶尔有地方没听懂卡住了,立马就得到老师指点后恍然大悟,一路下来顺水顺风。若是换成自学,当局者迷,陷在死胡同,左冲右突,百思不得其解,从死胡同挣脱出来,得下大功夫。
第一堂课后兴冲冲制作一学习小视频,发到新注册的抖音里,自认为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开心地分享给老师和同学,结果招来班主任老师严厉的批评,专门开小灶给我讲了一通抖音知识版权、封号惩罚的规则,语长心重地告诉我要爱惜羽毛,尤其新抖音号。
反复确认,自制的小视频用的题材是十几年前老电视剧,安全可靠,唯一不妥的是用了老师的相片,这一点应该道歉,不知者不罪,老师倒也没计较。
隔壁班有人现学现用连发数条小视频到西瓜视频,因非原创的问题被扣40分,以往所有标注“原创”的作品都被取消了原创,聪明反被聪明误。
掌握、熟知规则才能阔步天下,否则教训会一个接一个。
第二堂课老师要我们学会模仿,她给出一个问题,问一个是百万粉丝的号,一个是十万粉丝的号,应该模仿谁?大部分同学回答是前者,学习嘛就要向第一名看齐,但是老师解答出乎意料,老师说应模仿后者,一个十万粉丝号能像百万粉丝号冲上热搜,它靠的不是人气而是作品的质量,在互联网世界独自冲锋陷阵的小散,人气薄弱,你先唱质量方是立足之本。
这堂课老师带给大家一法宝:“魔音工坊”,它是个小程序,有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就是给图片去水印。
很多注重版权的平台都会给自己收录的图片、视频加水印,以示保护。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消除水印的小程序亦应运而生,它让加水印变成徒劳无功,这个小程序委实厉害,一魔在手,加水印和没加水印还有什么区别?
简书无为而治倒是跑在魔声之前不为所制。简书作为创作者平台,它重视文字的保护,特别设置个“禁止转载”,但对图片则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所以,简书上鲜少有专职摄影师的美图,好看的图片多数来自转载,原创的大多是随手拍,质量不高。
本来说学习班的事说着说着又扯上简书,真正让我入魔的还是简书,一篇文赚不了几个贝,动辄就被塞进小黑屋,几番离去又几番被它拽回,简书的魔力不可不谓强大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