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280字,阅读约需3分钟)
课堂上,经常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意,进入课堂的节奏确实有点慢,有时候打开一个PPT都需要半天,给同学们找一个材料需要半天,点名让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又需要半天。不要说是学生,连我自己都没办法饶恕自己了。
课堂上的整体性、逻辑性、循序渐进性不强,课堂变得越来越琐碎越来越拖沓了。站到自己的课堂之外看看自己吧,怎么如此不堪?离那个理想的自己是不是还有点太远。
孰不知课堂上的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
浪费1分钟,其实就是浪费了50 多分钟,50多个同学。更重要的是这种浪费消耗了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和敬重。不是说课堂上一定要快节奏,一定要紧锣密鼓,快应该有快的道理,满应该有慢的理由,不能为了寻找材料或打开PPT这样的事情浪费时间。不上没有准备的课,课前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把所有的道具准备好,课堂能够在可控范围内不疾不徐地展开。
对于自己这些年来的不温不火,我确实常常感到恼火,甚至痛心疾首。拒绝平庸却渐渐地滑入平庸,像温水里煮着的青蛙,不着急着蹦出,在舒适的温水中熬尽美好的年华。有时,我总是热泪盈眶,看到励志的故事,看到名师的成长历程,看到身边同事们取得硕果,真的是热泪盈眶,不是嫉妒不是恨,总觉得自己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他们一次次燃起我心中的火把,然而在生活的琐碎中,在环境的诱惑下,我又一次次地踏灭了这火把。
平日里最痛恨拖沓,但现在发现自己就是拖沓的典型。不说一堂课要多么多么扣人心弦,至少,不能让人觉得疲软冗沓吧。
对自己无情批判,是为了不被别人批判,是为了赢得生命应有的尊重,是为了自己那颗火热的心一直火热下去,对自己客观甚至用放大镜进行审视,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为了不让自己陷入泥淖,是为了让自己能担当得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从今天开始,请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有存在的价值,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教与学的生机,都闪耀着教育的温情。
在理科班班,其实我看到了很多同学在改变,阿健同学变化最大,从一开始的“危险生”(在上个学期没分班前,因为班主任没收他手机,一天冲动,数次准备跳楼),来到这个班级后,每天低头、戴口罩、睡觉,班主任、授课老师们都不敢正面直接教育他,现在,他已经敢于直视教师,虽然坐在最后一排,但还能及时回应课堂上老师的问题,找他说话他也频频点头。对待他,我并没有像班主任打招呼的那样不惹他,而是有问题就让他和其他有问题的孩子们一起到办公室,同样要求,同样批评,不带异样的眼光看他。悄悄地,我看到他在成长,在变得勇敢、有担当。康康同学也在成长,从觉得语文学不学一个样,到现在积极主动问问题,借资料、买素材资料,我在课堂上经常表扬他。大卫同学,立志奋发,不瞎掺和同学们的热闹了,坚决诚信考试,真学习,真思考。尚俊同学,进入这个班之初,不爱搭理语文和英语,严重偏科,但给他讲了学生阿飞的故事后,积极投入,而且很快见效,所以学习热情一直较高。涛涛同学,因为课堂给他足够多的机会表现,他已经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才子了。
文科班,变化的学生相对来说要少一些。感觉变化最大的是渔樵和蕾娅,不只是成绩,还有学习的状态。
我要让每个同学精神都立起来,首先我自己必须要雷厉风行,张弛有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