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周和老公抽空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热剧。
对于里面的剧情及逻辑觉得有些不可推敲,但这篇文章不是写影评,而是我表达一下影片里一些我有共鸣的地方。
1 永不服输
影片中,出狱后的马皓文与儿子继续住在单位宿舍里,经历了很多曲折。比如,单位职工发现他们后围观辱骂他当年把大桥修塌的事情,去找工作被曾经的面试者嘲笑,去申诉屡屡遭拒,可每次遇到这些事情,马皓文都说,我不会认输的!这句话也成为儿子写在铅笔盒上的座右铭:爸爸,我也要像你一样,永不服输!这在儿子心里种下一颗坚定的种子。
也许是因为自己在创业,对于片中提到的不服输颇为感慨。
2 人生就像修桥
马飞在接到升天任务之前,他的领导提醒他,不要有污点。马皓文去看儿子并说自己坚持这么多年申诉终于快见到曙光了。儿子却淡淡的劝爸爸放弃吧,为了自己的前途。马皓文说原以为自己的教育很成功,可其实是失败的。马皓文说,人生就像修桥,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那座桥修好。这段话,我的解读是,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马飞劝爸爸放弃,说明对他来说成功比人格更重要。可我们都不会去想,终其一生一个人的人格/灵魂,是比成功更重要的。
3 独立思考
马皓文把儿子带到一片青草地,让儿子感受一下草地的芬芳。并说到,作文最重要的是,真。好的作文是有作者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生活的。而不是抄那些别人作文里的金句。
在发生暴雨洪灾时,儿子和老爸走散了。眼看着雨越来越大,老爸情急之下,拿起大喇叭对着水里喊:儿子,如果你能听到爸爸的声音,仔细观察一下你的身边有什么,用你的独立思考能力,看看能如何从水里出来。马飞终于把门板当成筏艇划出来。
还有马飞的作文被评为0分,因为不符合写作标准。可整篇作文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马皓文问校方,考试的时候,选择题设有ABCD,可孩子的人生可不是ABCD这样的固定选择,而是他们需要想出EFGHI…到XYZ。可这种考试方式是把学生的思维限定了。
4 梦想的力量
马皓文对儿子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没有箭靶子,你整天拉功有什么意义?
一语道出应试教育的缺陷。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却不知道读书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什么梦想。
在那个年代,马皓文不同于其他家长的教育方式,比如带孩子去旅行,带孩子去看航天飞行展等,让孩子在心中种下了梦想。
5 做作业的悲哀
马飞的老师去家访,问及马皓文为何孩子的作业经常只交了一半。老师说,我们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把知识点进行单独复习,巩固效果…说了一半被马皓文打断了说,等下!反复复习反复,就像这个馒头,如果反复蒸,到底是第一次蒸好吃还是反复蒸更好呢?老师一时语塞。可我们在今天得学生作业里,还是看到了许多这样反复蒸馒头的作业!
我看这部电影,更多看到的是新一代人对于教育的担忧和对新型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呼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