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858/85dc8d4aa38444c6.jpg)
《回心院》作为一个词牌,由辽代的才女皇后萧观音首创。单调,六句,二十八字,有平韵、仄韵二体,以各词首句末字平仄而定。本人读了几遍觉得押韵是重要的,其中的平仄比较灵活,本想用十首小词来写一下这位萧皇后的“冤屈”,但转念一想,事隔千年了,谁知道那些虚虚实实的情节呢?不管了,千年之后什么都灰飞烟灭,还不如串一些词牌来玩玩,美其名曰“纫芷连佩”。先找词牌,必须是自己写过的,为了流畅也费了半饷功夫:
①撷芳词,孤鸾 恨春迟。
八声甘州 千年调,品令 东风第一枝。
撷芳词,凤衔杯。
② 如梦令,踏歌 珍珠令。
天香 明月逐人来,水调歌头 采莲令。
如梦令,解佩令。
③凭阑人,芳草 画堂春。
烛影摇红 月下笛,十二时慢 点绛唇。
凭阑人,翠楼吟。
④莺啼序,梅子黄时雨。
簇水 清风满桂楼,河传 清音二十五。
莺啼序,芳草渡。
⑤苍梧谣,哨遍 念奴娇。
入塞 东风齐著力,凤凰台上忆吹箫。
苍梧谣,贺熙朝 。
⑥眼儿媚,品令 南歌子。
传言玉女 望远行,一江春水 佳人醉。
眼儿媚,怜戚氏。
⑦拂霓裳,南浦 燕归梁。
秋色横空 醉瑶瑟,高山流水 倦寻芳。
拂霓裳,玉簟凉。
⑧珠帘卷,眉妩 声声慢。
薄媚摘遍 倚西楼,疏帘淡月 遐方怨。
珠帘卷,曲玉管。
⑨鹧鸪天,江月晃重山。
暗香疏影 凤凰阁,霜天晓角 锁窗寒。
鹧鸪天,柳含烟。
⑩丁香结,别怨 秦楼月。
潇湘夜雨 落梅风,无愁可解 还催雪。
丁香结,玉蝴蝶。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858/1181708e63d252f0.jpeg)
数了一下,这组小词一共用了七十七个词牌,平均每小节要用七到八个词牌名,有两个词牌没写过,为了能用上,连忙补填了《玉簟凉》和《梅子黄时雨》,而且要在这篇发表之前发出来才会变成蓝字。
补充一下这位辽代皇帝,即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氏,小名“观音”,据传她长得像观音菩萨。她有三项个人爱好——诗词、音律、书法。
由于她老是劝说皇帝休要游猎无度,所以被故意疏远。在百无聊赖之中,她潜心创作了《回心院》十个小节,大概是寄希望于君王回心转意吧,写得很卑微,所以懒得呈现给大家看。
话说萧观音出自当时的萧氏大家族,史料记载辽代的皇后十之八九都出自这个家族。她想把《回心院》唱给皇上听,但对于音乐的创作能力还是比较有限。于是召来一个叫赵惟一的宫廷乐师来协助她。两人从“辰至酉”在一起研究,因此被指控“有奸情”。再加上她又恰好书写了一首七绝《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这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文字狱就来了,谗言说这首诗镶嵌了“赵惟一”三个字,辽帝大怒,不久被赐死。
这《回心词》几乎是同一格调,平仄两韵。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从宴寝欢娱诸方面,联章铺叙,反复咏叹,使十首词不可分割,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像《九张机》和《千钟醉》一样,不可拆分。
令人唏嘘的是,萧大才女弄巧成拙了。或说中了奸人之计。一代芳华就这样随风飘散,时年三十六岁。对萧皇后之死,后人多有争议之辞,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深究,只当作是一个传说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858/55efbf062361c7c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