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要生孩子吗?”这是一直困扰着陈俊杰和马文茹夫妇的问题。
陈俊杰和马文茹两人在一线城市工作,结婚3年,还没买房。
家里都盼着夫妻俩能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但每当他们计算起养育成本时,都让他们望而却步。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你就一定会生孩子吗?”
这时,你就可能会考虑其他“阻碍”你生孩子的问题了。
生不生孩子,经济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真正的想法。
1.永远把真正重要的事放在首位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首先需要明确,你生命中的优先次序是什么,什么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你做的每个决定,都应该是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有益”的。
如果你认为家庭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养育孩子是组建家庭的必要过程,那就生。
如果你只是迫于上一代的压力,自己其实没那么渴望孩子的话,就不生。
明确自己真正想法,生不生孩子是主要问题,而经济基础这类前缀条件,应该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参考因素,而非决定因素。
2.每个选择都伴有随之而来的问题
养好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有牢靠的经济基础,就能养“好”一个孩子。
那些靠着拆迁而获得了财富自由的父母们,对于养育孩子,同样会充满了焦虑和无奈。
每一个选择都伴有随之而来的问题。选择生孩子还是不生孩子,都会引发日后人生中的各种问题。
3.孩子也有自己的课题
关于会考虑经济基础来决定生不生孩子的父母来说,大多数担心的,应该是不能给孩子一个足够“好”的原生家庭。
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能让孩子受到很好的教育、不能让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课题,孩子也有自己的课题。父母的角色只是辅助,面对各自不同的环境要如何成长,是孩子自身的课题。
人生大部分的烦恼都源于你的课题被别人插手了,或你插手别人的课题。
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人,给孩子你能给到的辅助,至于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孩子自有孩子的方式。
● 书本推荐 ●
《逃离》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代表作。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本书通过8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女性逃离的故事。书里的主人公都“逃离”了,而你还记得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吗?
微信典书为用户提供真实的购书体验。书本涵盖各个类目,满足你的多种口味,数量管够管饱哦~品类虽然丰富,但很多只有一本,到时候,也许会有上百个和你拥有同一种偏好或情结的人,在线和你抢同一本书。
《文章来源:微信典书》
网友评论